彭小平
銀白色的天空,廣闊無垠。
太陽的光芒,把汗水從身上的毛孔里逼出,襯衣濡濕、黏糊,讓體膚冷噤。
7月14日上午11點30分,乘坐北上的列車,越過蔥蘢的田園村莊,穿行于綿延的隧道,到達西安換乘巴士,再向延安馳行。
列車所歷,丘陵如黛的婉約,山野欲掬的蒼翠,撩撥得人心曠神怡;巴士掠過,黃土上黃綠相間的坡坎溝壑、無際綠原的淺淺褶皺,讓搖曳在公路上的觀賞者神清氣爽。
汽車駛上高速,便進入了八百里秦川腹地、七十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洼下爬坡上嶺的起點。
經過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瞥見高速公路側邊的“中國原點”標志,赫然醒目,心生歡悅。
到銅川,隆起的黃土山梁,起起伏伏。經過風霜雨雪的洗刷,似乎被一塊塊地吞噬,一礅礅地切割,留下了深深凹陷的地坑。坍塌土方處,渺無石巖之蹤影,映入眼簾的是植被撕裂的傷口。柔軟綿綿的沙丘似乎皆為細泥夯筑壘砌而成,其上的樹木草叢,如半禿頭上的毛發,稀稀疏疏。
那山、那溝壑,感覺隨時都有崩塌且被雨水沖走的可能。
車過董家河后,樹草逐漸豐茂,猶如一襲綠油油的地毯,把黃土高原遮蓋得嚴嚴實實。偶爾可見溪水閃著浪花,跳躍流動。極少地方出現光溜不毛之斑塊兒,那是顯露在外的巖石。
植被綿延近百公里至視力所及范圍內的黃土下面,都應當蘊藏著類似的巖石。
巖石是山巒的骨骼。也許,有了堅硬的巖石,河流、山川才變得妖嬈嫵媚。
人與自然山水相同,不僅身上要有堅硬的骨頭,身體里還要蘊含剛強的骨氣。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精彩,自我的人格完美。
洛川境內,較長的一段高速公路,系在山梁上鑿出一條深深的溝壕。汽車馳過,猶如在蒼茫土地上掀開的新犁。
車在黃陵縣的山頂蜿蜒馳騁。行進中,不知名處,俯瞰湛藍的江水逶迤在綿延的山巒中,讓我十分驚疑。這一汪澄澈,對“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的含義注入了新的詮釋。
夜幕漸漸降臨,已看不清黑夜下的景物,身體便開始感覺疲憊,睡意催我在車上打起了盹兒。
安然地,在微風、無雨、無月的夜晚,與延安十分親密地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