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堂
(楚雄滇中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楚雄 675000)
某銅冶金工廠采用富氧頂吹艾薩爐熔池熔煉--轉爐吹煉--固定式反射爐精煉的火法銅冶煉流程生產陽極銅,產出陽極銅品質要求含鉛低于0.2%。陽極銅含鉛品位要求是限制其使用高鉛銅原料的重要因素。近兩年來,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在滿足產品品質要求的前提下,高鉛銅原料處置能力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原料渠道得到了拓展,同時鉛大部分富集于煙塵中,煙塵外售后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019年該工廠與昆明理工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展了為期7天的各元素在冶煉過程中的分布特性調查,得出了在當期原料成分和生產操作條件下Pb在冶煉過程中的分布特性。
調查期間,艾薩爐入爐原料平均含Pb0.764%,艾薩爐下料量80t/h,艾薩爐富氧濃度50%,冰銅品位57.699%。熔煉過程Pb的分布為:44.573%進入熔煉細煙塵,36.661%進入冰銅,10.645%進入熔煉渣,4.296%進入粗煙塵,剩余部分隨煙氣進入制酸系統,最終沉降于酸泥和污酸處理中和渣中。銅冶煉過程中熔煉階段的主產物是冰銅,進入冰銅的Pb占比為36.661%,因此得出Pb在熔煉階段的脫出率為63.339%。
調查期間,用于轉爐吹的冰銅品位57.699%,冰銅含Pb0.8%,富氧濃度22-23%,每爐協同處理冷態外購粗銅20噸,外購粗銅含Pb0.305%。吹煉過程Pb的分布為:47.685%進入轉爐吹煉渣,31.546%進入吹煉細煙塵,5.386%進入轉爐粗煙塵,8.47%進入產品粗銅,剩余約6.913%隨煙氣進入制酸系統,最終進入到酸泥和污酸處理中和渣中。吹煉階段的主產品為粗銅,進入粗銅的Pb占比為8.47%,因此得出Pb在吹煉階段的脫除率為91.53%。
調查期間,用于陽極爐精煉的液態粗銅含Pb0.074%,陽極爐不外加其他冷料。精煉過程Pb的分布為:62.34%進入陽極爐渣,37.02%進入產品陽極銅,剩余部分隨煙氣進入制酸系統,最終進入到酸泥和污酸處理中和渣中。精煉階段的主產品為陽極銅,進入陽極銅的Pb占比為37.02%,因此得出Pb在精煉階段的脫除率為62.98%。
將上述各階段數據匯總,最終進入陽極銅的Pb占比為0.414%,全流程Pb脫除率為99.586%。具體投入、產出總量和分布見表1。

表1 Pb在銅火法冶煉全流程中的分布表
從Pb在銅火法全流程脫除率[1,2]來看,Pb較為容易脫除,脫除率達到99.586%,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產品雜質含量要求較低,時常有產品Pb超標的情況發生。結合Pb的化學特性[3],影響Pb脫除率的主要因素有幾下方面:
火法銅熔煉中的Pb主要來自于銅精礦、熔煉和吹煉工序的粗煙塵返爐,其中銅精礦中大部分以PbS形式存在,同時PbO和PbSO4主要來源于部分氧化銅精礦和返熔煉煙塵,其在強氧化熔煉過程中的主要反應有:
2PbS+3O22PbO+2SO2
2PbSO42PbO+2SO2+O2
PbS+2PbO3Pb+SO2
2Pb+O22PbO
在銅熔煉高氧勢、高溫度的環境中,PbS、Pb、PbO均容易揮發,揮發后進入煙氣,由于氧勢強,直接揮發的Pb、PbS易被氧化,揮發進入煙氣中的Pb主要以PbO為主。另外,在有SiO2、Fe2O3存在的情況下,部分PbO會形成硅酸鉛和鐵酸鉛,進入熔煉渣中除去。未被氧化的PbS、金屬Pb則溶解于冰銅中,未被氧化的PbS和金屬Pb越多,則熔煉工序Pb的去除率越低。因此,理論上在銅熔煉過程中增加Pb的脫除率的途徑有效途徑有兩條,一是提升熔煉氧化氛圍使PbS、Pb充分氧化,有利于增加Pb的脫除率;二是提升熔煉溫度,提升Pb及其化合物的蒸汽壓,有利于Pb及其化合物的揮發。但過高的溫度會加速耐火材料損傷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需量力而行。
吹煉工序中的Pb來自于熔煉冰銅和其外購冷料,冰銅和冷料中的Pb主要以金屬Pb和PbS形形式存在,在吹煉過程中Pb的去除方式與熔煉階段相同,主要是氧化揮發和造渣脫除。影響吹煉Pb脫除率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冰銅品位,冰銅品位越低,造渣量和造渣時間越長,越有利于Pb的脫除;二是冷料加入時機,冷料在轉爐吹煉過程越短,冷料中的Pb的脫除率越低。
精煉工序中的Pb來自于粗銅,其脫除原理和吹煉工序一致,但在正常生產過程中,精煉工序操作差異大,有的精煉工序不再外加熔劑,也有添加熔劑的,但熔劑種類有差異[4]。
為了進一步降低原料采購成本、拓寬原料市場,工廠在2020年開始進一步提升原料中Pb含量的工業試驗,高鉛銅原料包含高鉛銅精礦、高鉛冰銅、高鉛冷粗銅等。其中,熔煉爐入爐銅精礦含Pb限值由0.5%提升至2%,同時協調處理部分高鉛冰銅,轉爐協調處理含鉛0.4%-0.8%的高鉛粗銅,過程中采取了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0年10 月份開始,將一直處于備用狀態的7500m3/h制氧站投入使用,艾薩爐富氧濃度由50%提升至60%,提升熔煉爐氧化氛圍,同時艾薩爐下料量由80t/h提升至100t/h。具體數據變化情況見表2。

表2 2019年-2021年3月熔煉工序Pb脫除率分析數據表
由上表數據可看出,隨著原料中Pb含量的提升,冰銅中的含Pb隨之大幅提升,2020年10月份開始提升富氧濃度和下料量,冰銅中含Pb品位進一步提升,脫除率下降。分析其原因是:艾薩爐容積和艾薩爐配套的煙氣處理能力是定量,當艾薩爐下料提升,艾薩爐熔礦速度提升,原料中的Pb在艾薩爐內的脫除時間縮短,Pb的脫除率也隨之下降。
一是嚴格控制熔煉冰銅品位,由原來的58%-60%降至56%-58%,二是在造銅期添加適量石英石,有利于在二周期加入的高鉛粗銅中的鉛造渣;三是嚴格控制高鉛粗銅加入時機,選擇在一吹煉周期末期和二周期前期加入,禁止在出銅前1.5小時內加入,以確保加入的冷粗銅有充足的熔化、氧化造渣和雜質揮發時間。具體數據變化情況見表3。

表3 2019年-2021年3月轉爐工序Pb脫除率分析數據表
由上表數據可看出,冰銅中的含Pb品位提升后,Pb脫除率隨之上升,粗銅含Pb品位基本可控制在0.3%以內。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當冰銅品位超60%時,吹煉時間會大幅縮短,產出的粗銅含Pb品位也會隨之上升;當外購冷粗銅含Pb過高時,如加入時間過于靠后,也會造成產出的粗銅含Pb品位。通過控制冰銅品位、控制外購冷粗銅加入時機、造銅期添加適量石英石熔劑等措施后,可提升吹煉Pb脫除率,在原料含Pb提升后,吹煉產出粗銅含Pb品位基本可控制在0.3%以內。
原料中的含Pb提升后,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根據轉爐吹煉工序產品粗銅的含Pb品位,含Pb超過0.3%的,在陽極銅精煉氧化階段加入適量石英砂。由于粗銅、陽極銅含Pb均較低,化驗偏差對脫除率計算影響過大,因此未做具體脫除率計算,陽極銅含Pb品質基本可控制在0.2%以內。但是也存在一些的弊端,一是陽極爐在加入石英砂后,石英砂對陽極爐耐火材料侵蝕速率明顯上升;二是加入的石英砂需嚴格控制水分,水分高存在發生噴爐事故的風險;三是陽極爐氧化用風有限,如大量雜質后移至陽極爐脫除,會大量增加精煉時間、精煉勞動強度。因此,盡量可能在轉爐吹煉階段將Pb脫除,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做法。
(1)提升熔煉工序入爐原料Pb品位、處理量和富氧濃度后,冰銅含Pb品位大幅提升,熔煉工序Pb脫除率下降;在冰銅含Pb品位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冰銅品位、二周期添加石英砂、控制冷料加入時機等措施,可提升轉爐吹煉工序Pb脫除率;精煉工序在粗銅含Pb高時在氧化精煉階段適量添加石英砂,可提升Pb脫除率,使陽極銅含Pb控制在標準范圍內。
(2)工廠增加高鉛銅物料后,產品品質基本受控,有效減少了工廠進口礦的使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時原料中的Pb60%以上進入到煙塵中得到回收、外賣,大幅提升企業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