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虎
(和政縣人民醫院,甘肅 和政 731200)
消化性潰瘍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為其主要發病原因,以抗胃酸、保護胃黏膜、解痙、抗Hp治療等綜合手段為主。四聯療法為臨床常用方法,可消除臨床癥狀,促進潰瘍愈合。但部分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率較高,機體耐受度差,復發率較高[1]。基于中醫理念,研究胃蘇顆粒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和政縣人民醫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52例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聯合組和參照組,每組各26例。聯合組:男12例,女14例,年齡18~66歲,平均年齡(30.52±2.85)歲。病程1~10 d,平均病程(4.67±0.89)d。潰瘍部位:胃8例,十二指腸9例,混合型9例。參照組:男13例,女13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32.05±3.31)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3.98±0.99)d。潰瘍部位:胃10例,十二指腸6例,混合型10例。兩組患者經尿素酶實驗、X線鋇餐檢查和內鏡檢查,確診為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入院時均意識清醒,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其他嚴重消化系統疾病者、多種藥物過敏者、治療期間不耐受治療中途退出者。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5335;規格:20 mg×14粒),20 mg/次,晨起吞服或早晚各1次。口服膠體果膠鉍膠囊(貴州同濟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195;規格:50 mg×24粒),3~4粒/次,3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昆明積大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3020651;規格:0.25 g×10粒×2板),0.5 g/次,間隔6~8 h用藥1次,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 g。口服克拉霉素片(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60227;規格:0.25 g×6片),0.25 g/次,2次/d,間隔12 h用藥。7 d為一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
聯合組在參照組用藥的基礎上,加用胃蘇顆粒(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30002;規格:15 g×3袋),用開水沖服,攪拌至全溶,待溫度降至 40℃~45℃時服用,1袋/次,3次/d。7 d為一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
(1)臨床療效:用藥后30 d,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PU中西醫結合治療共識意見》評估。顯效:胃脘痛、食欲不振、反酸噯氣等癥狀基本消失,潰瘍愈合且無瘢痕,Hp清除率≥9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潰瘍愈合面積40%~80%,Hp清除率31%~89%。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潰瘍面積<40%,Hp清除率<30%或潰瘍再復發。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隨訪6個月,對比兩組的疾病復發率,并記錄兩組用藥后7 d、30 d的Hp清除率及潰瘍愈合率。

治療后,聯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疾病復發率、Hp清除率及潰瘍愈合率對比隨訪6個月,聯合組的疾病復發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用藥后7 d、30 d的Hp清除率及潰瘍愈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疾病復發率、Hp清除率及潰瘍愈合率對比 例(%)
消化性潰瘍作為臨床常見的多發病,Hp感染、非甾體類抗炎藥使用、吸煙、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等因素均可引發該病。Hp為消化性潰瘍產生的主要原因,臨床多用三聯或四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但由于消化性潰瘍用藥周期長,機體易形成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2]。同時,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藥物也可引發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眩暈、失眠等不良反應,單獨使用三聯或四聯療法的效果有一定局限性。
中醫將消化性潰瘍歸為“胃脘痛”“痞證”等范疇[3]。胃蘇顆粒為臨床常用的復合性中成藥,由紫蘇梗、香附、陳皮、佛手等藥物構成,具有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的作用,治療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效果確切[4]。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聯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聯合組的疾病復發率顯著低于參照組,用藥后7 d、30 d的Hp清除率及潰瘍愈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提示在四聯療法的基礎上,加用胃蘇顆粒可有效清除Hp,促進潰瘍愈合,縮短改善臨床癥狀時間,降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近遠期療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