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科技的快速進步與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調整,會計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會計行業從業者應當立足實際情況對會計工作模式與管理體系進行調整,填補核心會計理論中的漏洞與缺陷,制定全新的會計原則,引入全新的會計要素,突出會計工作的社會性與科學性,間接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djust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accounting environment. Accounting practitioners should adjust the accounting work mode and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fill in the loopholes and defects in the core accounting theory, formulate new accounting principles, introduce new accounting elements, highlight the social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accounting wo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indirectly.
【關鍵詞】新經濟環境;會計理論;企業經營活動
【Keywords】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accounting theory; business operation
【中圖分類號】F2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7-0147-02
1 引言
國民經濟的發展導致了會計環境的變化,會計行業從業者應當基于具體的時代要素革新會計管理制度與工作模式,建立全新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推動會計科學在新經濟格局下的快速發展,推出富有概括能力與直觀性的分析指標、計量方法,記錄企業在不同時間段內的經營成果與經濟收益率,擴展會計實務的覆蓋范圍,嚴格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根據我國經濟的客觀發展需要,創設富有新穎性的會計計量方式與會計信息統計標準體系,重點加強針對企業日常生產項目的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面向企業管理者與監管部門提供詳細、優質的會計信息,會計從業者可主動使用電算化數據處理方法,并在預測市場變化與企業經營活動的預期回報率時使用高等數學評估方法。
2 新經濟環境的特性與會計環境變化趨勢
新經濟可被概括為以知識與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特殊經濟形勢,與傳統的以工業、服務業為主的社會經濟有著較大差異,以合理利用人力資源與優秀人才所創造的智力資源作為主要生產形式,具備可持續性與技術性,能影響社會不同階層、不同領域針對知識與技術信息的分配、生產、傳輸等活動。新經濟環境中,人才是決定會計工作實際效率與準確性的關鍵性因素,全球化經濟發展格局帶動了新經濟生產形式的產生與普及,導致新經濟格局下的企業生產經營具備高風險、高收益的基本特點,對會計理論與實踐路徑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提升我國新經濟的發展質量與速度,謀求可持續的市場繁榮,必須全面提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商業資源配置效率與準確性,推進市場監管機制的完善與調整,發揮市場經濟的自動化、間接性分配與調節功能[1]。
新經濟的發展與全球化產業鏈的擴張,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企業能夠從不同渠道、不同路徑獲取最新的生產要素與技術資源,利用智力資源的方式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企業管理者必須采用正確措施應對來自市場環境變化的挑戰與對企業的負面影響,逐步擴大參與行業內部競爭的范圍,滿足社會與監管部門對企業經營方式變革的特殊要求,在維護企業經濟利益的同時,提高會計管理效能與會計實務處理能力。技術創新帶動了經濟發展模式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企業管理者為提升經營效率與預期經濟收益率,就必須合理運用知識資源,順應網絡經濟的全新發展趨勢,吸納更多有價值的技術性創新成果,及時、全面地反映現代化會計科技創新的整體情況,分析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對金融風險的承受能力,根據虛擬經濟的企業組織形式,對會計主體與會計對象的選取方式進行調整[2]。
3 現代會計理論在新經濟格局中的發展方向
3.1 調整會計對象與會計目標,反映經濟活動的整體情況
新經濟環境下的會計工作必須首先選擇會計對象,修改傳統的會計對象選取標準與基本假定,保證會計報表所反映的具體信息能夠展現技術信息與專業知識的流動與變化,將技術資源與信息資源納入資本管理活動之中,運用具備一定成效的新方法、新標準,衡量、分析知識與技術資源的獲取、消耗、使用、積累情況,并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與市場的變化調整知識資源的分配格局。企業財會部門的會計從業者應當依托市場規則與新經濟的基本特征,為會計工作選擇貼近現實情況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可被概括為會計從業者在有限的會計審計周期內搜集不同形式的市場行為主體所需要的財會信息,以滿足企業債權人、股東、市場投資者的信息需求。會計工作的長期目標則基本與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保持一致,以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益為基本目標為管理者提供優質服務。會計從業者必須主動為管理者與財會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能夠概括企業財務狀況、反映市場經濟波動的真實財務數據,將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生產要素整合到財務報表之中,針對企業所擁有的技術資本與知識資源進行測評,調整會計工作的重點,制定和設計可利用的財會工作準則[3]。
3.2 選擇全新會計主體,有效利用企業資源
新時代的會計工作必須依托特殊的獨立性會計主體,克服新經濟發展對企業財會工作主體的影響,提高會計工作的準確性,保證財會信息能夠反映企業與不同形式公司的合作情況,如在線網絡平臺、虛擬公司等,根據現實情況靈活重構會計主體,針對數字化經營項目的運作情況進行持續性、不間斷的審核與調查,建立在線結算與融資平臺,進行富有成效的利益分配與階段性收益計算,讓企業自身所擁有的技術設備、人才、資金等不同形式的商業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滿足新時代經濟創新發展的客觀需要,為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的技術研發或產品生產項目進行單獨的融資,將此類項目進行獨立的審核,評估項目在不同階段對商業資源的消耗率與創造的經濟價值,推動技術層面的創新與企業項目管理方式的變革。
4 新經濟環境下會計業務處理方式的變化分析
4.1 數字化
新時代的會計實踐形式隨著科技的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手工會計報表制作方法逐漸被淘汰,現代化的會計信息記錄方式以電腦與自動化傳真設備為主,會計電算化模式開始逐步建立。隨著業務的擴展與企業會計信息數量的逐步增多,對會計機構分析財會信息數據與資料的及時性、快捷性要求有所提升,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集中力量與商業資源,建立立體化、多層次的網絡化電算系統與信息管理機制,以此盡可能地縮短會計數據與商業信息的傳遞時間,提高數據的保真性與完整性,讓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進行無障礙的相互交流,提高數據傳輸的效率與穩定性,會計機構可隨時面向企業管理層上交重要的電子化資料,縮短了數據傳輸的周期,能夠實現在線數據共享。財會機構負責人應當定期引入先進技術,升級會計電算化系統,發揮信息設備的特殊優勢,推動會計實踐方式的變革,提高企業內部信息的傳遞速度與系統的信息容量[4]。
4.2 改善會計信息公示制度
企業管理者必須根據新經濟環境的具體條件擴展會計信息的披露范圍,面向投資人與股東公示最新的企業財務信息,既要保證信息的詳實性與可信性,又要通過公布此類財會信息,讓不同形式的市場行為主體認識到企業所擁有的技術資源與知識資源,適當地面向全社會披露非機密的財務信息與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展現無形資產的社會價值,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與商業聲譽。財會部門管理者應當基于行業內部一致承認的公允價值評估企業所擁有的智力資源與技術資源的價值,調整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式,將各項虛擬資產的減值情況列入負債表之中,企業管理者與投資人可根據會計報表中的此類信息分析企業所承擔的風險與發展潛力,財會工作者必須將企業的技術研發情況、工作團隊的專業素質水平、管理人員的項目監管能力等基本信息列入財務報表的具體項目之中,面向市場中的廣大消費者加以公示[5]。
5 結論
現代會計工作必須立足于時代變化對信息管理機制、負債表編制方法進行調整,建立獨立的專業化技術體系,形成帶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會計價值規范與工作準則,幫助企業管理者準確評估資金周轉情況,對關鍵性的經濟項目與業務進行的性質進行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的市場波動風險與融資困難問題,引入行為科學的全新理論,構建價值導向的會計核算標準,體現會計從業者的專業素質與工作能力,突破外部社會環境的制約與影響,確定階段性的會計核算目標與預算編制方式,對可能發生的經濟風險進行預測,保證企業的發展戰略與經營理念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為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定期提供有選擇的特定會計信息,以實現組織層面的最優化資源利用與最大經濟效益為最終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王一帆.會計理論和實務的實用性對比分析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3):60-61.
【2】羅愛靜.財務會計理論發展必須突破的障礙及應當反思的問題探討[J].商訊,2021(05):63-64.
【3】白海晨.網絡環境下我國會計理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21(04):99-100.
【4】李明.當代會計研究的缺憾與會計理論的基本邏輯[J].航空財會,2021,3(01):17-25.
【5】王自然.大數據環境下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1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