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年
立法是法治之前提,良法是善治之基礎。15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以“八八戰略”為引領,全面實施決議各項內容,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2006年至今,共制定(修訂)省地方性法規161件,修改212件次,審查批準設區市地方性法規328件,立法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聚焦中心大局,發揮立法功能。堅持把立法工作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謀劃,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出臺了一批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創制性法規。比如,圍繞中央和省委重大改革決策,制定數字經濟促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民營企業發展促進、地方金融等法規,發揮好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圍繞科技創新,制定修訂專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進步等法規,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圍繞民生保障,制定修訂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慈善法實施辦法、工傷保險等法規,確保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制定修訂河長制、水資源、大氣污染防治、生活垃圾管理等法規,助推美麗浙江建設。
創新工作機制,提高立法質量。圍繞提高立法質量,建立健全立項、起草、審議、協調、表決、實施等立法全過程機制和人大代表、專家、公眾等各方參與機制,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的立法工作制度體系,在立法工作機制創新方面開創了多項全國第一。比如,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立法公開的專門網站“地方立法網”,率先建立實務工作者、立法工作者和專家學者三結合的法規起草小組工作模式,率先構建代表分專業有重點參與立法工作機制,率先提出精準選題、精良設計、精練表達的“三精”立法要求,并在《人民日報》《學習時報》發表相關文章。
強化備案審查和審查指導,維護法治統一。堅持全面審查與有重點的主動審查相結合,統一審查標準,加大審查和糾錯力度,建立健全銜接聯動機制,高水平實現規范性文件“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深入推進備案審查工作信息化,率先推出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智能系統,實現省市縣三級人大備案審查系統全覆蓋和聯網。同時,注重對設區市立法的審查指導,特別是2015年,立法法賦予所有設區市地方立法權后,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組織上掛鍛煉、舉辦培訓班、提前介入立法項目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設區市立法工作能力,守好合法性底線。
加強隊伍建設,夯實支撐保障。堅持把加強立法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來抓,推動省委組織部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我省立法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著力打造與“重要窗口”相匹配的立法人才隊伍。同時,發揮好專家學者的“外腦”作用,在全國最早建立立法機關與高校合作的實體性立法研究機構,構建以專家信息庫為基礎,立法專家咨詢委員會和立法項目專家為核心的多平臺、多渠道的專家參與立法隊伍。2018年又聯合浙江大學成立了浙江立法研究院,被列入浙江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