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才麗
(蘭州鐵道設計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等人行道主要使用瀝青。瀝青道路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許多問題,并且容易損壞,為后期增加了維護成本,并且在人們日常通勤中構成了安全隱患。因此,在道路的建設中需要改進當前市政道路的建設,以增加日常車輛交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現行的規范和標準是設計路面結構的前提,路面結構的設計還應根據交通環境、設計來源、設計者的實際經驗、建筑材料、建筑物的自然環境和氣候、選擇的路線以及路線周圍的條件來進行選定。設計路面結構時應科學且合理,這需要綜合各種因素,研究和綜合分析考慮后進行設計,通過了解這些條件,可以預測使用過程中的潛在危險,全面測評路面的使用情況,為其他路面的設計提供參考。
市政道路上常見的問題就是路面裂縫,這一問題將會減少路面的使用時間,為了解決路面裂縫的問題,應針對以下方面進行處理:
基層對結構的要求很嚴格,根據路面建筑計算,針對其主要特征進行不同的設計。在建設車輛行駛道路的過程中,大多數都以固體增強水泥和碎石作為基礎,必須按照設計文件和施工標準中規定的尺寸進行施工;施工時嚴格遵守設計和施工標準的厚度;以供行人使用的人行道,在道路建設中選擇水泥砂漿或較厚的水泥穩定碎石攤鋪作為基層,但是道路攤鋪厚度的程序必須與道路施工程序一致。同時,應根據設計的實際條件和適當的標準,建造其他鋪砌的建筑物和基礎地板結構。
在建設道路的時候,材料的選擇也是市政建設的一部分,選擇材料分為兩種:溫度收縮性和干收縮性,材料所含的水分和可塑性是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在建設中選定高質量的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施工前,對材料的相關檢測標準,如可塑性指標和含水量進行嚴格測試,并使其符合現行材料選定的要求。
基層是市政道路的一部分,其質量、強度和穩定性會影響道路系統的質量。在實際的設計和施工中,還需要了解道路的平整度,并根據不同道路的需求設計路基的不同部分。在典型的市政道路上,地基主要由石材或水泥加固的碎石制成,由于材料對平整度的要求不高,因此易于控制平坦度,只要符合設計規范或標準,施工時就可以直接使用平地機進行找平。道路基礎的穩定性和強度會影響整條道路的質量,有必要嚴格控制路基的密度水平。尤其是路基與其他結構的密度,應對其進行反復碾壓,進而減少路基與其他結構的密度水平。
市政道路的建設中,軟土地基是一個典型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地形千差萬別,所以在軟土地的道路上有許多軟區域,地基的塌陷會帶來其他危險和安全隱患。這主要是由于設計過程中地質勘察不到位,鉆孔數量少,鉆孔深度不足以及沒有發現軟土層或設計時沒有特殊處理造成的。在建設項目的設計中,我們首先密切注意當地地形情況。其次,我們必須堅持科學設計,找到合適的消除軟土地基的方法。
鋪設瀝青路面的主要特征是由多層結構組成,通常包括頂層、基礎層、重物層和減震層,設計瀝青路面結構時,有必要充分利用該地區的交通、地理和氣候條件,建設最合理的瀝青路面結構,以穩定路面層和路基基礎。例如,在下雨和下雪的天氣中,雨水會滲入路面,所以選擇瀝青表面材料時,高密度的瀝青混合材料是必備的建設材料。對于積水的排出問題,路基、人行道的改進問題,選擇時有必要根據經濟條件,交通和原料的比例作為道路的設計基礎,從而提高路面建設的性價比。同時,還應考慮結構的耐用性、可恢復性和環保要求,以減輕建設項目時對環境的污染。
河南省信陽海營生態智慧城龍興路,龍興路為(云智大道——鳳鳴大道)新建工程,總體呈東西向,西起規劃云智大道,向東經建設路、祥云西路、鳳飛路、祥云東路、紫園路后至規劃鳳鳴大道結束,路線全長2.242km(含短鏈長0.016m),沿線涉及2座涵洞、7處平面交叉口。根據路網系統,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為40km/h,道路寬度為20m,雙向四車道,標準斷面為:(2+2.5)m人非共板+1.5m側分帶+8m機動車道+2m中分帶+8m機動車道+1.5m側分帶+(2+2.5)m人非共板=30m。
擬建龍興路道路工程場地地貌單元主要為剝蝕丘陵,沿線多為稻田地、水塘及林地。地表水主要為水塘積水;地下水位埋深歷史最高水位為地表高程,抗浮水位可為地表高程考慮。含水層主要為粉質黏土,主要靠大氣降水和稻田地、水塘蓄水補給。全線不良地質未見發育,特殊性巖土主要有雜填土、軟土、軟弱地基及膨脹性巖土。
本項目對于填方路段,原地面清表后碾壓,路床進行摻水泥處治,路床頂0~20cm采用4%水泥土處治。當基底有素填土、雜填土、粉質黏土(軟塑)、粉質黏土(軟塑-可塑)層等不利土質時,路堤基底加鋪土工格室,并應保證填土壓實度滿足路基壓實度表中的要求。地面的橫坡或者縱坡均小于1:1.5時,將挖臺階對基底進行處理,臺階寬度為2m,并做一個4%向內傾斜的坡,埋深不小于0.4m。
挖方路塹邊坡每6m分一級,每級邊坡坡率見表1,分級處設置平臺寬度2m,平臺上設置平臺溝。

表1 每級邊坡坡率
對于挖方路段,路床進行摻水泥處治,路床頂0~20cm采用4%水泥土處治。
在開挖的交界處插入土工格柵,在水平邊緣和開挖交界處的土工格柵放置在道路底部和開挖樓梯上。錨固于臺階內,長度不小于6m,土工格柵用U形鋼筋釘固定。
縱向土工格柵分為兩層:底層位于道路底部,頂層位于道路頂部;土工格柵放置在挖出的路基上至少5m,路堤部分放置在過渡平臺并固定到錨點上,一般填方路路基少5m,并用U形鋼筋釘固定。
路基頂面的回彈模量的近似值應不小于30MPa(快速路或主干路)或20MPa(次干路和支路)。
為使路基和路面能夠達到相應的穩定,防止水對道路的影響,以確保道路安全,本項目擬定了完整的排水路徑,為了實現快速清除路面和路面下的水的目標。
除擬定路基的排水結構外,還包括側溝、水道、截水溝和傾斜平臺的坡度。地下排水設施根據現場情況配備了滲溝,設計時路基和人行道排水設施是永久性設施,為確保工程質量,施工期間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完成臨時防排水設施。
(1)當路堤、路塹邊坡高度H不大于3.0m時,采用種植灌木防護。
(2)路堤邊坡高度H大于3.0m時,使用C25預制混凝土拱型骨架護坡,骨架內種植灌木,骨架埋深不小于0.4m。
(3)路塹邊坡高度H大于3.0m時,采用噴混植生技術防護。
(4)河塘路段:小的水塘、溝河抽水清淤后回填滲水土處理,較大水塘設土圍堰,抽水清淤后回填滲水土,陸地坡腳是在C30墻的混凝土基礎上制成的,而M10在泥石坡上的擋泥板是必要的。
該項目瀝青路面結構使用100kN(BZZ-100)的雙輪載荷作為標準軸載荷。設計年限15年,根據交通擁堵的數據,可以計算出街道上累積的當量軸數:6.3×106,路基頂面交工驗收彎沉值LA=248.4(0.01mm),車輛路面的允許偏差為LA=22.8(0.01mm),非機動車通過率的降低為29.4(0.01mm)。(見表2)

表2 路面結構設計
C30彩色磚作為人行道路面的鋪設,其具體鋪設內容如表3所示。

表3 人行道路面鋪設內容
道路和人行道被路緣石隔開,材料規格和技術標準在“路面結構圖”中顯示。
綜上,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市政道路的進一步改進,有助于生產力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這一發展不僅對交通運輸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經濟水平。以此來看,我國市政道路的建設發展在城鄉建設中的角色非常重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