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衛民,尹 敏
(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湖南 長沙410081)
近年來,展覽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迅速,2011年至2019年中國展覽業的展覽數量由7333場增長至11033場,展覽總面積由2011年的8173萬平方米增長至14877.38萬平方米。21世紀以來,中國的城鎮化也不斷推進,城鎮化率由2011年的51.27%增長至2019年的60.60%,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和展覽業發展均呈現良好態勢。目前關于展覽業和城市之間的研究多集中于與城市經濟及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Roche提出把會展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性工具,會展活動能夠幫助城市吸引外界關注,從而獲得經濟發展的機會。李智玲研究發現會展業極大地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城市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湯文彪認為文化會展業對城市經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鄭鈺杰認為城市提供會展所需的社會條件,城市的發展壯大造就了會展業;而會展業可以反映城市水平、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建設。
展覽業和新型城鎮化不斷發展,而有關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之間耦合協調的研究卻相對缺乏,基于此,文章以湖南省為研究對象,運用湖南省2011~2019年間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的相關數據,利用熵值法、灰色關聯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2011~2019年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兩者的耦合協調發展關系和相互影響的程度,以期為推進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耦合協調發展提供實證基礎。
本研究的各項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2011~2020年的《湖南省統計年鑒》、2011~2019年的《中國展覽經濟統計報告》、2011~2019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及2011~2019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指標權重確定
本研究首先利用無綱化對各項指標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其次為避免指標權重確定的主觀性,采用熵值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式中:Pij為第i年第j項指標值所占比重;Xij表示第i年的第j個指標的值;Ej表示第j項指標的熵值;Wj表示第j項指標的權重。
2.模型構建
(1)綜合評價模型
文章采用加權方法來測量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具體公式如下:

(2)灰色關聯模型
灰色關聯模型能夠衡量某系統受其他系統各因子的影響和關聯程度。由于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兩系統各因子之間相互影響,故采用灰色關聯分析兩系統各因子之間的關聯和影響程度,灰色關聯度(Rut)的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RY為Y年的關聯系數;M為兩級最大差;m為兩級最小差;ΔT為差序列的值;α為分辨率,通常取0.5。
(3)耦合協調度模型
耦合協調度模型可以衡量系統之間協調水平的高低。具體計算公式如式下:

其中,C為耦合度指數,D為耦合協調度,T表示兩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水平,U1為城鎮化綜合發展指數,U2為展覽業綜合發展指數。本研究認為展覽業系統和新型城鎮化系統同樣重要,故取α=β=0.5。根據D值不同,將耦合協調度進行劃分9個等級(表1)。

表1 耦合階段及協調等級類型劃分
本研究在以往學者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指標選取原則,考慮指數數據的可獲取性,分別構建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展覽業從展覽效益、展覽規模、展覽質量和展覽教育幾個要素層,共選取10個指標計算展覽業水平;新型城鎮化主要從人口、社會、經濟和生態四個視角來衡量城鎮化水平。最終構成的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表2 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指標體系及權重
由圖1可知,2011~2019年湖南省展覽業綜合發展水平快速上升,期間又可分為兩個階段:2011~2014年湖南省的場館設施有待完善、會展教育較落后、會展產業鏈不完善,因此綜合評價指數增長較為緩慢;2014~2019年隨著湖南會展業發展場館、基礎設施、政策等條件的不斷完善,展覽業綜合評價指數上升較快,由0.1237增長至0.9401。2013~2014年該指數的下降主要與展覽質量有關,2013年湖南省有3個各行業TOP3展覽項目數以及1個總面積TOP100項目數,2014年均沒有。

圖1 2011~2019年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發展評價
2011~2019年湖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整體上呈上升的趨勢,由2011年0.2084上升到2019年的0.8996,增長了約4.3倍,其原因主要是2011~2019年湖南省城市經濟不斷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環境質量越來越引起重視等,湖南省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如圖1所示,2014~2015年湖南省新型城鎮化水平出現小幅度的下降,這主要是由于湖南省人口統計方式發生了變化,2014年前人口數均根據人口推算,2015年起湖南省的人口根據公安戶籍進行數據統計,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得到改善,2015~2019年間湖南省新型城鎮化綜合評價指數快速上升。
由于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兩子系統各要素之間存在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故運用灰色關聯模型,計算湖南省2011~2019年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內部各因子之間的關聯程度,結果如表3所示。
1.展覽業對新型城鎮化影響分析
在湖南省2011~2019年展覽業各一級指標中,展覽效益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最高,展覽規模、展覽教育和展覽質量關聯度依次降低(表3)。

表3 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間的灰色關聯度
(1)從展覽效益來看,它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關聯度最高,達0.687;其中展覽數量和展覽面積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分別為0.6638和0.7103,說明展覽數量和展覽面積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較為明顯。
(2)從展覽規模來看,專業展館數與專業展館面積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分別為0.6868和0.6724,說明展覽數量和展覽面積與新型城鎮化密切相關。
(3)從展覽質量來看,總面積TOP100展覽數、各行業TOP3展覽項目數、UFI會員單位數、UFI認證項目數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分別為0.643、0.6906、0.6462、0.6132,說明展覽質量各指標對新型城鎮化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4)從展覽教育來看,它與新型城鎮化各項指標的平均關聯度為0.654,其中本科教育、專科教育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關聯度分別為0.6897和0.6182,說明展覽教育對新型城鎮化具有較大影響。
2.新型城鎮化對展覽業的影響分析
在湖南省2011~2019年新型城鎮化各一級指標中,經濟城鎮化與展覽業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最高,社會城鎮化、生態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逐漸減少。
(1)從經濟城鎮化來看,它與新型城鎮化各指標的關聯度最高,達0.712;其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比重、人均實際利用外商投資率與展覽業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分別為0.677、0.717、0.743,是對展覽業影響最強的子系統。其中第三產業與展覽數量關聯度達0.7444,表明第三產業對展覽業數量有著明顯影響。
(2)社會城鎮化與展覽業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為0.6771,其中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醫院床位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展覽業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分別為:0.721、0.631、0.679,其中人均城市道路面積與專業展館面積相關度為0.804,說明兩者的發展密切相關。
(3)生態城鎮化與展覽業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為0.6765,各子系統與展覽業系統均處于較高的相關狀態。
由表4可知,2011~2019年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由中度失調轉變為初級協調,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總體不斷提升。2011~2016年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耦合協調度處于0.2813~0.4766之間,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不斷提升,由2011年中度失調轉變為2016年的瀕臨失調,但此階段協調等級較低,展覽業對新型城鎮化的促進作用尚不明顯,湖南省的基礎設施、展覽政策等正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新型城鎮化對展覽業的反作用水平也不高,兩者尚未形成比較緊密的協調關系。
隨著湖南省經濟、人口、生態、社會城鎮化等多方面的發展,湖南省新型城鎮化的綜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展覽業發展政策環境不斷完善,接待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不斷發展,2018年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進入了初級協調的階段。
文章利用熵值法、灰色關聯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2011~2019年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兩者的耦合協調發展關系和相互影響的程度,主要結果如下:
(1)2011~2019年,湖南省展覽業和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指數由2011年的0.2084上升到2019年的0.8996;展覽業綜合發展指數由2011年的0.1202上升到2019年的0.9401。
(2)展覽業子系統中展覽面積、各行業TOP3展覽項目數量與新城城鎮化關聯度最高、影響最大,因此可以通過適當擴大展覽面積、提升展覽質量來提升展覽業和城鎮化的綜合水平。新型城鎮化子系統各指標體系中,第三產業比重、人均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額與展覽業系統關聯度最高,因此可以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來提升展覽業和新型城鎮的綜合水平。
(3)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系統的協調程度經歷了五個階段:即中度失調(2011年)、輕度失調(2012~2014年)、瀕臨失調(2015~2016年)、勉強協調(2017年)及初級協調(2018~2019年),但協調等級仍不高。在今后的發展中,應注重展覽業發展對新型城鎮化的推動作用,利用展覽業的經濟帶動效應,推動城鎮化的發展;同時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中注重城鎮接待服務功能的發展,從而推進兩者協調發展。
本研究僅從省域層次研究了湖南省9年間的情況,缺乏市域層次的分析。因此,從市域層次的更長時間跨度分析湖南省展覽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耦合協調情況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