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450014)
當代女性的思想開放,初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降低,意外懷孕率持續增高,人工流產手術成為了終止妊娠的主要方式。無痛人工流產是指女性在麻醉狀態下手術。但是麻醉一般會造成一些術后的不良反應,如果麻醉效果不佳,還會影響手術效果,危害女性健康,合理選擇麻醉藥物十分關鍵。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手術時間比較短,多在門診手術室中完成,對手術麻醉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保證麻醉有效、安全,還要具備起效快、術后蘇醒快、麻醉藥物殘留少等優勢,從而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現階段,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為常用麻醉藥物。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都是常用的麻醉藥物,本文對兩種麻醉藥物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
選取100 例無痛人工流產手術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50 例,年齡22-32 歲,平均(24.1±2.1)歲;孕周5-11 周,平均(7.1±1.1)周;體重45-60kg,平均(51.6±1.2)kg。實驗組50 例,年齡20-31 歲,平均(24.8±1.2)歲;孕周6-13 周,平均(9.1±1.4)周;體重45-51kg,平均(52.4±1.3)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手術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手術者均在手術開始前6h 內禁食,并通過靜脈注入藥物的方式進行麻醉。對照組手術者按照2mg/kg 的劑量輸入丙泊酚,確認手術者完全麻醉后手術。手術過程中觀察患者表現,如發現肢體有活動,繼續追加0.5mg/kg 劑量。實驗組手術者靜脈滴注瑞芬太尼麻醉,開始滴注速度為1.0μg/kg,持續1min后改為0.08-0.10μg/kg 的滴注速度,后續追加1.0mg/kg 丙泊酚。手術過程中嚴密監視兩組手術者血壓、心率、血氧指數[1]。
(1)觀察并比較兩組手術者的意識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2)觀察兩組手術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采用 SPSS1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發癥發生情況用率表示,行χ2檢驗;意識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采取±s 表示,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者意識恢復和定向力恢復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者意識恢復和定向力恢復時間比較(min)
實驗組手術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許多女性對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有錯誤的認識,認為手術無疼痛,無風險,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實際上,人工流產對女性子宮的傷害極大,多次手術很可能不孕。另外,麻醉也會不可避免的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為降低麻醉對流產女性健康的影響,提高手術安全性,目前臨床中也在積極研究最佳的麻醉方式及最理想的麻醉藥物。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各類手術中均廣泛應用,丙泊酚的特征是起效快,能夠快速令手術者進入麻醉狀態,并且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能夠對手術者進行有效控制。然而,有關文獻研究顯示,丙泊酚鎮痛效果比較差,可擴張外周血管,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并限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致使術中無法徹底鎮痛,易使患者出現躁動情況,影響手術順利進行[2]。瑞芬太尼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與丙泊酚相比較,瑞芬太尼不僅麻醉效果快,還不會對手術者的肝腎功能造成影響。在手術過程中,脊髓背角神經元會對牽拉、操作造成的疼痛和刺激做出反應,抑制疼痛,鎮痛效果更佳[3]。當然,這種麻醉藥物同樣具有一些短板,那就是麻醉持續的時間相對較短,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手術。因此在丙泊酚基礎上使用瑞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運用效果更佳[4]。通常情況下,瑞芬太尼作用時間為3~5 min,而人工流產手術時間約為3 min,所以,在人工流產手術中應用瑞芬太尼進行麻醉,大多可滿足手術要求。
綜上所述,無痛人工流產術中在丙泊酚的基礎上運用瑞芬太尼麻醉,手術者的意識恢復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建議將瑞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廣泛運用,部分情況下可聯合丙泊酚一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