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碧芳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530001)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簡稱,此疾病可導致呼吸困難,大多是由于吸煙所致的長期肺損傷引起[1]。臨床也在積極的采取治療手段,但是由于對疾病的相關知識認識不夠,也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此疾病的自我管理是慢阻肺治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2],與此同時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也很重要,但是醫院對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多為口頭教育為主,加上護理水平達不到均衡效果,加上患者的知識水平也不一致,故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3]。本研究對慢阻肺患者的治療輔助措施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聯合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0 例,以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n=300),對照組年齡在65~90 歲,平均(77.83±7.62)歲,其中男性214 例,女性86 例;觀察組年齡在65~90 歲,平均(77.31±7.44)歲,其中男性210 例,女性90 例,病程均在1~3年,平均(2.03±0.27)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可對比。納入標準:符合臨床慢阻肺的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溝通及精神障礙患者。
對照組:實施護理干預,即,觀察患者的病情,遵醫囑正確給予抗感染治療,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正確咳嗽,促進痰液的排出,改善肺泡通氣,合理用氧,協助病人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加強營養,病情緩解時要注意全身運動鍛煉,做好病人及家屬之間的溝通,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
觀察組:實施形象化健康教育聯合護理干預,即,(1)為患者普及慢阻肺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借助多媒體、圖冊或者與演示相結合,;(2)為患者做好心理調適,良好的心情有利于患者積極地面對疾病、增加治療的順從性,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加患者對于戰勝疾病的信心;(3)飲食的調節:叮囑患者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吃肉、魚、雞蛋、牛奶、豆類、蕎麥等,吃飯時要少說話,覺得呼吸費力時吃的慢些,胖的要減肥,瘦的要增加營養,少食多餐;(4)長期家庭氧療:體位選擇半臥位,可使呼吸困難得到緩解;指導患者的吸氧,同時注意供氧裝置周圍嚴禁煙火,預防爆炸情況發生,像理療、高壓負離子氧療等,對COPD 患者的肺功能康復有利,如果有呼吸衰竭患者,建議長期低流量吸氧,每天>15h,特別是夜晚盡量不要中斷;(5)要加強患者的呼吸功能鍛煉,COPD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并鍛煉患者的耐寒能力;(6)叮囑患者要及時戒煙,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并加強自身的鍛煉。
(1)將兩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指標進行對比-FEV1:最大深吸氣后做出最大呼氣,最大呼氣第一秒呼出的氣量的容積;FEV1%是判定哮喘和COPD 的一個常用指標,COPD 主要表現為呼氣性的呼吸困難,所以FEV1%測定會明顯降低。
(2)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參照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共43 個題目,包含四個維度評分,總分為172分,分數與自我護理能力成正比關系。
(3)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的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分值為100 分,其中80 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0 分為滿意;60 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各組患者總數×100%。
較之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干預之前,肺通氣功能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之后,觀察組的肺通氣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將兩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指標進行對比[n,±s]

表1 將兩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指標進行對比[n,±s]
組別 FEV1(L) FEV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1.64±0.522.04±0.58 46.89±5.78 58.65±8.34觀察組1.65±0.492.34±0.65 47.02±5.73 67.14±8.45 t 值 0.242 5.965 0.277 12.386 P 值 0.404 0.000 0.391 0.000
分析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經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在干預后自我護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P<0.05)。見表2。
表2 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n,±s]

表2 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n,±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105.47±14.76 131.86±11.34觀察組 105.42±14.82 146.57±12.68 t 值 0.041 14.978 P 值 0.483 0.000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33%,明顯比對照組的69.33%突出(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
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4],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和胸悶等癥狀,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的發病率已高達9%-10%,其中吸煙是重要的發病因素[5],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除了臨床必要的治療外,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簡單的護理也不能導致理想的輔助治療效果[6],本研究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聯合護理干預,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形象化健康教育可結合臨床的經驗,同時借助多媒體、圖冊以及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多鼓勵患者及家屬主動參與進來,形成醫患密切互動的情況,在患者需要的時候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支持,也利于患者掌握自我護理的技能,患者也愿意主動參與進來,增加了患者的自主意識,極大的提高了護理質量[7]。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肺通氣功能指標在護理后改善情況比對照組突出(P<0.05),比較對照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發現觀察組患者在干預后自我護理能力有明顯提升,優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33%,比對照組突出(P<0.05)。
綜上,對于慢阻肺患者的護理,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聯合護理干預,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患者的自主護理意識增強,滿意度也比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