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玉
(金秀瑤族自治縣頭排鎮中心衛生院,廣西 來賓,545709)
自然分娩主要指在具有安全保障前提下不采取人工干預手段,能夠減少新生兒胎糞、羊水吸入肺炎的發生,同時縮短產婦產后身體恢復時間,使產婦能夠擁有更多精力照護胎兒[1]。但分娩中科學合理的助產極為重要,能夠減輕分娩中對會陰部的撕裂與會陰側切率,以及新生兒窒息率等,并減少產婦產后疼痛[2]。有關研究表明[3],常規助產時,為了避免會陰嚴重撕裂,常實行會陰側切,可導致會陰疼痛與永久性瘢痕。而無保護助產則是產中用手控制胎頭娩出速度,不在用手施加壓力,促使產婦自然分娩[4]。本文現對初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析無保護助產在其中效果。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以隨機數字表法對納入的94 例初產婦展開分組研究,所有產婦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已簽訂知情同意書;均接受陰道分娩;未有重大功能臟器損傷;排除具有瘢痕子宮和巨大兒,以及存在傳染性疾病者對照組21~37 歲,平均(29.20±1.44)歲,妊娠37~42 周,平均(39.50±1.44)周,實驗組21~36 歲,平均(29.36±1.57)歲,妊娠36~42 周,平均(39.44±1.54)周,納入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并無差異(P>0.05)。
對照組產婦分娩時取仰臥、床頭提高30°截石位分娩,當抬頭撥露,消毒會陰部,助產人員右手放置會陰部,以適宜力度用手掌向上脫頂其會陰,且對胎兒胎兒枕部用左手輕下壓,幫助胎兒降低胎頭,若分娩困難行使會陰側切時,在胎頭撥露3~4cm 時實行。雙肩娩出之后松右手,胎兒分娩后放于床上清理呼吸道,會陰處理等。實驗組實行無保護助產護理,密切對宮口擴張、生命體征變化和陰道血流情況進行觀察,并依據實際情況知道休息和運動,且需檢測胎兒心率、胎動輕,使其順其自然讓胎兒緩慢且自然娩出,減少對產婦會陰損傷。分娩中,待撥露引起子宮收縮時,助產護士指導產婦有節奏的呼氣,宮縮間歇期指導向下屏氣,進而促使產婦陰道擴張。待雙頂徑露出后,對會陰部涂抹潤滑劑,且輕按枕部,合理腹壓,促使胎頭緩慢娩出。雙肩娩出后將胎兒頭頸和身體輕輕托起直至娩出。
相較兩組間產生時間、會陰情況、并發癥(尿潴留、窒息、產后出血)、住院時間、疼痛情況以及出血量。另外,疼痛情況依據視覺模擬量表(VAS)進行評故,總分10 分,分數越高其疼痛越嚴重;會陰損傷分三種,Ⅰ、Ⅱ、Ⅲ度裂傷。
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會陰結果
會陰完整率、Ⅰ度會陰裂傷實驗組高于對照組,Ⅱ度、Ⅲ度并無差異,并且會陰切率低,差異顯赫(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分娩會陰情況[n(%)]
2.2 產程時間對比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產程時間[n(%)]
2.3 產婦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和出血量結果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和出血量(±s)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和出血量(±s)
組別 疼痛評分(分) 分娩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對照組 6.52±2.54 285.20±20.14 6.85±1.55實驗組 4.84±2.11 160.36±20.64 3.83±1.41 t 3.487 29.678 9.880 P 0.001 0.001 0.001
陰道分娩是最佳、最天然的分娩方式,會陰撕裂為陰道分娩常見并發癥,臨床上常以保護會陰方式防止會陰撕裂,會陰側切目的是通過擴大軟產道,減輕分娩時的壓力,讓胎兒更快度的通過陰道口,縮短其產程時間,減少盆底肌對胎兒壓迫,預防顱內出血額、窒息,以及減少會陰撕裂的情況[5]。但同時,會陰側切可增加會陰損傷與直腸括約肌損傷,給產婦帶來不適于痛苦,并且可能出現感染、住院時間延長等,并且還可導致遠期盆底肌群功能減退,例如,會陰疼痛、性交痛和大小便失禁等[6]。會陰保護保護法能夠防止會陰撕裂,當實際上該方式并未使會陰充分擴張,而是人為的將會陰體推向骨盆口,增加了會陰撕裂的發生率[7]。
無保護助產的出現改變了一刀切的現狀,助產可控制胎頭下降的速度,不進行人為干預,而是利用產婦妊娠后期會陰體良好的伸展性克服會陰體接觸面積過大的缺點,能夠使胎兒順利從產道分娩。有關研究表明,無保護助產能夠降低會陰側切率,并使會陰撕裂損傷申訴減輕,患者舒適度從而提高,促使其自然分娩。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會陰側切率顯著較低,并且會陰損傷程度輕,并且患者疼痛評分低、出血量少,以及住院時間段。主要因其不使用手刻意保護會陰,能夠充分伸展伸展,使原來肥厚且彈性差的會陰體變薄,且具有彈性,更利于胎頭娩出。另外,兩組產程時間雖并無差異,但在并發癥方面,對照組較高。可見,無保護助產能夠減少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無保護助產護理有利于促使初產婦自然分娩,減少會陰損傷和保證了新生兒安全,值得臨床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