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 十堰,442000)
腹腔鏡手術是利用腹腔鏡等相關器械進行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瘢痕小、損傷小、痛苦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與傳統手術相比,受到廣大患者的青睞。但此手術易誘發應激反應,引發血流動力學改變[1],并引起術后惡心嘔吐等嚴重不良反應,因此需要開展手術室護理路徑,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本文圍繞著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護理效果評價來討論研究的,希望能夠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現將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的100 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數字表法將這100 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依次分成分別50 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這100 例患者中,男55 例,女45 例,平均年齡為(60.23±1.76)歲。兩組腹腔鏡手術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比較。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路徑配合,觀察組患者均實行手術室護理路徑,具體流程如下:在手術前,醫護人員要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資料。分析歸納他們的病理情況,與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與交流,告知患者與患者家屬手術治療的具體方法與術后效果,鼓勵患者保持一個平穩良好的心態[2],讓患者保持放松不要過于緊張,從而讓患者對此次手術有個深入的了解和消除患者的緊張感和焦慮感。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醫護人員應該為患者講解在手術過程中所需要清楚的知識,告知患者在手術期間可能會出現的癥狀反應,并給予患者相應的解決措施。術中,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有任何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因為患者會使用麻醉,所以可能會出現患者因為麻醉時間較短能夠感受得到疼痛感的現象[3],醫護人員可酌情通過鎮痛劑來幫助患者減少痛苦,或者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不要讓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手術上,比如可以與患者聊天談心,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因為手術帶來的疼痛感和緊張感。在手術過后,醫護人員要正確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體位來睡覺,在患者病情好轉的時候要正確指導患者下床進行康復訓練活動[4]。鼓勵患者表達出自己術后有無產生疼痛感,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疼痛感進行評級,再為患者上藥。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總分低于50 分為不滿意,50 分~80 分為一般滿意,總分高于80 分為滿意[5],滿意率=(一般+滿意)/總例數×100%,患者可以根據這份表來給醫護人員打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內容包括專業護理質量、安全管理質量和人文關懷質量。
醫護人員將采用SPSS17.0 軟件中進行統計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的均數±標準差以(±s)來進行表示,用t 檢驗,采用率以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當P<0.05 時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所示:

[表1]:兩組護理滿意程度比較表[n(%)]
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估分值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所示:
[表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估效果比較(±s)

[表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估效果比較(±s)
組別 護理專業質量 安全管理質量 人文關懷質量觀察組 98.45±3.12 97.76±3.56 97.89±3.87對照組 81.65±2.12 80.34±2.87 80.02±2.32 t 值 31.492 26.937 28.004 P 值 0.000 0.000 0.000
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應不斷提高護士素質,注意薄弱環節,逐步向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方向發展[5]。特別是手術前準備、手術中配合、手術后治療的每個環節,以實現手術合作的高質量目標。綜上所述,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估分值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優質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加強患者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