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峰,翟 楊,林宇豐,彭俊彩,劉 武,曾糧斌
(1. 永順縣農業農村局,湖南 永順 416700;2.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湖南 長沙410205;3. 湖南省植保植檢站,湖南 長沙 410006;4.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 長沙410125;5. 湖南永鑫特色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湖南 溆浦 419315)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湖南獼猴桃主產區之一,自1986 年發現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1]以來,該病的防控一直是生產中的難題。細菌性潰瘍病常被稱為獼猴桃的“癌癥”,是一種毀滅性病害,也是我國重要的森林植物檢疫對象[2-3]。該病在低溫條件下發病迅速、致死率高,會使病株樹勢降低、果實品質下降[4]。在禁止高毒化學藥劑的使用后,該病的防控難度增大。由于單一使用生防菌株防治時其防效易受環境影響[5-6],目前生產上多采用化學藥劑配合農藝措施和生物防治技術進行綜合防控[7-8],如葉乃瑋等[9]發現用木霉菌油懸浮劑組合各種農藝措施防治比單一采用藥劑防治的效果明顯提升。李亞巍等[10]研究發現,在植株傷口處病原菌數量遠大于其他完好區域,需特別把握好防控的時間節點,及時對傷口進行刮涂處理[11]。含銅制劑多次施用后常會產生藥害,鏈霉素也不能長期使用[12],因此篩選防治獼猴桃潰瘍病的高效低毒化學藥劑對獼猴桃生產尤為重要,于是,筆者于2019—2020 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松柏鎮的發病果園,對當地果農常用的12 種化學藥劑分別采用噴霧和涂抹2 種施用方式進行了藥效試驗。
1.1.1 試驗時間與地點試驗于2019—2020 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松柏鎮湖坪村,選用往年潰瘍病發病較重、栽培管理及施肥水平中等、樹勢基本一致的地塊進行。
1.1.2 供試品種美味獼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品種米良1 號。
1.1.3 供試藥劑供試藥劑的商品名、有效成分和生產廠家見表1。

表1 供試藥劑信息
試驗分2 a 進行,每種藥劑均分別以噴霧法和涂抹法2 種施藥方法進行處理,以清水處理為對照,每個處理(小區)為1 列10 株,設3 次重復,按隨機區組排列。噴霧法防治于春季2 月上旬開始,選多云或陰天,于落葉后至萌芽前噴2 次,萌芽后至開花前噴2 次,花期噴1 次,共噴5 次[13],將藥劑均勻噴霧于獼猴桃植株上。涂抹法防治于傷流期即3 月上旬開始,先用刀將病部干膠和老翹皮刮除,深度達木質部,然后使用試驗藥劑涂抹,涂抹面積應大于發病面積,每間隔1 周左右涂抹1 次,共涂抹3 次[11,14]。
2019 年供試藥劑為必備、皇銅、加瑞農、可殺得三千、快爽、噻森銅、西歌-77 和細剎。2020 年在2019 年篩選出的加瑞農、噻森銅、西歌-77 和細剎4種防效較好的藥劑基礎上,增加加收米、乾運、掃細和勢贏4 種藥劑。試驗時按照各藥劑的推薦濃度(見表2)配制足量的噴霧藥液和涂抹藥液,噴霧法藥液用量為45 kg/667m2,施藥時用塑料薄膜將相鄰小區隔擋。2019年的施藥時間是:噴霧法于2019年2月20日、3 月1 日、3 月20 日、4 月1 日和5 月5 日共噴霧5 次;涂抹法于3 月10 日、3 月17 日和3 月25 日共涂抹3次。2020年的施藥時間是:噴霧法于2020年2月23日、3 月2 日、3 月22 日、4 月4 日和5 月8 日共噴霧5 次;涂抹法于3 月12 日、3 月20 日和3 月27 日共涂抹3 次。

表2 不同藥劑的使用濃度
噴霧法防治于施藥前和施藥后7 d調查發病情況,計算發病枝條比例;涂抹法防治于施藥前和施藥后10 d 調查病斑大小,計算病斑橫徑占樹莖周長比例。每小區調查8 株(去除列首和列尾)。然后根據發病枝條比例或病斑橫徑占樹莖周長比例(X),參照葉乃瑋等[9]的方法按下列標準進行病情分級。
0 級:X=0;1 級:0 <X <1/3;2 級:1/3 ≤X<1/2;3 級:1/2 ≤X(枝條)<4/5 或1/2 ≤X(莖周)<2/3;4 級:4/5 ≤X(枝條)≤整株死亡或 2/3 ≤X(莖周)≤整株死亡。
統計各級發病數,并按公式(1)、(2)和(3)分別計算病情指數、相對防效和愈合率。

使用Excel 2019 軟件和SPSS 25.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3 可知,噴霧法防治以細剎和西歌-77 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對防效分別達到88.61%和82.75%,顯著高于其他藥劑;其次為噻森銅、加瑞農、皇銅和可殺得三千,其相對防效分別為74.56%、73.93%、72.55%和70.77%,也顯著高于必備和快爽的防效。同藥劑采用涂抹法防治的效果相對于噴霧法更好,細剎的愈合率最高,達到91.16%,其次為西歌-77、加瑞農、噻森銅和皇銅,其愈合率分別為87.50%、86.95%、85.87%和85.26%,雖然這5 種藥劑的愈合率沒有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必備、可殺得三千和快爽。

表3 2019 年8 種藥劑的防治效果
噴霧法防治的相對防效仍以細剎的最高,達到75.51%,其次為加瑞農和加收米,相對防效均為67.86%,這3 種藥劑的相對防效顯著高于其他藥劑;以乾運和噻森銅的相對防效最低,均為57.14%,顯著低于其他藥劑。同藥劑采用涂抹法防治的效果相對于噴霧法仍為更好,以細剎和加瑞農的愈合率最高,分別達86.67%和80.00%,其次是西歌-77、掃細、勢贏和噻森銅,其愈合率依次為76.92%、75.94%、74.99%和73.33%,加收米和乾運的愈合率顯著低于其他藥劑(見表4)。

表4 2020 年8 種藥劑的防治效果
所有藥劑的防治效果均是2020 年略低于2019年,主要原因是永順縣2020 年的平均氣溫低于2019年,且雨水較多,有利于潰瘍病的發生,防前病情指數略高于2019 年。2 a 的試驗結果表明,同一藥劑采用涂抹法施用的防治效果略高于噴霧法,細剎在12種藥劑中的防效最好,噴霧法施用的相對防效最高達88.61%,涂抹法施用的愈合率最高達91.16%;其次是加瑞農、西歌-77 和噻森銅。掃細和勢贏在2020 年的試驗中也表現較好的防效,需進一步驗證。
目前藥劑防治獼猴桃潰瘍病仍是果農首選的有效方法,由于病原菌對多種化學農藥的抗藥性日益加重,導致銅制劑和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愈來愈差[15]。生產中要盡量避免單一藥劑的連續使用,應合理安排細剎、加瑞農、西歌-77 和噻森銅并配合噴霧、涂抹、枝干注射和灌根等方式交替使用[16]。獼猴桃潰瘍病在低溫下借助雨水、傷口等傳播極為迅速[17],通過田間病殘體極易在株間傳播,同時缺磷、硼等營養元素導致植株樹勢降低也會造成該病大面積發生[18]。因此,采取合理化學藥劑防控的同時,還要適時輔以相關的農業措施以降低田間菌源數量并增強樹勢,才會有較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