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秋玲羅云霞陳雪露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欽州,535000)
醫院藥房是整個醫院運行機制、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對外服務的窗口,也是患者在醫院就診的最后一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醫院整體形象,且與患者及其家屬直接接觸,若藥房管理不當,極易引起差錯事件,輕則對患者治療效果產生一定影響,重則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引發醫患糾紛,影響醫院聲譽[1]。故增強醫院藥房管理至關重要,以此提升醫院藥房醫療服務水平[2]。目標管理是一種新型管理措施,其主要是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對管理制度進行改進、完善,以此提升藥房工作人員積極性、自主性,繼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3]。故本文就目標管理、常規管理應用于醫院藥房管理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闡述如下。
本院藥房工作人員共計26 名,26 名工作人員中男、女各6、20 例,年齡在21~45 歲,均值為(31.25±4.63)歲;工作年限為2~13年,均值為(6.38±1.02)年;學歷:大專5 名,本科19 名,研究生2 名。于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選取500例接受藥物治療患者為常規組;于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選擇500 例接受藥物治療患者為目標組。常規組男、女各287、213 例,年齡在20~79 歲,均值為(54.62±5.63)歲;目標組男、女各291、209 例,年齡在21~80 歲,均值為(53.62±5.47)歲。2 組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常規組采取常規管理,對所收取處方資料進行核查,若發現處方差錯,應及時與醫師溝通,以此完善藥房藥物管理;應將藥物使用方式告知患者等。目標組采取目標管理,方式如下:(1)制定合理目標:依據目標管理方式,完善、建立藥房相關管理制度;經過建立制度與考核標準,以降低藥房差錯發生率;依據醫院藥房自身特點,制定藥房總體目標,對工作人員具體工作情況進行分配,制定工作人員個體目標,并明確其職責,以增強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對工作人員技術進行培訓、考核,待考核成績合格后方可使其在藥房工作。(2)目標實施:依據制定的目標,制定工作評價制度,以提升藥學工作者工作積極性、能動性,以提升藥房藥學服務質量。(3)管理目標考核:在完成目標限定期限內,應對藥學工作專業知識、服務質量進行相應的考核。執行者可使用專業知識、服務質量考核標準,量化、細化目標內容,內容主要包括服務態度、專業知識、執行能力等。(4)目標管理激勵:在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實行獎懲制度,以激勵工作人員,進行目標管理,以保障工作目標值的完成與實現。
使用本院自制藥房服務質量調查表評估2 組服務質量,其中包括藥學咨詢、用藥指導、藥房發藥以及藥師服務態度等,各項分值均在0~25 分,分值越高藥房服務質量越高[4]。對比兩組藥房管理差錯事件發生情況,其中包括藥品用法錯誤、配備差錯、不符合總查對制度等。使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2 組患者滿意度,量表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分別對應80~100 分、60~79 分、<60 分。
目標組藥學咨詢、用藥指導、藥房發藥、藥師服務態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藥房服務質量[±s,分]

表1 對比兩組藥房服務質量[±s,分]
組別 n 藥學咨詢 用藥指導 藥房發藥 藥師服務態度目標組 500 23.69±1.01 24.08±0.62 23.97±1.00 24.05±0.35常規組 500 20.15±2.36 21.36±0.47 21.05±0.69 21.81±0.87 t 30.836 78.175 53.741 53.412 P <0.05 <0.05 <0.05 <0.05
對比常規組藥房差錯事件發生率3.40%、滿意度96.40%對比,目標組差錯事件發生率0.60%較低,滿意度99.60%較高(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藥房差錯事件發生率、滿意度[n(%)]
藥房是醫院重要職能部門,藥房工作人員需長期面對面服務患者,主要負責藥品的管理、發放等,藥房管理質量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患者用藥安全性、合理性,因此需加強藥房管理,以此提升藥房服務質量,減少藥房差錯事件發生[5]。
目標管理是一種新型管理措施,該項管理理念主要是由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主要是利用目標為基礎開展相應的激勵措施,以此使參與群體依據共同管理踐行有關行為[6]。在此項管理措施中,工作人員將患者視為“社會個體”,依據個體所產生的積極行為作為導向,以此為其開展階段性量化管理目標,進而提升整體管理質量[7]。在醫院藥房管理中開展目標管理,可顯著提升藥學工作人員積極性,提升整體服務質量,且能夠提高藥學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為醫院管理水平提升與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做出較為突出的貢獻[8]。本文將目標管理應用于醫院藥房管理中,通過制定合理管理目標,使藥房管理工作有條有理、有章可循,同時明確各工作人員職責,可增加工作人員積極性,并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可使整體管理質量得以提升;依據制定的目標執行工作,可提升藥學工作者工作積極性,以此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性、可靠性;設立獎懲制度,可改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本文研究顯示,在醫院藥房管理中開展目標管理,并與常規管理對比,結果顯示,目標組管理服務質量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組,表明目標管理的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藥房管理質量。分析原因在于目標管理明確了藥房工作人員職責,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素質與能力,以此提升其責任意識,促使藥房工作更加標準化,進而使藥房服務質量得以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也得到進一步提高。本文研究顯示,對比常規組,目標組差錯事件發生率較低,滿意度較高,表明目標管理在降低差錯事件發生率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以此為患者提供充分藥學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比常規管理,目標管理的應用,可提升藥房服務質量,且藥房差錯發生率顯著降低,患者滿意度提高,值得借鑒。但本文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樣本數量少、研究時間短以及未引用客觀性指標等,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可進一步增加樣本數、延長研究時間以及引用具有說服力的指標等,以深入研究常規管理、目標管理在醫院藥房管理中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