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成輝

“鄉親們,來‘說事情啊!”日前,在安徽省蕭縣新莊鎮王集村活動廣場,聽到網格員邵沙沙一聲吆喝,村民們紛紛圍聚集到說事室,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了近期遇到的難事。網格員邵沙沙把村民的意見建議和難事、急事、煩心事都記在了“說事本”上……
在蕭縣龍城鎮龍山社區,居民李君說:“以前,我們有了問題不知找誰。現在,網格員歐海棠天天在社區走訪,有問題可以隨時反映給他,不需要亂跑了。”近年來,蕭縣以當好社會隱患“排查員”為切入點,在全縣實施了社會隱患問題排查制。網格員采取日常實地走訪、入戶排查、當面核實等方式,摸排網格內的矛盾糾紛、治安隱患、安全隱患、信訪隱患等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對網格內的人、事、物隨時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向實。
7月15日上午,黃口鎮楊閣村群眾說事點內6位村民正你一言我一語給網格員陳毛妮講自己的鬧心事。68歲的胡潔思老人有點著急地向陳毛妮說起自己這幾天的堵心事。“俺家2畝小麥已經熟透了,還沒有收割機到俺們地塊來,聽說最近還有雨,不能看著到嘴的糧食跑掉啊!”說話中的胡老漢有點激動,“大爺您別急,馬書記昨天又聯系了6臺聯合收割機,一會兒就到咱村,上午您家小麥就能收割。”“好!好!這下俺就放心了。”胡老漢邊說邊豎起大拇指稱贊道:“村里說事點真好,俺老百姓遇到的煩心事,在這一說就能解決,好!”據陳毛妮介紹,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能夠當場答復和辦理的,立即答復和辦理;不能當場解決的,填寫《辦事承諾書》,轉交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限期辦結并反饋給群眾;需要上級有關部門解決的,及時上報“鄉鎮說事辦”,由“鄉鎮說事辦”牽頭限期解決。“群眾的事解決得怎么樣,件件都會交給群眾評議。”邵沙沙說。近年來,網格員們充分利用網格員“身處網格一線、貼近網格群眾”的工作優勢,立足于群眾需求,幫群眾辦事、替群眾跑腿、為群眾解憂,全面當好為民代理“服務員”。為增加群眾收入、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等村經濟發展服務,幫空巢老人、殘疾群眾、困難群眾等弱勢群體提供代辦代繳、日常維修、衛生整理等跑腿咨詢服務。閆集鎮鄭集行政村網格員王勝科說,俺們村距離鎮政府較遠,群眾辦事情很不方便。誰家需要繳個資費、誰家需要收寄個快遞,俺定期去鎮上、到縣里幫著把事情辦了。雖然辦的都是針頭線腦的小事,卻加深了與群眾的情感。
“村里有個事事通,有事兒找春耕”是丁里鎮縱瓦房村村民的口頭禪,該村網格員李春耕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走家串戶、幫助村民解決問題。雖然該村人員構成復雜、流動人口多、矛盾隱患多,但是,村里始終保持鄉風和諧穩定。這是蕭縣賦予網格員的又一項職責:當好網格輿情“信息員”。平日里,網格員隨時搜集整理網格內的社情、民情、輿情,對群眾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能回應的及時回應,不能回應的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由于信息準確及時,諸多矛盾糾紛都能做到隨發現隨化解。
悉心傾聽法。悉心傾聽是網格員了解分析問題根源、把握糾紛當事人心理的前提和基礎,通過耐心傾聽糾紛者的訴求,泄出當事人的怒氣、把握當事人的心理、掐準問題的關鍵,使調解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
化繁為簡法。對情況不明,內容雜、人數多、訴求亂的矛盾糾紛要善于化繁為簡,找準矛盾調和點,選準道德感化點。抓住問題的本質、關鍵,以解決根本問題、中心訴求帶動糾紛的化解。在滿足雙方當事人的需求下,盡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防止被細枝末節所困,被當事人的無常所擾。王忠樹家住蕭縣大屯鎮林樓村,1995年春,其鄰居在溝北王中樹家門口栽了9棵楊樹,王忠樹要求王孝清將楊樹清除,王孝清不同意,兩家為此糾紛不斷,王忠樹認為村干部在調解時有意偏袒王孝清,產生不滿情緒。2017年4月29日傍晚,王孝清的侄子無證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王忠樹的兒子王孝偉死亡。鄰居栽的樹一直未清理,鄰居的侄子又拒不履行民事賠償責任,隨著時間的推移,村內的閑言碎語、風言風語越來越多。其兒子死亡后,留下三個孩子無人照顧,導致王忠樹生活特別困難。在本案的化解過程中,林樓村網格員林濤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不怕費力、不怕麻煩、苦口婆心的勸導過程中,察覺到王忠樹家庭的實際困難,抓住了化解該問題的主要矛盾,找到了破解問題的核心,化繁為簡多次協調,積極促成民政部門解決了王忠樹兒子三個子女的生活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王忠樹的生活問題。
落實訴求法。以事要解決為根本,傾聽民聲,關注民意,問需于民。對當事人所有的合理訴求、訴求中所有的合理部分,都要實實在在地解決。要防止“合理不合理全都滿足”“合理不合理全不解決”的極端做法。
釋法明理法。當事人的無理訴求基本屬于不合法、不合規、不合俗、不合理范疇,提出無理訴求者往往不懂法律、不知政策、不解民情、不曉道理。網格員在做工作時,要圍繞爭議焦點充分說理、解疑釋惑,做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深入地將法律法規、惠農政策、當地中心工作的積極意義向當事人宣傳好、解釋好,引導當事人樹立大局觀念,避免產生誤解。酒店鄉東鎮行政村網格員任燕在處理一起鄰里糾紛時,在村綜治中心搭起“擂臺”“說理”,邀請司法人員、鄰里“觀戰”“評理”,將法理置于明處,讓不守法、不講理者感到法律和輿論的壓力,從根本上化解了矛盾。
困難救助法。網格員要樹立為民情懷,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困。對因貧而訴、因訴而貧者,要想方設法通過專項救助、社會募捐等方式幫助解決生活困難,給予人文關懷。將救助資金切實用在生產生活上,引導當事人走出生活困境,重拾生活信心。莊里鄉黃山村常傳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縣水泥廠工作,患有嚴重的職業塵肺病,后來工廠倒閉,常傳升失業返鄉。村網格員武大永在日常矛盾排查中了解到常傳升因職業病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十分困難。對該問題,網格員及時向鄉黨委專題匯報,并親自到縣信訪局、醫保局、民政局、住建局等多家單位,幫其申請救助,解決救助資金4.2萬元,又為其辦理了醫療保險,解決了實際困難。常傳升和其家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頭,感受到了網格員武大永的關心,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常傳升激動地表示,如果再有困難,一定先找武大永同志說說。

安徽蕭縣鳳北新區岱湖公園一角
以情換心法。許多矛盾糾紛的產生原因,在于當事人“要面子”“缺尊重”,特別是一些缺少較強法律依據和政策依據的問題,處理時一味地上綱上線反而會導致問題復雜化。此時,網格員就要帶著感情去調解,引導糾紛雙方換位思考,通過以真情換真心,促成當事人諒解。閆集鎮呂孝順曾是老民師,村網格員胡忠慶對呂孝順關注度很高,隔三差五登門,對他生活很是關心,了解生活情況及困難,及時幫助解決。呂孝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對其符合的政策,網格員都會親自幫助他積極申報。呂孝順本人愛好“侃大山”,網格員胡忠慶經常叫上呂孝順在一起聊聊天,談論古今、嘮嘮家常。一來二去關系好了,呂孝順沒事就主動找網格員一起聊聊天。交道打得多了,呂孝順感到網格員的真情實意,對他很關心。在聊天當中,呂孝順就表態,以后只要你網格員胡忠慶還干著,我就還要支持你的工作,對其他貧困戶和村民講扶貧政策,當好黨的政策義務宣傳員。
實例類比法。對一些喜歡“鉆牛角尖”或一時轉不過彎的當事人,網格員善于運用身邊的正反事例教育引導當事人。用真實事例讓他們認識到“爭強好勝無勝者”“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引導他們為子女著想、為家庭著想,走出“牛角尖”。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界限標志,魏云現住房屋長度與1995年‘宅田合一時基本一致,沒有證據能證明其鄰居回志祥侵占魏云的宅基地”,新莊鎮杜集村網格員杜賢文向現場的鎮政府工作人員講。面對魏云到市、縣反映其西鄰回志祥侵占其宅基地問題,杜賢文積極協調村兩委干部化解,在深入走訪群眾過程中,杜賢文了解到在閆宮自然村魏姓和回姓矛盾由來已久,為從根源上將問題徹底解決,網格員多次找到魏姓和回姓老前輩倡導“遠親不如近鄰、冤家宜解不宜結”。2020年春節,經網格員的協調,魏云和回志祥在老前輩、老黨員的見證下,化干戈為玉帛,放下了心中的怨氣。
依法警示法。網格員在處理信訪事項矛盾糾紛時,對法律意識淡薄、有違法犯罪傾向的當事人,及時對其思想、言行進行教育引導警示。通過深入解讀法律,用身邊案例說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提高當事人的法治意識。
如今,蕭縣縣委、縣政府正不斷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新要求、新動向,充分運用“四員+八法”,扎實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全縣信訪量大幅下降,基層社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