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儉學:中小學高級教師,江蘇省蘇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張家港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教于張家港市港口學校。
親愛的小伙伴們,大家好!今天,初初要為大家介紹一本特別的書——《傅雷家書》。這本書是一本家信集,是由現代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
說起書信,初初馬上想到一個成語——見字如面。是呀,見到字就如見到本人,當你看到一封信的時候,就像寫信人當面跟你說話一樣。如今,電話、QQ、微信等現代通訊工具的產生,使家書成了稀罕物。在這個迷戀速度的時代,家書這樣一種深度交流的通訊方式,更值得我們緬懷。
傅雷是慈愛父親、儒雅學者、睿智哲人、謙謙君子。他是中國父母的典范。正如金庸所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兒子傅聰留學波蘭期間,傅雷的家書是這樣寫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后才是鋼琴家。”今日讀來,我們仍能感受到傅雷先生的風骨。他的拳拳愛子之心,躍然紙上?!案改钢異圩樱瑒t為之計深遠?!备道紫壬鷮鹤拥闹T多教誨,對于今人仍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傅雷未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小伙伴們,你們準備好了嗎?下面,讓我們一起閱讀《傅雷家書》,領略家書的厚重與溫暖,品悟大師的思想與境界?!陡道准視肥珍浟藬蛋偻〞?,內容很繁雜。在這里,初初給大家一些閱讀方面的建議,以幫助大家順利讀完這部名著。
一、閱讀打卡,摘錄經典
制訂讀書計劃,讓閱讀變得有序。有了適當的目標,再按照計劃去完成目標,能夠極大地提高閱讀效率。以2018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家書》為例,書中共收錄“父母給傅聰及兒媳彌拉的家信159通(含外文信24通),其中父信123通,母信36通;同時收入與之呼應的傅聰家信37通,共計196通”,同學們在一周內完成閱讀比較適宜。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閱讀計劃表,每天完成相應的閱讀量,并摘錄經典語段,記錄閱讀感悟,這樣能夠大大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二、梳理信息,專題研討
在閱讀的時候,同學們還要懂得聚焦,學會梳理與整合信息。初初建議大家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題,進行深度閱讀,對需要的信息進行梳理和提取,這樣有利于你們形成自己的觀點,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初初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幾個專題,小伙伴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當然,如果你們能另辟蹊徑,用更多角度的專題打開《傅雷家書》,那就更好了!初初期待著你們的巧思!
三、穿越時空,對話傅雷
能夠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學問。在時空的那一頭,傅雷先生宛若山間清泉般的輕聲細語,可曾激起了大家心靈的浪花?你們會如何回應?在閱讀過程中,大家可以模擬傅聰的口吻,也可以用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穿越時空,給傅雷先生回一封信。然后,還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交流和分享自己寫的這封回信。初初覺得,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你們會更加懂得《傅雷家書》哦!
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它能幫助大家培養獨立的思想和創意的品質。批注的位置可以是“旁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也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常用的批注符號有:(1)· 生字、難字;(2)? ? ? ? ? 總括句、重要句;(3)? ? ? ? ?佳妙句;(4)○ 段序(圈內寫數字,放在句首);(5)△ 要注意處,發表感想處。下面,初初就以書中的經典片段為例,給大家提供一個批注的參考。
一九六一年五月一日(節選)
①一月九日寄你的一包書內有老舍及錢伯母(△旁批:錢伯母,指錢鍾書夫人楊絳,作家、文學翻譯家。)的作品,都是你舊時讀過的。不過內容及文筆,我對老舍的早年作品看法已大大不同。從前覺得了不起的那篇《微神》,如今認為太雕琢,過分刻畫,變得纖巧,反而貧弱了。一切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無縫,才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寫長江中赤壁的夜景,歷歷在目,而且也寫盡了一切兼有幽遠、崇高與寒意的夜景;同時兩句話說得多么平易,真叫作“天籟”!(旁批:“天籟”,原指自然界的聲音,也指音樂的最高境界;這里指詩文渾成天然,得自然之趣。)老舍的《柳家大院》還是有血有肉,活得很——為溫習文字,不妨隨時看幾段。沒人講中國話,只好用讀書代替,免得詞匯字句愈來愈遺忘——最近兩封英文信,又長又詳盡,我們很高興,但為了你的中文,仍望不時用中文寫,這是你唯一用到中文的機會了。寫錯字無妨,正好讓我提醒你。(△旁批:為兒子英文水平的提高而欣慰,但仍不忘提醒兒子不時用中文寫信。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里,蘊含著濃濃的民族情懷。)不知五月中是否演出較少,能抽空寫信來?(旁批: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詢,流露的是對兒子傅聰深深的惦念。)
②最近有人批判王氏的“無我之境”,說是寫純客觀,脫離階級斗爭。此說未免褊狹。第一,純客觀事實上是辦不到的。既然是人觀察事物,無論如何總帶幾分主觀,即使力求擺脫物質束縛,也只能做到一部分,而且為時極短。其次,能多少客觀一些,精神上倒是真正獲得松弛與休息,也是好事。人總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二十四小時只做一種活動。生理上即使你不能不飲食睡眠,推而廣之,精神上也有各種不同的活動。便是目不識丁的農夫也有出神的經驗,雖時間不過一剎那,其實即是無我或物我兩忘的心境。藝術家表現出那種境界來未必會使人意志頹廢。例如念了“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兩句詩,哪有一星半點不健全的感覺?假定如此,自然界的良辰美景豈不成年累月擺在人面前,人如何不消沉至于不可救藥的呢?相反,我認為生活越緊張越需要這一類的調劑,多親近大自然倒是維持身心平衡最好的辦法。近代人的大病即在于拼命損害了一種機能(或一切機能)去發展某一種機能,造成許多畸形與病態。我不斷勸你去郊外散步,也是此意。幸而你東西奔走的路上還能常常接觸高山峻嶺,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無形中更新你的感覺,解除你的疲勞。(旁批:“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眳蔷杜c朱元思書》中的這段文字,可作為此段家書的注解。人生就是這樣,親近自然,自有一種走走停停的優雅;懂得調劑,自有一種心情的閑適與曠遠。最終呈現出來的,是心靈的純凈,性情的內斂,胸襟的豁達……)等你讀了《希臘雕塑》的譯文,對這些方面一定有更深的體會。
(尾批:傅雷與傅聰在生活中既是父子,也是朋友;在藝術上,既是師生,也是知音。本段文字中,有父親看到兒子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成長的喜悅與自豪,也有對兒子不改民族情懷的期盼。傅雷與兒子探討藝術,時時不忘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化去熏陶他的精神,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怎能不令人稱賞?。?/p>
下面,初初推薦一些名家對《傅雷家書》的評語,以及一些同學對這部書的解讀,供大家閱讀和了解。希望大家能和他們一樣,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傅雷家書》內容之豐富,超出了我們后人的想象。這是一位對中外文化有卓越見地的翻譯家對兒子的諄諄教導和細心指點,尤其是書中對音樂、文學和美術的許多看法頗具啟發性。而傅雷先生反復強調的要學好音樂,首先要學好做人,更是本書的精髓。
——陳子善
當年我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是比較年輕的,今天自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因而,現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會有別樣的感觸,和當年不太一樣。我現在更加能夠體會到傅雷的父愛——偉大的父愛。他真是一位癡情的父親。
——周國平
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有兩個人很重要,一個是“不寬恕”的魯迅先生,另一個是“有大愛”的傅雷先生。
——錢鍾書
一封封家書,穿越了時空,讓親情彌漫在彼此心頭,拉近了父子之間的距離。家書不僅僅是傅雷用社會閱歷匯成的文字,更是無法丈量的父愛。傅雷在兒子走后一直寫信,無時無刻不想著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傅雷語重心長地教導傅聰,教給他生存之道、做人之本。書中的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傅雷的愛子之情。
——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學校八(1)班 黃 金
讀《傅雷家書》,感受濃濃父子親情。傅雷用最樸實、最真誠的心與兒子交流,大到人生、藝術、事業,小到吃飯、穿衣,事無巨細,關懷備至。一封封書信中的殷殷愛子之情,在我心中泛起漣漪。這真是一本值得慢慢讀、細細品的好書!
——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學校八(1)班 陸思銳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地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是《傅雷家書》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有時候,困住你的并不是外物,正是你自己設置的囚籠。敞開胸懷,微笑面對生活,囚籠也就消失了。
——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學校八(1)班 李 燁
繪制思維導圖,是用我們自己的視角來解讀作品?!陡道准視肥且槐尽俺錆M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提示,自選角度,完成思維導圖。
提示:對普通讀者而言,《傅雷家書》有無數種打開方式——作為一份歷史存照,供世人窺探精神貴族之風貌;作為一份父子對話錄,飽含古典音樂知識;作為一本有關修身的書,指引你如何做人……
【仿寫范本】
音樂院長說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說你小時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個性居然和羅曼·羅蘭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茵的氣勢還要大呢!……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有這種詩人靈魂的傳統的民族,應該有氣吞牛斗的表現才對。
【范本分析】
范本文字中,傅雷表達了對兒子的鋼琴演奏技藝的贊賞,以及對他的成長的殷殷期盼,感人至深。
傅聰的鋼琴表演造詣之高,毋庸置疑,有“音樂院長”與“天舅舅”為證。“音樂院長”的評述,是對傅聰的鋼琴演奏水平的專業認證。“天舅舅”的回憶,是從親人的角度講述傅聰的音樂成就的來源——兒時耳濡目染的熏陶,以及骨子里流淌的個性。
在傅雷看來,鋼琴演奏者與鋼琴表演藝術家的區別不僅僅是演奏技藝的高下,更是胸懷與靈魂的迥異。從范本文字的字里行間,我們讀到了傅雷先生對藝術的非凡理解,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神韻。
文章巧妙運用側面描寫,將古詩詞中的語句信手拈來,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和高超的文字水平。
【仿寫要求】
1.仿照范本,進行語段寫作訓練;
2.運用側面描寫,并引用古詩文,描繪人物對某種藝術形式或手工技藝的獨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