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玲

面對易居、安居客、我愛我家等中介線上、線下平臺的圍攻,貝殼還能繼續“坐穩”行業第一的位置嗎?
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的離世,給貝殼留下了許多疑問。
左暉去世之后,貝殼找房的市值蒸發了1800多億元,截至6月7日,貝殼找房的最新市值為552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3300多億元。
貝殼找房的股價是否還會繼續下跌?面對易居、安居客、我愛我家等中介線上、線下平臺的圍攻,貝殼還能繼續“坐穩”行業第一的位置嗎?
靈魂人物的離去
左暉是貝殼找房的靈魂人物。
2001年,左暉年滿30周歲,他拿出5萬元錢,創辦了鏈家,主要買賣二手房。
2005年,左暉在清華大學讀房地產經紀人總裁班,清華大學教授在課堂上說要有客戶意識,比如設計看房路線圖、看房最佳效率時間,左暉白天上完課后,晚上把清華大學教授的知識分享給店面經紀人。
之后,左暉帶著鏈家在業務上一直精進。
2012年,左暉果決地推行“真房源”,最初幾個月,鏈家成交量下滑30%,很多經紀人給鏈家總部打電話,甚至哭訴,不管人情上、商業數據上還是財務上,鏈家都面臨巨大壓力,但左暉依然堅持做真房源,嚴懲發布虛假房源。
今天習慣了在網上VR看房的的00后們可能想不到:假房源在十幾年前幾乎是中介行業的慣例,網上的戶型圖片和實際的戶型圖片差異巨大。
房地產交易行業是一個低頻消費、高客單價的行業。因此,左暉在鏈家發展過程中,倡導的方向是通過成交數據、帶看數據、搜索和點擊數據等大數據的分析,形成用戶畫像,預估用戶中意房屋的類型并智能推薦符合需求的房源,通過對歷史成交數據的多維度分析評估房屋價值,從而鎖定客戶。
2008年,左暉雇傭幾百經紀人,到30多個城市的小區用腳步丈量房屋數量、戶型圖。如今,貝殼找房擁有的322個城市、2.26億套真實房源信息就是鏈家經紀人幾十萬經紀人用腳步丈量出來的。
鏈家,從2009年開始布局互聯網。
2010年初,鏈家聘請IBM高級咨詢顧問彭永東加盟鏈家,展開對鏈家的一系列線上改造工程。
2014年,鏈家網正式成立,彭永東作為“領航人”,圍繞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不斷優化鏈家的業務流程、交易服務以及用戶體驗,打磨自身的同時,也推動行業的變革與創新。
從11年前喊出“品質中介”到5年前做“真房源”再到現在貝殼找房已經成為世界級房地產交易的平臺,左暉對鏈家甚至中介行業的進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8月13日,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總市值超422億美元,貝殼自此也成為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的第一股。
左暉和貝殼找房的建樹,在于左暉找到并堅持了中介的入門之道。入門之道,其實就是難但正確的事:從不吃差價,真房源,安心服務承諾。
那時,左暉就認準一個真理——做“難而正確”的事。
從不吃差價,到真房源,再到安心服務承諾,再到“真房源”,左暉重新定義了房產中介規則。
2015年,左暉連續發布了多項收購交易,鏈家以近乎掃蕩式的氣勢,先后在成都、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重慶、濟南、廣州、大連、煙臺等一二線發達城市以不同方式合并了伊誠地產、德佑地產、易家、中聯(地產)集團、北京高策、盛世管家、大興業、孚瑞不動產、滿堂紅、好旺角、元盛房產等共計11家房地產中介企業。
之后,2018年2月28日,歷經數年準備的貝殼找房悄然上線,端出了國內數據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維度最全面的房屋信息數據庫“樓盤字典”,以及在鏈家內部已經驗證的ACN機制,向全行業開放。
從開山立派、野蠻生長,到優勝劣汰、重排座次,最終成就了鏈家、貝殼找房,也規范了中國房地產中介交易規則。
“天塌了,信仰沒了。”一位貝殼一線經紀人如此描述。
接班人如何面對競爭
左暉去世4天后,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彭永東接替左暉擔任貝殼董事長一職,并任命貝殼首席運營官徐萬剛為貝殼執行董事。
彭永東,現擔任貝殼找房CEO、鏈家網CEO,一直被認為是鏈家集團里僅次于左暉的“二號人物”,他不僅是貝殼平臺業務的操盤手,也同時落地左暉的戰略抉擇和公司價值觀。
彭永東學歷背景顯赫,浙江大學本科畢業,2006年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入職貝殼之前一直從事戰略咨詢工作,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星電子、德國電信等大企業做過戰略咨詢服務。左暉和彭永東的結緣是在2009年,在IBM任戰略與變革高級咨詢顧問的彭永東,開始服務鏈家,為左暉解決“要不要互聯網化”的命題。彭永東給左暉的答案是,勢必要做,受到左暉賞識。
2010年,加入鏈家并擔任副總經理,2014年起擔任鏈家網CEO,2018年,擔任貝殼找房CEO。而且在他的帶領下,業績表現良好。
彭永東主舵后,貝殼的業績繼續增長。2021年,貝殼第一季度營收達人民幣207億元,同比增長190.7%;凈利潤為10.59億元,調整后凈利潤為15.02億元,已經連續4個季度為正。
他跟左暉一起推動了貝殼找房的發展與上市,是左暉的得力干將。此前,彭永東一直被外界視作是貝殼未來的“一把手”。 有消息稱,左暉在2014年曾有意讓彭永東接班,但因為團隊搭建尚不完全,彭永東并未立刻答應。
在5月20號,左暉去世當天,彭永東發布內部信《別老左》中提及,“老左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矢志不渝的堅持長期主義,團結一心為新居住產業發展做難而正確的事。”
徐萬剛則是在左暉發動大并購期間進入鏈家及貝殼。2010年,鏈家參股中西部地區房地產經紀領頭羊伊誠地產。
2015年開始,鏈家開啟大規模并購,將伊誠和廣州的滿堂紅并入其中。徐萬剛作為伊誠董事長,自此進入鏈家管理層,并在后續發展躋身貝殼核心管理層。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到2024年,中國住房市場GTV將達30.7萬億元,經紀服務滲透率將由47.1%提高到62.2%,與此同時,房屋裝修、房產金融等房產相關服務將從2019年的7.9萬億元增長至約15萬億元。
市場紅利之下,貝殼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頭部玩家進入房產中介市場
4月28日,易居(中國)企業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收購阿里巴巴集團所持有的天貓好房公司85%股份,交易完成后,阿里成為易居第二大股東。
收購后,將主導天貓好房的發展,阿里則以技術支持易居做房地產數字化營銷和交易平臺。
事實上,在阿里的商業版圖中,“衣”“食”早已一騎絕塵,“行”有飛豬,獨缺代表“住”的房地產一角。天貓好房的成立,可以看作是阿里“衣食住行”服務產業版圖中的最后一塊“短板”開始補齊。
業內人士認為,易居聯合阿里,意在阻擊貝殼及其背后的騰訊,目的是為了對抗貝殼對新房分銷業務的影響。
貝殼招股書顯示,創始人左暉持有28.9%的股權,騰訊相關方持有12.3%的股權,為貝殼第二大股東。
貝殼找房的上市招股書披露,2019年其通過220多萬筆交易,產生2.13萬億元的GTV(平臺交易總額)。這一交易規模體量,已經略超京東(2.08萬億元),僅次于阿里(7.053萬億元),成為中國第二大商業平臺。
2019年,貝殼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60億元。其中,二手房屋交易服務、新房交易服務、新興及其他服務的營收分別246億元、203億元和12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貝殼和鏈家形成線上線下的導流閉環,易居也急需開拓線下業務,而易居主要業務在一手房代理,要做到與阿里線上房地產打通的話,仍需繼續擴寬二手房代理平臺——易居房友的業務空間。
資料顯示,易居旗下有房友品牌,采用的是新房報銷分發模式。據易居2019年年報顯示,2017年-2019年,易居房友渠道成銷復合增長率為376%。2019年新房業務增長迅猛,成銷總金額1382億元,成銷套數105433套,同比分別增長298.1%和408.7%。
而貝殼找房新房分銷業務也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2019年新房業務營收從2018年74.72億元迅速升至202.74億元,占比逼近存量房業務,首次超過總營收的40%。
阿里與易居合作,對易居而言,意味著打通了線上渠道。引入阿里,易居加強了生存感,尤其有利于易居線上流量的增持。
4月,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在朋友圈中指責貝殼在房產交易中存在壟斷行為,讓用戶二選一,并聲稱,“58安居客今年作為挑戰者全面進入新房交易領域”。雖然安居客的體量和交易額還有差距,但安居客的第二大股東也是騰訊。安居客招股書顯示,姚勁波合計持股約58.8%,騰訊持股14.1%。騰訊在貝殼的持股為11.6%。
除了易居、安居客,字節跳動全資控股的房產信息綜合平臺“幸福里”也把目標對準了貝殼。幸福里此前對標安居客,但今年以來幸福里流量大漲,已經把目標調整為對標貝殼找房。
阿里有技術,支持易居,今日頭條有流量,支持幸福里,騰訊既支持安居客,也支持貝殼。而平臺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平臺公司,本質上都是依靠雄厚的資本,迅速占領目標消費市場。
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