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
近年來,技術的重大改革引領全世界的新一次工業革命,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逐步演變成新的生產方式和管理范式。
智能化目前已經在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但是每個領域中的智能化程度是不同的,電子商務領域走在智能化的前端。由于電子商務本身與互聯網的緊密聯系以及電子商務企業對客戶定位、精準營銷的重要需求,企業只有在不斷地智能化創新中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
首先,對于可量化的管理標準、考核標準、行為準則來說,智能化組織可以實時監測和考核這些標準,形成更高效的管理方案。
其次,智能化組織可以通過智能系統協助管理者多點管理,跨時間、跨空間管理。對于簡單、重復的工作內容可以使用KPI考核系統,而對于復雜、非量化標準的工作任務也可以幫助管理者剔除其中的重復信息,讓管理者直接面對需要解決和決策的關鍵部分。
第三,在科技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實現開放、合作、共享的創新模式,被實踐證明是有效提高創新效率的重要途徑。通過智能化組織的數據共享和多節點運作模式,更好地形成官、產、學、研的開放共享和深度合作,可以提升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另外,通過智慧企業的賦能作用,企業打通原有的孤立數據流,實現管理層決策的數據驅動。通過構建智能化信息平臺,避免系統隔離問題和扁平化組織架構的信息碎片問題。在形成了有效智慧企業系統以后,企業可以更快地適應商業環境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在控制風險的同時擁抱創新。
大力培育創新主體。智能化的市場歸根結底是技術創新的成果體現,我國現有的世界領先創新成果離不開政府、高校、企業三個創新主體的協同發展。智能化市場的維持需要三方的有機合作,形成政府引導、高校研發、企業落地的基本創新流程。
加快完善智能化配套設施。智能化市場的完善離不開相關配套設施的基礎建設,形成完善的智能化生態,可以降低組織參與者的智能轉型成本。而當智能轉型的成本遠遠低于帶來的效益時,參與者的數量會呈爆發性增長,從而也激發了未參與者的轉型意愿,形成良性生態循環。
積極防范智能化帶來的風險。智能化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也隱藏了數據風險和倫理風險。數據風險包括海量數據帶來的數據噪音過多的問題,影響專業化技術研究。同時,數據的隨意分享、流通也會造成數據泄露和數據安全的問題,智能化帶來的倫理風險也不可小覷,機器的作用應該是輔助人類,而不是凌駕于人,導致與人類利益沖突的決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