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張博倫 劉波 趙炳長



黃岡市紅安縣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這里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走出了成千上萬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英雄兒女。位于紅安縣城西北部的七里坪鎮鹽店河村,有著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紅二十八軍新兵營招兵處舊址、紅軍縫衣廠舊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開國上將、原國防部長秦基偉的故鄉。
近年來,黃岡市、紅安縣依托鹽店河村豐厚的紅色資源和深厚的紅色底蘊,實施“紅色強村、農旅富民”戰略,努力構建完整的紅色產業鏈,不斷壯大紅色事業。
“一門三將”:傳承紅色基因
6月中旬,沿著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記者驅車來到了秦基偉將軍的出生地——鹽店河村秦羅莊灣。一下車,記者面前是一口碧波蕩漾的水塘,水塘邊兩間普通鄂東民居風格的青瓦平房,便是秦基偉的家。
記者了解到,秦羅莊全部人家都姓秦,過去這里是一個世代租種羅姓地主莊田的窮苦山村,故名秦羅莊。
1914年11月,秦基偉出身在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遭受了一連串的不幸。從10歲起,在短短的3年內,父母雙亡,伯父、哥哥相繼離世,而成年的姐姐又已經出嫁。秦基偉一個人在孤苦的環境中頑強成長,養成了勤勞能干、剛毅勇敢的品格。
13歲那年,秦基偉扛著一桿梭鏢參加了黃麻起義,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29年8月,不滿15歲的秦基偉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三次爬雪山、兩次過草地;抗戰爆發后,23歲的他單槍匹馬前往山西組建抗日游擊隊;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的秦基偉,奉命參加了鄭州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志愿軍第三兵團15軍軍長;此后,他歷任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還先后擔任1981年華北大演習的總指揮、國慶35周年大閱兵總指揮,后來擔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是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秦基偉革命生涯中濃墨重彩的部分是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上甘嶺一戰。秦基偉主動請纓,指揮志愿軍第15軍和12軍一部鏖戰上甘嶺,浴血奮戰43晝夜,殲敵2.5萬余人,贏得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大捷。
秦基偉育有一女二子,家訓嚴厲、家風純正,他對子女教育十分嚴格,鼓勵他們到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去接受鍛煉。在秦基偉的言傳身教下,大兒子秦衛江、小兒子秦天傳承紅色基因,不斷進步成長,先后被授予中將軍銜,“一門三將星”的故事便流傳開來。
鹽店河村77歲的老黨員秦澤福是秦衛江的入黨介紹人。“秦衛江當時下放在村里,跟農民一樣下田地、挑草頭、開拖拉機,為人正直、沒有架子,一點都不像干部子弟。這說明秦家的家訓嚴、家風好!”秦澤福對記者說。
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
“產業興、鄉村旺、農民樂。”發展產業是壯大集體經濟的有力抓手,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我們村共有528戶、2144人,202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1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1.3萬元。”七里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鹽店河村第一書記孫偉告訴記者,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9戶、339人已全部脫貧,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功不可沒。
該村圍繞構建產業鏈條,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在前期開發200畝紅苕基地、200畝野菊花基地的基礎上,新建100畝青茶基地、改擴建200畝青茶基地。
秦松林是鹽店河村金豐收專業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作為土生土長的鹽店河村人,他在天津學習種植蔬菜先進技術后,選擇回到家鄉,用學到的技術帶動家鄉群眾致富。
2019年,秦松林投入60萬元,流轉村農戶土地50畝,實現年收益10萬多元。2020年,金豐收專業種植合作社獲得國家農業特色種植獎補資金2萬元。
在村黨組織的幫助下,秦松林拓寬產品種類,讓將軍故鄉的農產品走出紅安、走向全國,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
3年來,該合作社為全村提供了十多個就業崗位,其中村里2戶貧困戶在合作社長期工作。“秦松林為我們提供家門口長期工作,增加了年收入,我們發自內心地感謝他。”村民秦詠中說。
目前,鹽店河村擁有集體林場700畝,承包給本村村民經營,帶動了5名群眾就業,每名群眾林場年收入5000元左右。鹽店河村還出租場地給他人經營石英砂廠,每年向村集體繳納1.4萬元,帶動12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宜居宜游:打造美麗鄉村
過去,鹽店河村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鄉村建設滯后、人居環境不佳。
2020年被列為全國首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后,鹽店河搶抓機遇、整合資源,加快建設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紅色民俗基地、紅色接待中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打造宜居宜游、紅色美麗的鹽店河。
孫偉告訴記者,以前秦羅莊灣群眾生活污水排向秦基偉故居前側池塘內,導致池塘富營養化,嚴重影響農村生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專班利用縣生態環境局提供的50萬資金,實施污水處理等環境整治工程,接通污水收集管道入戶,建設污水處理池,鹽店河村環境衛生得到了極大改善。
6月19日早晨7時,村干部及施工隊在秦羅莊灣早早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自從鹽店河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每天早上,村部、施工現場都會準時開工。
七里坪建安公司施工現場負責人向村里反映:村民秦基如住房邊的雞舍,影響村莊整體美觀和布局,依照規劃設計要求,需要拆除雞舍,進行立面改造。
當天下午,村干部就來到了村民秦基如家,介紹鹽店河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的意義,講明雞舍不僅污染人居環境、破壞了將軍故居的規劃設計,而且影響村莊整體美觀。經過村干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秦基如同意拆除雞舍。
隨著秦羅莊灣污水處理、墻體立面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的持續推進,鹽店河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現在,走進鹽店河村,東瞧瞧、西看看,到處都在熱火朝天地搞建設。村子一天一個樣,生態環境變美了,生活設施齊全了,我們心里更舒暢了。”村民秦先友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