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

一天之計在于晨。可是有的人在早上起床之后,狀態似乎不怎么好。有的人跟吃了槍藥一樣火氣特別大,還有的人起床時仍感到疲倦頭腦不清醒,心情也不好。這究竟是“懶癌”晚期?還是矯情?事實上,這都可能是“起床氣”搞的鬼。
起床氣是什么?
起床氣是發生在睡眠之后的一種負性情緒,醫學上稱為“睡眠慣性”、“睡眠惰性”,通常表現為起床時昏昏沉沉、認知能力下降、情緒低落。嚴重者可有方向感障礙或意識混亂。
好多人都感受過起床氣,根據統計數據,每10個人中有6個人起床后會有起床氣。其中女性比男性的發生率更高,每7名女性中,有6名會有起床氣。這可能與女性早上起床后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有關。
起床氣持續期間因人而異,有些人會持續15分鐘左右,有些人會持續1小時甚至更久。具體持續時間則與人醒來時被打斷的睡眠階段有關。
為什么人會有起床氣?
影響起床氣的因素比較多,睡眠習慣、個性特征、職業、個人生物節律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起床氣的發生。
睡眠剝奪會加重睡眠慣性帶來的不適感,經常熬夜的人會有起床氣,經常輪值夜班的人更容易出現起床氣。
如果在深睡眠期和快速眼動期被叫醒,則會有較大的睡眠慣性,這個時候更容易出現煩躁、頭暈頭痛等“起床氣”的表現。
所以起床氣并不是只有早晨才會出現,午睡時間過久,醒來之后也有起床氣的表現。
起床氣有什么危害?
起床氣或影響一整天的情緒。早上起床時的好心情可以使人一天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反之,起床時心情不好,可能一整天都心情壓抑。
起床氣會導致反應遲鈍,短期記憶差。
對于某些需要立即從睡眠狀態轉到清醒的職業,比如醫生、護士、司機、警察等,起床氣可能會帶來風險。
如果一個醫生被人突然從深度睡眠中叫醒去搶救患者,起床氣就可能影響他做出的決定。
科學研究表明,如果深度睡眠被打斷,大腦表現會顯著下降。事實上,起床氣被美國睡眠醫學學會認為是睡眠障礙的一種。
如何避免起床氣?
有沒有特別有效的科學方法來完全防止睡眠慣性?目前還真沒有。但是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有助于減少起床氣發生,或者減輕其癥狀。
好的臥室環境可以減輕壓力和焦慮。臥室掛可以一些舒緩的圖片,比如美麗的山水畫。
每天要睡夠7-8小時,睡前不要看手機和電腦。電子產品產生的光線會擾亂褪黑素的分泌。
避免在睡覺前攝入酒精、咖啡。不要把鬧鐘放在枕頭旁邊,鬧鈴也不要太刺耳。不要設置“連環催命”鬧鐘,鬧鐘響一次之后就要離開床。
醒來之后,可以用一分鐘時間在床上做下舒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