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成都49中事件,最終監控視頻顯示,這個年輕的生命確系死于自殺。在他母親眼中,孩子“開朗”、“自信”、“沒任何異樣”。但在隱秘角落,他卻記錄著很多自我否定……這次事件也再次讓青少年“抑郁”成為焦點話題,而就在小編寫稿的前兩天,“孩子為什么突然抑郁”的話題在熱搜榜掛了一天,孩子真的會無緣由就突然抑郁嗎?
孩子不會無緣由突然抑郁
在“熱搜”下面,很多家長感嘆:孩子本來乖乖的,為什么就突然抑郁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付瑤說:這個事兒要分析著看,如果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剛好出現了變故,我們就很容易理解抑郁癥狀的來源;但如果在家里好端端的,一切正常,孩子還是出現了問題,那么這個“突然”的抑郁,通常是源于長期的情緒積累。
如果把心理有隱患的孩子比作大樹,那么樹葉不會一天變黃,問題也不是一天產生的,雖然外表一切如常,但樹芯遭受蟲蛀,千瘡百孔,都不用風吹雨打,等到他自己承受不住了便轟然倒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是發出了無數次情緒求救的信號而被忽視,也一定自己想過無數次與困難正面交手的方法而敗下陣來,最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出現了抑郁的狀況。因此,家長一定要有一雙“火眼金睛”,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盡早發現苗頭。
不能忽視這些“危險信號”
孩子抑郁會有什么表現?付瑤說:在我咨詢的青少年案例中,很多家長都認為只有大人才會抑郁,小孩什么也不懂,怎么可能抑郁?其實,兒童及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會出現情緒低落、悲傷、易激惹、感到不快樂等情況,很多都是“一過性”的情緒,但如果持續多天仍不見好轉,則可能是孩子發出的“危險信號”了。根據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會(AACAP)的觀點,兒童青少年抑郁的常見表現包括:
1. 自己感到或外人觀察到抑郁、悲傷、容易哭泣及易激惹。
2. 從事情中得到的快樂不像過去那么多了。
3. 與朋友在一起或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比過去少了。
4. 食欲或體重與過去相比不一樣了。
5. 睡眠比過去更多或更少了。
6. 容易感到疲勞,或不像過去那樣精力充沛了。
7. 感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錯,或自己一無是處。
8. 比過去更難集中注意力了。
9. 對上學不如過去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學校的表現不如從前了。
10. 有自殺的想法。
發現苗頭要找到真正“問題點”
很多家長可能已經察覺到孩子抑郁的苗頭,但并不知道該怎么做。付瑤說:如果您發現孩子有抑郁傾向,可以:
1.多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勤溝通多交流,“追根溯源”找到真正的“問題點”,并協助孩子去解決這些問題。
2.建議并引領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及適當的運動。
3.如果是環境原因引起的不適,考慮調整或暫時離開不適的環境。
4.必要的時候尋求專業的心理老師的幫助。
【延伸閱讀】
為什么父母眼中的孩子和老師同學的評價不一樣?
有很多孩子,他們在父母眼中的樣子和老師、同學們的評價會有偏差,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付瑤說: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孩子的不同表現沒有引起一些其他問題的出現,是不必過于擔心的。就像成年人在不同場合也會調整自己狀態,孩子在家里與學校不同的環境下安全感和體驗也不同,他們自身就會找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態來適應不同的環境。
有的孩子在家安安靜靜,可是在同學和老師眼中是個活潑開朗的人。這樣的情況首先要考慮家長與孩子的關系是否融洽,家長是否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表達和交流的氛圍;家庭環境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過嚴苛或者壓抑;家長們是否給足了孩子安全感和自由讓他們在學校外也可以去自己探索。
有的孩子情況正好相反,明明在家里看著交流溝通都很好,在學校里卻沒有什么朋友,在老師和同學眼中很孤僻。如果你家孩子是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問問自己:是否教會孩子人際交往的方法?無底線、無邊界的過分包容的愛也是讓孩子形成這樣狀態的最直接的原因,我們要更清晰地反饋給孩子每一個言行背后帶給別人的感受,促進孩子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所以家長們還是要全方面的關注孩子的性格發展。
另外也有些孩子在學校里的“活潑開朗”“性格孤僻”是因為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而刻意偽裝的,或者是沒有方法而無奈為之,往往這些孩子是容易形成抑郁情緒的“易感群體”,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