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老來得子,48歲的時候有了獨子周海嬰。當小海嬰降臨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魯迅身體里隱藏的父愛就再也藏不住了。只要家里來人,他都要把小海嬰抱出來“炫耀”。夜晚小海嬰有些咳嗽,他也總是第一個發現,不打擾妻子睡覺的同時去照料兒子。小海嬰成了魯迅的中心,一向只光顧書店的他也跑去玩具攤上為兒子挑選玩具。和友人的書信里,他常常和朋友分享育兒經驗和兒子的趣事。
從魯迅為兒子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疼愛海嬰。除了普通父親的陪伴、愛護,魯迅還給了海嬰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尊重。
魯迅從兒子出生起,就把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看待,凡事尊重他的選擇,他的意見。比如起名字這件事,魯迅為兒子起名“海嬰”,因為他是在上海出生,寓意“上海的孩子”。起名之后,他不忘加一句:“如果將來長大了他不喜歡這個名字,可以再改 。”魯迅給了一個嬰兒以尊重。
還有一次家里請客,從福建菜館叫菜。海嬰抱怨說魚丸不新鮮,別的人吃了都說是好的,沒有人相信海嬰的話,甚至沒有人注意孩子的話。母親也只是給海嬰又夾了一個魚丸。海嬰依然嚷(rāng)嚷說是壞的。魯迅把海嬰吃剩的魚丸拿來嘗嘗,發現果然不新鮮。于是說:“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魯迅先生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如此之高,卻只希望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強求,不留負擔,他完全把兒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這是對兒子最大的尊重。最終,海嬰如父親所愿,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成為了一名無線電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