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陵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保持進步的初始動力,而創業則是這個國家持續發展的本源力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時代的需求,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本文結合國家、江蘇省創新創業的政策導向,梳理了自2016年創新創業學院成立以來學校主要的實施辦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夯實實踐基礎。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教育體系
創新驅動是世界大勢所趨,是國家命運所系,當然也是目前全球發展形勢所迫。黨的十八大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創新創業可謂是中國首創(美國只最早提出創業教育),產生于1999年,其最初的形式是由清華大學舉辦的創業類競賽【1】。創新創業的內涵是以培養具有創業素質和創新思維人才為目標的教育【2】。中國的創新創業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關鍵性舉措。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這份《發展戰略綱要》提出了“壯大創新主體,引領創新發展”的舉措,高校未來的目標之一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具體而言,高校的發展方向是在未來組建跨學科、學科交叉的科學研究梯隊,打造一系列的領先學科集群和優勢的、有強勁發展動力的創新基地。
一、高校創新創業的政策布局
(一)江蘇省政府的政策引導
在《國家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引領下,2015年江蘇省政府的辦公廳頒發了《江蘇省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的發布,秉著“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新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了人才培養體系,徹底突破傳統育人模式,科研、實踐協同育人,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知與行相輔相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形成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強化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施方案》從根本上要求各個院校設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必須健全,各個院校設立的這一創新體系應該面向學校的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建立與課程體系相配套的資源共享平臺,推行并實施在線所有開放課程的認證、學分認定制度,完成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相適應的教育模式的構建。
(二)本校具體的實施政策
2001年,揚州大學就已經開始以獎勵學分的形式推動創新創業教育。2016年初,揚州大學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隨后發布了《揚州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頒布了《揚州大學大學生創業導師管理辦法(試行)》。在《實施方案》的指導下,本校共推出了十六項具體的實施措施,從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的完善、新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到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支持在校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的相關競賽,全面地、有深度地實行“雙創”教育體系。
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具體建構
(一)全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創設
首先是建立“雙創”教育體系中的教學質量標準,設立“創新精神”、“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等核心指標;其次是從根本上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突出并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詳細要求,促進各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有機整合;最后是合理設置創新創業學分,搭建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平臺。以筆者所在商學院為例,近五年不僅進行了系科的調整,而且連續幾年不斷地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統一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如表1所示,創新創業類課程被納入到所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大幅度增加了集中性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學分所占比例。(2018年系統地頒發了《揚州大學關于加強第二課堂建設的實施意見》、《揚州大學“第二課堂”學分管理辦法(試行)》)。創新創業類課程共設置了六門,分別是“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專業創新基礎”、“專業創新思維訓練”“專業科創指導和訓練”“專業創新精神與實踐”和“專業創新創業領導力”。從筆者所在的揚州大學近年來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學校創設的創新創業類相關課程已經有33門,已經出版的創新創業類教材也有12部。
(二)建立協同育人的新機制
從“雙創”設立的出發點來看,需要各高校探索并設立校校、校企、校地以及與國際相關學校、部門、企業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密切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其他高校院所的合作、聯盟,積極地吸引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投入“雙創”人才的培養,促進國際化人才的協同培養。揚州大學構建了“三聯三融,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三聯”是指“校內資源有序聯合、校地校企深度聯結、第一第二課堂有效聯動”,“三融”是指“創新創業雙創融匯、專業創業相互融合、學科交叉滲透融通”“四位一體”是指“集思維、品格、知識、實踐于一體”。)自從2016年以來,筆者所在的揚州大學先后被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以及“江蘇省深化創新創業改革示范高校”。
(三)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和考核制度
2015年,揚州大學組建了“揚州大學創新創業實驗班”并開始正式招生,推行“一制三化”的新管理舉措(導師制、個性化、小班化、國際化)。2016年3月,揚州大學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截至2020年年底,創新創業學院已經有兩屆畢業生。在學院的培養實施方案中,設立了“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與專業培養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引進和建設一批創新創業教育在線課程,建立在線開放的所有課程和跨校學習的認證、學分認定制度。與此同時,2018年學校推出了《關于實行學生創新成果獎勵學分的暫行規定》,進一步推行學分制教學改革,建成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學分積及與轉換制度;探究將學生開展的創新創業各種訓練、發表的論文、獲得的專利以及自主創業等都可以折算為學分,同時學生參與的課題項目研究、實驗研究等也可以認定為“雙創”課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