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雨
(山東省德州聯合醫院,山東 德州 253014)
2型糖尿病屬于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小便頻數、疲乏無力、多飲、多食、消瘦等,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極易誘發代謝綜合征、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阿卡波糖是目前臨床使用的一線降糖藥物,通過控制小腸絨毛內α葡萄糖苷酶,降低小腸內葡萄糖的吸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但單用阿卡波糖無法有效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1]。研究指出,黃芪四君子湯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對延緩病程進展起著積極作用[2]。本研究采用黃芪四君子湯聯合阿卡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探討其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德州聯合醫院內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51~73歲,平均(62.42±2.74)歲;病程2~11年,平均(4.84±1.91)年。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52~74歲,平均(62.61±2.81)歲;病程2~10年,平均(4.72±1.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制定:①空腹血糖≥7.8 mmol/L或1 d內任何時間段血糖≥11.1 mmol/L,且伴有多飲、多食、消瘦等癥狀者。②兩次空腹血糖≥7.8 mmol/L,但臨床癥狀不明顯者。③伴有多飲、多食、消瘦等癥狀,但血糖不滿足以上標準,采用葡萄糖耐量試驗,將75 g葡糖糖兌入300 mL水中口服,2 h后血糖≥11.1 mmol/L。④無任何臨床癥狀,但兩次葡萄糖耐量試驗血糖≥11.1 mmol/L,或1次空腹血糖≥7.8 mmol/L,1次葡萄糖耐量試驗血糖≥11.1 mmol/L[3]。滿足以上任何1項即可確診。
(2)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新藥(中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臨床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中診斷標準制定:主要癥狀包括形體逐漸消瘦、尿多而甜、消谷易饑、口渴多飲等[4]。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神志情緒、溝通無障礙者;生命體征平穩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積極配合治療者。
1.4 排除標準 遵醫行為較差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資料欠缺,影響療效評估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禁忌者;免疫系統與血液系統疾病者。
2.1 對照組 給予阿卡波糖片(北京拜耳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50 mg/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飯后口服。持續治療35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四君子湯。處方:黃芪20 g,甘草片12 g,茯苓10 g,白術12 g,地黃10 g,太子參6 g,石斛10 g,女貞子12 g,黃連片7 g。水煎服,早晚分服,7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35 d。
3.1 觀察指標 ①中醫證候積分。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口干渴、體質量減輕、多食易饑、乏力、尿頻、視力模糊、多飲等臨床癥狀[5],每項癥狀計0~3分,分值越低表明癥狀越輕。②胰島素抵抗情況。在晨起空腹狀態下抽取患者肘靜脈血6 m 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治療前后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胰島素敏感指數(ISI)。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中醫證候積分觀察組 43 治療前 24.04±3.91治療后 10.62±1.24△▲對照組 43 治療前 24.02±3.87治療后 16.19±2.43△
(2)胰島素抵抗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INS、HOMA-IR、ISI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ISI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抵抗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抵抗情況比較(±s)
注:1.FINS,空腹胰島素;HOMA-IR,胰島素抵抗指數;ISI,胰島素敏感指數。2.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FINS(pmol/L)HOMA-IR ISI觀察組 43 治療前 14.82±2.24 4.47±1.04 0.29±0.05治療后 9.01±0.74△▲2.04±0.51△▲ 0.81±0.12△▲對照組 43 治療前 14.81±2.21 4.45±1.02 0.30±0.06治療后 11.53±1.27△ 3.42±0.68△ 0.58±0.09△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2型糖尿病發生率逐年上升,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西醫常規治療以口服降糖藥為主,長期服用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下降,同時也會產生一定耐藥性,影響降糖效果。阿卡波糖對小腸上端糖苷酶有抑制作用,能減緩葡萄糖吸收并降低餐后血糖,減輕胰島B細胞負擔及胰島素抵抗,但存在強制性抑制血糖的弊端,需配合其他藥物聯合應用。因此,需要尋找更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以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
2型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范疇,?素問·太陰陽明論?云:“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必因于脾,乃得稟也。”指出脾虛是引起消渴的主要因素,燥熱為其標,久病入絡,血脈瘀滯,致使臟腑虛損,腎陰虧虛尤為嚴重,治療應以健脾升清、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主。黃芪四君子湯出自?朱氏集驗方?。方中黃芪補益氣血;石斛滋陰益精,清熱;白術健脾燥濕;黃連清熱解毒;女貞子、甘草滋補肝腎,補脾和胃;茯苓、太子參燥濕健脾,生津潤肺;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全方共奏健脾益氣、清熱生津之功。研究表明,黃芪多糖對血糖起到雙向調節作用,可調節機體內胰島素分泌及胰島素抵抗功能,進而達到控制血糖的作用[6]。女貞子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降低糖類吸收速度,起到降糖效果;黃連可以強化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生地黃可調節胰島B細胞功能;石斛有助于降低血糖,促進胰島B細胞功能恢復;茯苓多糖可以減少氧自由基生成,緩解胰島B細胞損傷癥狀;白術可降低血糖水平[7]。太子參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水平[8]。研究顯示,黃芪四君子湯可有效控制血糖,雙向調節并維持機體血糖水平穩定[9]。
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FINS、HOMA-IR、ISI是判斷胰島素抵抗情況的敏感指標,FINS、HOMA-IR指標越低則提示機體血糖控制越好,ISI指標越高則提示機體降血糖效能越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FINS、HOMA-IR指標均低于對照組,ISI指標高于對照組,表明黃芪四君子湯聯合阿卡波糖治療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納入樣本量較少,且未對遠期療效進行評估,后續仍需深入探討該治療方案的遠期療效及作用機制,進一步證實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