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悅 潤身

2018年世界杯比賽中,波佩斯庫反復擊打孫一文的劍,迫使她在防守中不斷露出空當。在這種壓迫式進攻中,孫一文束手無策,場面極為被動,最后輸得令人絕望。
孫一文是里約奧運會的季軍,團體亞軍的主力。這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她拿了數個世界杯冠軍,風頭一時無兩,可是那個陰影終于還是罩過來了。波佩斯庫——北京奧運會個人亞軍、里約奧運會團體冠軍主力,這個時年33歲的老將捏住了孫一文的命門。她的打法完全克制了孫一文后退還擊和反攻戰術,為其他選手對付孫一文提供了教科書。這些世界名手都是聰明絕頂之人,之前敗給孫一文心有不甘,一時沒有應對之策,波佩斯庫的錦囊讓她們豁然開朗,紛紛效法,孫一文的成績節節下降。
2019年,中國女重獲得世錦賽團體冠軍,林聲獲得個人亞軍。孫一文已經落到了團體替補的位置上,雖然也有貢獻,但與許安琪的定海神針作用、林聲的大殺四方、朱明葉的一劍絕殺奪冠比,似乎差了很多很多……
掛著世錦賽的金牌,拿著豐厚的獎金,孫一文心里的陰影面積一點不少,似乎還在增加。她想:我會不會拖團體的后腿呢?山東體育局為培養我,花費了巨大精力和費用,我怎么才能對得起他們的培養呢?如果我在國家隊越打越差,那可怎么辦?怎么辦?
擊劍愛好者看了她輸給波佩斯庫那場比賽,覺得孫一文完了,這種打法被人拿死了,她會被其他隊員所取代。

教練們一臉茫然。他們知道,這不是孫一文不努力,也不是打法保守,而是她的劍造成的。
重劍分兩種類型,一種叫直柄劍,一種叫槍柄劍。孫一文用的是直柄劍。用這種劍,運動員都利用直柄的長度,故意握住最后一截,實際就是半手握劍,這樣劍就總體比槍柄劍長一兩厘米。高手對決中,這一兩厘米就會略有優勢,所以這種劍和這種持劍方法才延續至今,否則早被淘汰了。但直柄劍的缺點就是不穩,因半手握劍,手的力量只能用上一部分,與槍柄劍比就顯得握得不那么牢,使用的劍法就是點、挑、刺、反(攻)。孫一文將這些技術用到了極致,所以才戰勝各路好手,占據劍壇巔峰。眼下,波佩斯庫這個中國隊的老對手找到了破解之法——你拿不穩,我就反復擊打你的劍,讓你更不穩,劍拿不穩,你怎么防守。反正你都是巧妙的偷襲,沒有真正的進攻,那我就放手進攻,打穿你的防守。這樣一來,國內的重劍專家也一籌莫展了,這種握劍方式決定了它的打法,對波佩斯庫的打法一時無解。
2019年7月,國家隊再次集訓。筆者見到孫一文,問到了這個問題:“你讓波佩斯庫放手進攻,這太被動了,為何不用進攻頂一下呢?”
孫一文難過地說:“讓我一個直柄劍打進攻,這合理么?”
我說:“ 即使不合理,但合邏輯啊。你想,如果你能用進攻壓制她,她起碼會顧忌一下,難以全力進攻,這樣你的機會是否更大呢?”
她若有所思,沒有回答。
當天晚上大約9點,她回了一條信息:“我不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應該抱那么高的期望,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有那么多壓力。”
早就聽說運動員總會找個理由為自己卸下包袱,這條信息說明她找到了。
來自法國的重劍總教練雨歌在接手中國隊后,一直強調進攻。隊員們都知道,但中國擊劍講求發揚亞洲人的特點,巧、智、韌,以堅強的防守尋找對方的漏洞,一旦發現對方失誤,便可抓住時機得分。中國隊在這方面發揮到極致,也取得了很多好成績。但雨歌認為,抓住時機沒錯,但應該更上一層樓——創造時機。大家都在進步,漏洞越來越少,沒有時機,怎么抓?最終還得靠創造時機來解決問題。他強烈希望隊員把眼光放遠,苦口婆心勸說大家從一個高峰走向另一個高峰。雨歌不明白隊員為何停在前一個高峰不走了。筆者對他說:那是因為去更高的那個高峰要改變過去的方式,意味著不熟悉,不自信,成績會下滑。雖然這是必經的階段,但真這么做,隊員自身是有巨大壓力的。

好在孫一文想通了,雖然是在失敗的逼迫下想通的,但很多進步正是發生在逼迫下,不破不立。
既然想通了,就要去執行。在教練的指點下,孫一文改變了握劍方式,不再握住尾部,而是握住中部,全手握劍,這樣就不怕被反復擊打了。同時,她加強了進攻訓練,由于以前不怎么打進攻,一張白紙好作畫,她絕頂聰明,進攻套路迅速成熟。
重新踏上征程,必然要經歷考驗,孫一文又遇到了老對手波佩斯庫。
2019年,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
孫一文長劍出鞘,她的進攻打法震驚對手。沒想到她這么快就做到了攻守平衡,攻得狠守得嚴,創造時機的能力令人匪夷所思。她殺入決賽,對手正是波佩斯庫。
波佩斯庫成熟老到,看到孫一文的變化,雖然暫時沒有壓制之法,但攻守平衡本來她就很擅長。相持中,兩人比分咬得很緊。三局比賽結束10比10,需要決一劍。在這最后一分鐘的纏斗中,孫一文偷手成功,獲得軍運會的女子重劍個人冠軍。
這個冠軍的價值不只是一次比賽的成績,而是帶動了大家迅速下山,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孫一文是有影響力的,她的這一成績是有說服力的。很多選手悄悄跟上她的步伐,進攻──這個雨歌一直強調的戰略思想蔚然成風,那更高的山峰越來越近了……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疫情對所有人都造成影響,奧運會的推遲也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損,孫一文算因禍得福吧。她繼續嘗試各種進攻手段,對勝負看得很淡,她的比賽越來越有味道了。
2021年7月19日早6點半,中國擊劍隊從老山出發。到東京本來只有2個小時航程,但由于各種原因,他們下午才進駐奧運村。隊員們都是經歷過疫情風浪的人,他們心情平靜,恬淡如水。
20日,他們進行了簡單訓練。21和22日實戰、個別課、檢查器材。23日抽簽、健身房訓練、熟悉場地、檢驗器材。24日正式比賽,當天決出女重個人金牌。
網上突然熱鬧起來,央視頻首次全程直播擊劍比賽,從第一輪到決賽。擊劍在中國的熱度越來越高,正在重慶舉辦的中國俱樂部聯賽,參賽人數多達3500人。
第一輪比賽是最難打的,無數高手都曾在第一輪折戟,無論上屆冠軍還是世界排名第一,都有類似戰例。
筆者發信息給孫一文,提醒她在第一輪全力拼對手,不要保守。她回話說:“奧運會碰誰都不好打,每一場都要拼盡全力,沒有保留體力這一說。”三名參賽的中國選手都是這樣的心態,這真是成熟的隊伍。


北京時間早9點,比賽開始,34名選手投入戰斗。三名中國選手林聲、朱明葉、孫一文相繼登場。由于她們準備充分,都順利過關。讓人擔心的是林聲的下一個對手伊索拉,她身體條件出色,打法有男子的沖擊力,是一塊極難對付的硬骨頭。
果然,林聲在3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兇猛沖擊,9比15輸掉了比賽。孫一文贏了隊友朱明葉,再碰伊索拉。
關鍵的一場比賽開始了。孫一文主動創造機會進攻,伊索拉主動后退誘引,一旦孫一文真的出劍,伊索拉反擊相當兇狠。很快,伊索拉以2比0領先。雨歌通過翻譯喊道:“刺手后要對她的身體!”孫一文回身點點頭,一點都不著急,沉穩應對,追平比分。伊索拉并不保守,時不時突然出擊,以4比2再度超出,隨后一路領先。眼看大勢已去,網友都不淡定了。孫一文卻像船錨一樣牢牢地釘在那里,任憑小船風雨飄搖,絕不隨風而去。
伊索拉知道落后方最后時刻肯定要進攻,她死守未必守得住,可以以攻代守,這個想法是不錯的。但她攻出去時,孫一文居然順著她的進攻向后退去,退的過程中突然點刺。伊索拉不敢再嘗試進攻,孫一文的劍準確刺中她的軀干部位。伊索拉懵了,這個意大利小姑娘不知道孫一文是怎么猜中她所有想法的。這是頂級職業運動員的感覺,無法言傳。
時間到,孫一文追平了比分。
決一劍時,孫一文想好了戰術,先向后誘引。待對手主動后退時,她順勢而上,抵住對手的劍,堅決出手。單燈,孫一文贏啦!
大賽中沖擊冠軍的選手都會在這個階段遇到一個最難對付的對手,排名多高、實力多強,如果過關,后面也許會順暢。
半決賽,孫一文穩扎穩打,輕松戰勝俄羅斯選手,決賽對手正是波佩斯庫。
之前兩人6次交手,波佩斯庫4勝2負,戰績雖然占優,但最近的那場是孫一文有意練新招,沒看重勝負。
雙方知根知底,自然謹慎小心,打了一分鐘,都沒有實質性進攻。裁判喊停,向兩人分別出示一張P牌,判雙方消極。兩人一個排名世界第一,一個排名世界第三,當然不會受到影響。隨后,波佩斯庫2比0領先。由于有了對伊索拉那場的經歷,觀眾倒是不再那么緊張,對孫一文的信任增加了不少。
兩人都是偷手大師,在刺手上極有心得,一個是甩手,一個是刺手,每場比賽都會通過這個手段得不少分。既然知道怎樣偷手,自然不會讓對手偷到。這門絕學互相抵消,整場誰也刺不到手,反而刺腳各得幾分。
第一局雙方打平,第二局波佩斯庫超出,第三局孫一文追平后反超。眼見還剩最后15秒,頑強的波佩斯庫沉著冷靜地向前進攻,組織出連續進攻。孫一文準備很充分,果斷出劍。按說,這會是個互中,雙方各得一分,孫一文將以一分優勢獲得最后勝利。可孫一文的劍捅在對手的肩部,居然沒亮燈,通過慢鏡頭回看,劍頭從對手肩部滑過,這運氣太差了。
10比10,決一劍,復刻了軍運會決賽。
決一劍的主動權判給了波佩斯庫,也就是說,如果最后一分鐘雙方沒有打出單燈,那么波佩斯庫獲勝。
孫一文壓上,后退,跟上,誘引,試探出劍,防守。她突然擊打,緊接著壓住波佩斯庫的劍,硬生生捅穿了她的防守。單燈!
孫一文張開雙臂仰頭大笑。她是淑女,不會仰天大吼,更不會滿場狂奔,但雨歌會。他見孫一文的慶祝不夠熱烈,自己跑向場外,像蝴蝶一樣飄了一大圈,隨后扛起孫一文來到場地中央,與孫一文展開五星紅旗,又把國旗裹在孫一文身上。
東京的夜色闌珊,燈光下能看到五星紅旗的舒展。這旗幟飄揚在賽場的領獎臺,飄揚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遠處傳來歌聲,那是義勇軍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