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勝 高迎歆



摘 要:介紹茂名博賀新港某碼頭結構方案的比選和分析,對比確定碼頭結構方案影響因素,從地質、透水率、施工可行性、經濟等多方面比較,最終確定重力墩式結構為合理的結構型式。
關鍵詞:散貨碼頭;重力墩式;樁基式;地質;施工條件
中圖分類號:U612?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1)06-0095-03
1 概述
茂名博賀新港區位于廣東省電白縣博賀、蓮頭嶺半島以東海域,轄屬濱海新區東組團,博賀港區西側與茂名港水東港區相鄰,東側與茂名港吉達港區相鄰。本工程位于博賀新港區中突堤散貨碼頭作業區見圖1。
工程擬建成1 個20 萬噸級、1 個10 萬噸級和1 個5 萬噸級散貨泊位,水工結構按25萬噸級、20萬噸和10萬噸級預留。本文通過分析影響碼頭結構型式選擇的多種因素,根據本碼頭的地質、水文等條件和施工條件等特點逐一分析、優化,最終選擇和確定較為合理且適合本碼頭的結構型式,為今后類似大型散貨碼頭的設計提供參考和經驗。
2 基礎資料
2.1 波浪、潮流
碼頭前沿,重現期50年(考慮東、西防波堤已建成),N向設計波浪要素見表1。
碼頭前沿,重現期50年,港內風成浪設計波浪要素見表2(考慮東、西防波堤已建成)。
碼頭港池漲潮最大流速0.17m/s,落潮最大流速0.14m/s;港內航道漲潮最大流速0.30m/s,港內航道落潮最大流速0.15m/s;口門外進港航道漲潮最大流速0.61m/s,口門外進港航道落潮最大流速0.45m/s。
2.2 地質條件
根據現有勘察資料,擬建場地土層分布為中砂、淤泥質粉質黏土、砂質黏性土、全風化花崗片麻巖、強風化花崗片麻巖、中風化花崗片麻巖及微風化花崗片麻巖,主要巖土層總體厚度、埋深變化相對較大,各巖土層在水平、垂直方向上性質變化不明顯,但風化巖層起伏變化明顯,總體各巖土層均勻性較差,為不均勻地基。
2.3 主要高程參數
本文中高程采用當地理論深度基準面。極端高水位+4.34m,設計高水位+3.20m,設計低水位+0.26m,極端低水位+0.44m。碼頭前沿設計底高程按滿足結構預留船型停泊設計,分別取為-22m(25萬噸級泊位)、-20m(20萬噸級泊位)和-16m(10萬噸級泊位),碼頭面高程+8.0m。
2.4 總平面布置
根據裝卸工藝及總平面布置的要求,碼頭結構總長960m,碼頭面寬度34m,其中25萬噸級結構長378m,20萬噸級結構長345m,10萬噸級泊位長237m。
3 碼頭結構方案
碼頭結構總長960m,碼頭面寬度36m,其中25萬噸級結構長378m,20萬噸級結構長345m,10萬噸級泊位長237m,碼頭面高程8.0m,前沿底高程分別為-22.0m,-20.0m,-16.0m。
25萬噸級結構共布置16個沉箱墩,沉箱墩高26m,沉箱墩凈距15.1m。沉箱墩之間采用預制縱梁和軌道梁連接,其中軌道梁斷面采用工字型斷面,梁高3m,總寬2.2m,中部寬1.4m,凈跨為14.6m;其中縱梁斷面采用工字型斷面,梁高3m,總寬1.8m,中部寬1.0m,凈跨為14.6m。沉箱墩頂部現澆胸墻及縱向梁系,斷面形狀同預制梁,通過與預制梁的鋼筋連接,形成連續梁結構。面板采用疊合板型式,預制板厚度400mm,現澆板厚度150mm。
20萬噸級結構除沉箱高度(24m)及沉箱數量(14個)與25萬噸級結構不同外,其余結構均相同。
10萬噸級結構共布置10個沉箱墩,沉箱墩高20.5m,沉箱墩凈距14.1m。沉箱墩之間采用預制縱梁和軌道梁連接,其中軌道梁斷面采用工字型斷面,梁高2.5m,總寬1.8m,中部寬1.0m,凈跨為13.6m;其中縱梁斷面采用工字型斷面,梁高2.5m,總寬1.3m,中部寬0.7m,凈跨為13.6m。沉箱墩頂部現澆胸墻及縱向梁系,斷面形狀同預制梁,通過與預制梁的鋼筋連接,形成連續梁結構。面板采用疊合板型式,預制板厚度250mm,現澆板厚度150mm。
4 碼頭結構選型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結構型式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必須滿足項目的使用要求,服從總體布置和工藝作業要求;②應盡量減少碼頭結構對海洋水域環境的影響,采用透空式結構,保證海洋水體的流動和交換;③根據工程區域的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選擇合理的結構型式,力求做到工程投資最省,施工簡便快捷。
4.1結構選型
考慮到工程所在地波浪較大(H1%=4.5m),為降低波浪反射對水工結構及港內泊穩條件的影響,同時滿足透空率的要求,本項目可采用的結構形式有重力墩式結構和樁基結構。
根據地勘報告顯示,工程區基巖為全風化或強風化花崗片麻巖,全風化混合巖及強風化混合巖有遇水軟化、崩解的特點。全風化、強風化層常呈土狀或土夾巖塊狀產出,力學性質接近堅硬土層,具有暴露時間長失水時易開裂、松散和吸水時易軟化從而降低地基承載力、水泡時易膨脹而使地基變形等特殊性能。強風化混合巖風化不均勻,其中部分孔巖芯以半巖半土狀為主,其余巖芯以堅硬土柱狀為主。中風化混合巖風化較強,風化裂隙發育,巖芯呈碎塊狀及短柱狀,且巖面埋深較淺,覆蓋層較薄。
若采用樁基結構,則①必須嵌巖樁,工序復雜,穩樁困難,工期和成本不易控制,施工海域環境影響相對明顯;②港池開挖存在高、陡的巖性邊坡,邊坡施工與樁基施工工序安排上,無論誰先誰后,均存在安全和質量風險;③炸礁清礁的必然存在,進一步加重了上述兩大方面的風險。
鑒于擬建碼頭區域的地質條件和碼頭結構透空性的要求,本方案碼頭的結構型式采用重力式沉箱墩式結構。
重力墩式結構可選用矩形沉箱墩式結構和圓筒型重力墩式結構。由于大直徑圓筒基礎會使上部結構產生較大懸臂,難以滿足結構透空率的要求,綜合以上因素,本工程宜采用矩形沉箱墩式結構。重力墩式結構維修費用少,對較大荷載的適應性較強,施工簡單,耐久性較好。
本工程碼頭面軌道荷載較大,鑒于預應力構件施工工藝、施工設備較為復雜,安裝成本較高,且預應力反拱度較難控制,可能因混凝土徐變而加大,使鋼軌產生過大高差,影響運營期裝卸船設備的正常使用,因此,本工程碼頭上部結構采用質量更易控制的非預應力裝配式結構:沉箱墩之間采用預制縱梁和軌道梁連接,沉箱墩頂部現澆胸墻及縱向梁系,與預制梁的鋼筋連接,形成連續梁結構,增強結構的整體性,相比于簡支結構,更易滿足受力要求。面板采用疊合板型式,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時也可減少模板使用量,從而達到減少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本工程棧橋結構荷載較小,重力式結構與高樁結構均能滿足使用要求。考慮到重力式結構開挖量和基床回填量均較大,同時為了節約施工工期,簡化施工工序,棧橋結構采用灌注樁基礎,經濟性更佳,且透浪性更好,利于港內泊穩。
4.2施工便利性
在茂名博賀港區地區擁有已建成沉箱預制場 ,可滿足本工程的沉箱預制及出運安裝工作,且預制場距離項目建設地距離10海里,利于項目的實施。
本工程碼頭結構采用常規的重力墩式結構,施工工藝成熟;棧橋結構選用灌注樁基礎結構。兩種結構型式的結合可使碼頭施工與棧橋施工同步進行,有效縮短施工工期。
本工程上部結構采用預制非預應力梁結構,相比預應力梁結構,無需張拉鋼絞線,對預制場地的要求較低,施工設備簡單,安裝成本較低。由于預制非預應力梁結構高度寬度較小,受波浪浮托力的影響更小,利于結構安全。面板采用疊合板型式,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也可減少模板使用量,減少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4.3波浪適應性
本項目碼頭結構采用重力墩式結構,棧橋結構采用灌注樁基礎結構,碼頭及引橋均為透空式結構,其中碼頭結構透空率為60%,引橋結構透空率為90%;護岸采用斜坡式結構,相比直立式護岸,可有效降低港內波浪反射的影響,有利于港內泊穩條件,可滿足1萬噸級315天,2萬噸級320天,5~12萬噸級323天,15~20萬噸級325天的作業天數要求。
碼頭及棧橋上部結構采用預制非預應力梁結構,結構高度寬度較小,相比預應力結構,受波浪浮托力的影響更小,利于結構安全。
4.4經濟指標
樁基結構方案和重力墩式方案經濟指標(相對造價),見表3。
5 結語
(1)樁基結構雖在經濟造價方面具有較突出的優勢,但由于本工程起伏不平的基巖及巖面較淺,對本項目的地質適應性較差,施工難度大、風險高,施工期間可能會存在較明顯的不可預見安全因素。
(2)重力式結構整體性較好,耐久性強,施工風險低,對本項目的地質條件適應性好,盡管投資略高,但是增加費用比例較有限,且碼頭結構為本工程的核心功能性水工建筑物,其性能直接決定整個項目的今后運營的質量,故從使用性、耐久性、施工條件等因素多個角度分析,推薦重力墩式結構。
參考文獻:
[1] JTS 167—2018,碼頭結構設計規范[S]
[2] JTS 145—2015,港口與航道水文規范[S].
[3] JTS153-2015,水運工程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S].
[4]茂名港博賀新港區利豐散貨碼頭巖土工程勘察報告[R] 廣東明源勘測設計有限公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