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亮


【摘要】現代城市的建設需要做好采暖工程與通風工程,冬季需要增加室內的溫度,保持建筑物的空氣流通,提升現代人的生活水準。現代社會對建筑物的采暖功能與通風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暖通工程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占據的位置較重,技術人員要全面的分析城市建筑工程中采暖與通風技術的要點,積極引入新的理念和技術,不斷提升采暖和通風技術水平的應用效果。現代社會提出要建設節能城市的號召,有關部門也制定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所以在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中應用新理念,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方向的,這些項目中應用新理念,不僅要從管理方面入手,更要注重對施工技術的革新,要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要求設計的舒適性,更要追求城市建筑采暖工程與通風工程的功能性,迎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解決過去暖通工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為我國現代城市建筑的功能系統建設做出貢獻。本文從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概念與特點進行研究,并研究了實踐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融合新理念的采暖和通風技術優化策略,旨在推動現代建筑工程中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水平。
【關鍵詞】城市建筑工程;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92
緒論
社會大眾對現代城市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所以建筑企業對建筑工程的多樣化制定了更高的標準,會使社會大眾的使用感受越來越好,而采暖和通風技術水平是影響使用感受的重要因素。現代建筑企業應用采暖和通風技術體系還有待完善,在實用過程中也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建筑企業只有對采暖和通風技術做出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才能逐步提升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水平,融入新理念以后,采暖和通風技術體系才能趨于完善。而建筑企業也需要吸收新理念,促進自我成長,新時代的發展需要以技術為支撐,才能穩定的在行業中前行,獲得長久的發展機遇。
一、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基本概念
1.采暖技術
采暖和通風技術主要用于增加現代建筑的制熱和通風需求的技術,建筑企業通過在內部設置暖通設備來控制溫度,可以控制建筑物的風速流向及大小,讓用戶享受到更舒適的生活。整個建筑物的功能都會在日常的運營中體現出來,擁有優秀的、完整的采暖通風系統,可以維持現代建筑物的安全、穩定運轉。現代建筑物在采暖的過程中,會以兩種形式居多,或者是自然性的采暖,或者是季節性的采暖,如果是自然性采暖,就是通過自然陽光的照射,由建筑物儲存一部分的熱量,自然性采暖的方式不會存在季節性的變化,差異性較小,因其屬于自然發熱的狀態,所以各個地區環境中的各類建筑都可以完成自然性的采暖,在白天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建筑物的受陽面積越大儲存的熱溫也越高,這種自然光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非常積極的。季節性的采暖則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在不同地域采暖的效果也不同,如我國北方地區的季節性采暖,在進入深秋以后就開始準備供暖,北方的降溫比南方地區更快,所以需要加大供暖的力度,對社會大眾的正常生活提供室溫保障[1]。
2.通風技術
現代建筑物除采暖工程以外,還需要通風技術的應用,如果建筑物長期處于封閉的狀態,人體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人體需要新鮮的空氣,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和新鮮,可以降低污濁空氣的影響,室外向室內輸送新鮮的氧氣,使人體保持較好的生理狀態。建筑企業可以在現代建筑工程中設置先進的通風設備,組成完整的通風系統。國內的建筑行業對于通風技術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建筑企業通常會采用兩種方式加強通風功能,或是自然性的通風,或是技術性的通風。自然性的通風就是在自然條件下,以自然的風速完成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交換,進而滿足建筑物通風的需求,這種方式可以降低能耗,但是通風效果并不會受到保障。技術性的通風就是利用相關設備制造更多的風,或者對風的速度進行控制,可以達到對室內空氣控制的效果。自然性的通風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能,節省成本,但是對建筑物的朝向具有一定要求,如果建筑物所處的位置不佳,則自然性的通風也不好。但是這種情況對于多數的建筑物都難以達到最好的狀態,尤其是當下時代的城市建設是建筑物比較密集的時代,所以自然性的通風非常困難,技術性的通風則可以通過人為的方式增強建筑物的通風效果,實用性較高,利用設備來完成通風可以更好的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
二、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時代國內的采暖和通風技術水平發展較好,行業內部出現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新的理念,但要想真正落實這些技術與理念,還需要建筑企業通過實踐來檢驗,在實踐中已經發現一些技術存在著缺陷,所以企業才能夠針對缺陷之處加強對技術體系的研究。技術人員在設計階段是否能夠利用建筑物的結構優勢與特點繪制圖紙,將成為影響后續施工效果的關鍵因素,諸如設計不合理所導致的設備安裝作用不強,就會引發資源浪費的問題,則建筑物的采暖與通風效果也不理想。采暖系統是否能夠充分應用日照條件,在高層建筑中是否能夠利用建筑物的超大面積進行保溫,都是建筑企業技術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規劃與設計的結構形態要有利于建筑物的采暖,才是現代城市建筑的設計要求。我國近幾年城市化的建設腳步較快,許多新建設的建筑物都是高層建筑,這也意味著人口集聚的密度更大,所以對建筑物的采光條件做出保障是非常重要的。關于現代建筑的通風問題是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其內部結構的設計會影響空氣在建筑內部的流通情況,可能存在一些死角長期無法獲得快速的空氣流通,而且建筑物中的窗口數量與位置也難以保證全部合理,若位置并不處于通風口上,那么一些區域的通風效果就會比較差,進而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2]。
三、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實際應用對策
1.設計理念遵循一體化整合
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新理念包括節能理念,現代人注重資源節約,建筑企業通過協調建筑物自身與監控系統之間的功能和配合過程,就能夠達到節能的最佳效果。建筑物的空調系統可以更好的解決室內的冷暖問題,但卻仍容易造成較大的能源消耗,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大眾更傾向于應用新型節能設備,建筑企業就可以在建筑施工中選擇具有能源節約作用的設備,組成完整的通風系統。如空氣能熱泵的使用,可以在商業建筑及民用建筑中完成集中化的采暖工作,據實際數值統計,每棟建筑每年可以節省約2500kW的電量,按照當下一般地區的市場電價來計算,能節省約1200元的電費,如果是商業建筑則節省的電費更多。空調的主要功能還包括制冷功能,用空調系統制熱的情況并不多,所以一些建筑中使用的冷暖兩用空調會浪費一些能源,不利于實現節能目標,建筑企業可以減少在監控系統中的投資,加強對節能技術的研究,遵循一體化整合的原則調節建筑的整體系統,可以更好的對建筑物做出設計[3]。
2.實現智能化遠程采暖監控
現代人對建筑物的功能與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建設方面來看,許多建筑的門窗具有較高的密閉性,而城市中的粉塵、尾氣等污染越來越嚴重,譬如冬季時城市建筑的門窗處于緊閉的狀態,但是人們長期處于空氣不流通的狀態中,容易影響人體機能的健康,可能會因為缺氧導致頭痛、身體不舒服。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使智能家居走入人們的生活中,不乏企業將智能化采暖設備應用于日常,可以減少采暖預熱等環節的麻煩。以智能家居組成的智能化采暖系統,可以在遠程實現溫度操控,調節建筑物內部各個房間的溫度。那么用戶就可以在回到建筑物之前,對相關控溫設施進行設置,設備會提前供暖,在用戶達到建筑物以后,就可以直接進入到適宜的溫度環境之中。目前國內的智能化遠程采暖溫控設備應用程度并不高,在個體采暖中比較適用,如果想應用于集體環境中,或者達到良好的集體供暖效果,則需要建筑行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更高水平的技術創新,并對這項技術予以大范圍的推廣,持續降低市場成本,展現該項技術的綜合優勢,才可能獲得更大的實用空間[4]。
3.改進城市建筑的采暖技術
城市建筑物的保暖效果是否良好取決于技術的應用水平,目前國內的采暖技術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也相對成熟可靠,但是建筑物的保暖能力卻難以獲得大幅度地提升,依然存在熱量釋放較快的問題,所以能源的消耗是在所難免的,要改進城市建筑的采暖技術,就需要重視熱量的控制與存儲功能,技術人員可以從建筑物的結構出發,依照實情設計有效的保溫格局,再加以輔助措施,使之保溫性更好。一般來說,墻外保溫模式的應用更加經濟、出色,技術人員可以選擇適宜的建筑材料,設計出較好的屋頂形態結構,便于室內儲存長時間的熱量,減少熱量的流失。所以北方地區的城市建筑會設計一個保溫層,加厚房頂使熱量不容易散發。國內建筑行業發現太陽內取暖也是發展前景較好的一種取暖方式,既可以節約能源,又可以改善傳統建筑物取暖的結構,可以對新興的產業項目提供保障,所以對太陽能采暖技術予以研究也是應用新理念的體現。
4.改進城市建筑的通風技術
城市建筑的通風設計,技術人員要考慮到更多層次的內容,既要結合建筑物的位置與周圍環境的風向,還要對室內的結構布局予以分析,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后才能做出科學的設計規劃,使建筑物內部的通風達到良好的設計標準。技術人員要參考室內的空氣流動標準,熱空氣會向上流動而冷空氣則會集結下沉,基于這一原則技術人員可以設置空氣流通的形態,保證自然性通風的效果,再配合適當的技術性通風,促進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交互。室外空氣與室內空氣通常會存在溫差,在這種溫差的作用下,就可以完成自然性的通風推動過程,在良好的建筑結構中,風流通的過程缺少阻力,其流動的速度就會變快,所以改善室內結構也是保障通風的一種有效方式,而技術性的通風則可以快速的提升通風效果,并對通風效果加以控制。
結論:
現代城市建筑物中常見的采暖與通風問題,多數來源于技術應用方面,改建城市建筑的采暖與通風技術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對于技術在應用中存在的漏洞,技術人員要加強合理化的改進工作,從整體的角度做出科學化的設計,并考慮到能源方面的實用性,既要向良好的應用目標前進,又要考慮到后期運行給使用者帶來的成本壓力。建筑企業在城市建設中融入新的技術理念,便于更好的管理后續施工工作,增強居民的舒適感,以便于獲得更好的通風效果,使采暖和通風技術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高巍.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應用及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7(27):175-176.
[2]田志宏.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應用研究[J].數碼世界,2017(06):217.
[3]洪程.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應用及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05):16.
[4]楊樂.論城市建筑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城市建筑,2013(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