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玲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珠海 519000)
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珠三角九市(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它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是我國“一帶一路”的重要建設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創造外貿新需求,支持并帶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并將搭建一條“網上絲綢之路”,成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重要支撐。
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各類企業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人才的綜合性需求較強,越來越多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跨境電子商務依然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1]。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為目的,對大灣區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特色發展進行研究顯得十分必要,也可為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提供思路,探索一種更有特色和更能與時俱進的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方向,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發展前景良好,各類人才需求量大。大灣區的高職院校需要緊跟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市場需求,培養高規格、高素質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經過對大灣區高職院校相關政策方針的學習及教學實踐環境的調查,其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有著自身的教育規律,其目標在于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這些人才要具備職業素養和知識、技術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具體而言:一是人才層次,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規格是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注重技術知識和管理理念的應用;二是綜合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如集扎實的專業技術特長、管理組織能力、禮儀修養、職業情操等于一體的綜合素質,而且,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重視課程思政,希望能培養出熱愛祖國、有良好道德情操的人;三是能力要求,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徑,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知識應用能力、創新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為了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需要創新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融合。大灣區高職院校有多年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經驗,為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初步具備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
為更好地對接大灣區高端服務行業企業相關工作崗位的人才需求,高職院校要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充分發揮校內外實訓基地在本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中,通過教、學、做一體,強化對崗位知識、素質、技能的系統學習和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通過調查(如圖1),跨境電子商務相關企業人員涉及的崗位概括為管理類、商務類和技術類崗位,出口及進口類企業的人員崗位大致相同,都出現商務崗規模占比高于管理崗、技術崗的情況,在商務崗中運營、營銷專員、客服占比較大,但進口企業對采購崗位依賴度較高,出口企業對國際市場推廣專員崗需求較大,這些對我們制定對應的專業課程及實操內容都有明確的指導作用。

圖1 出口企業人才崗位分布情況VS進口企業人才崗位分布情況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要求,除滿足師生教學所需的教材、期刊、專業數據庫和各類媒體資源以及實時互動和在線交流的互聯網應用環境外,應為專業教學提供足夠數量和滿足功能的教學設施,包括多媒體教室、專業實驗室、實訓或實習基地等。經調查發現,大灣區多數高職院校能夠基本按照要求配置多媒體教室、各類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的硬件設備,但也有較多高職院校并沒有配置相應的系統、軟件、網絡、平臺等高質量教學設施。尤其是實訓室的建設,需要能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能力,實訓室具體功能包括:生產性創業孵化、跟崗實踐、在線客服、新媒體營銷課程實訓、項目運營、創新創業訓練、搜索引擎優化實訓、微信營銷、微店專修、跨境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證考證實訓、阿里巴巴1+X考證培訓。還需要能夠提供覆蓋跨境電子商務的專業學習內容,以及完成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工作所經歷的實際工作內容的訓練。同時據調查發現,各高職院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多數與企業合作不夠深入,不能滿足學生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的需求。
通過分析企業的各個崗位職責要求得出,跨境電商本身是典型的綜合性學科,企業要求的是復合型人才,體現了信息技術、經濟學、管理學、法律等學科的交叉整合。在調查中發現,90%的跨境電商企業特別注重求職者的溝通交流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尤其青睞具備綜合知識和國際化視野、適應全球化市場的復合型人才[2]。企業需要更多擁有一定技巧和實戰經驗的跨境電商人才,因此,企業希望大學能增設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能學以致用。
當然,每個公司對人才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通過對大灣區已經開展了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進行調查,可以了解大灣區跨境企業的人才需求。本次通過在線問卷的方式,了解到91%的企業愿意與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所以大灣區的高職院校應該抓住機會,主動尋求合作,多去跨境企業調研溝通,明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深入合作,明確各自的需求,加強相互信任,在能夠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也為跨境電商學生的實訓、團隊知識技能的更新鞏固等創造條件,以此實現雙贏。因為較多的企業都很看重跨境電商人才的“工作經驗經歷”,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跨境電商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的重視,以及加強對課程體系的打造,通過合作企業提供的平臺,提升和強化學生的跨境電商實戰經驗。而且,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面應更有信心,因為企業對跨境電商專科人才的需求比例明顯高于需求其他學歷的企業比例。未來幾年大灣區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形勢將一片大好。
首先,構建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各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典型校企合作方面要以中小型民營、私營企業為主,個別院校能夠與大型國企合作,合作的典型企業以2到3家為主。各高職院校與合作企業共建跨境電商專業,高職院校和企業簽訂人才委培協議,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建設一個對應技能的跨境電商專業。另外,企業以外包的形式向高校提供一些研發項目,由教師帶領高年級學生完成項目研發,學生能夠在項目研發的過程中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高職院校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企業也能提高生產效率。
除了典型校企合作,高職院校主要是將企業作為實訓基地進行合作,方式有項目合作、訂單班、頂崗實習等。大灣區高職院校在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產業學院這些模式應用方面還不太普遍,所以,各院校在以后的教學模式中還需加強這些方式的配置和實訓。大灣區高職院校應與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大力開展合作,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跨境電商第三方Aliexpress、eBAY、DHgate、AMAZON、WISH等)對人才培養能夠起到有效支撐作用。
大灣區高職院校需要建設協同育人中心項目,項目種類有與中職院校三二分段培養合作項目、與企業組建校企跨境電子商務實戰訓練項目、承接企業跨境電子商貿項目、以團隊組建產學研項目、與企業協同提供技術服務項目[3]。
我國跨境電商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是跨境電商企業發展比較快的地區,積極向外拓展,帶動了國家經濟發展,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企業也為我國較為貧困的地區帶來了經濟效益,推動了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國務院早已將跨境電商納入精準扶貧的體系中。大灣區高職院校可以提出精準扶貧背景下跨境電商的校企合作方式,打通市場渠道,讓越來越多藏在深山的農副產品,成為市民餐桌上的搶手貨。
當前大灣區多數高職院校都比較重視教學設施的建設,但實力上差異很大。校內實訓室建設對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大灣區高職院校也應更加重視校內實訓室建設,為跨境電商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據調查,大灣區20家高職院校校內跨境電商專業的實訓基地工位數配置:工位數小于100個的有3家院校,工位數在100~150個的有4家院校,工位數在150~200個的有2家院校,工位數在200~250個的有3家院校,工位數在250~300個的有3家院校,工位數在300個以上的有5家院校。校內跨境電商專業的實訓基地投資資金較大的院校基本上為省級電子商務重點專業院校,而且都分布在廣州、深圳,也體現了其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性。
要通過在校內理實一體化實訓室的仿真操作和到跨境電商企業的全真操作,使學生掌握跨境電商市場調研、選品、采購,產品信息電子化、產品上傳、產品推廣,跨境物流選擇(郵政小包、ePacket、四大商業快遞、專線快遞、海外倉、綜合物流、海空運頭程物流),平臺操作(AliExpress、敦煌網、亞馬遜、EBAY、WISH及其他平臺),訂單處理(接訂單、訂單回復、發貨、報檢報關、收款、售后)等業務操作能力、專業知識及業務操作,培養學生敬業負責、誠實守信的工作品質,以及辦事認真、講究效率的工作作風,為學生走上跨境電商工作崗位或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各院校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基本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大部分是與企業深度合作,依托企業簽訂培養協議,提供跨境電子商務崗位供學生實訓,滿足學生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需求。但在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上,投入的資金與校內實訓基地相比微不足道。在調查的19家院校中,只有7家對校外實訓室有資金投入,占比為42%,而且在這7家中除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投入資金達50萬以上,其他都是幾萬或十多萬的資金投入。
通過分析可見高職院校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資金投入存在明顯不足,部分學校并沒有完全達到對學生校外實訓的效果,參與度和應用率明顯不足。未來,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各高職院校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還應建立多樣化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還應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作為實習實訓的導師,響應產學研密切合作的要求。同時,在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上,也應投入大量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