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鄭州商學院金貿學院,河南 鞏義 451200)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FDI(外商直接投資)在推進經濟、外貿發展等方面扮演著獨特而又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FDI的影響因素做了諸多研究。王曼怡、郭珺妍(2021)研究認為,中國IFDI和OFDI對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二者的交互作用也會對產業結構優化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1]。王碩、劉剛(2020)研究認為,FDI通過本地市場效應和價格指數效應產生循環累積因果關系,加劇產業集聚的形成,產業集聚再通過規模經濟效應、技術溢出效應以及資本積累效應作用于產業結構[2]。顏建軍、馮君怡(2020)研究發現,外商直接投資對第三產業起著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會阻礙第一產業的發展,且外商直接投資僅對西部地區第三產業促進效應顯著[3]。柳林翰(2020)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外貿進出口、產業經濟三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動態因果關系,并且外商投資對三次產業存在明顯促進效應[4]。王宇昕、余興厚、熊興(2020)研究認為,FDI對長江經濟帶各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具有差異性,對中游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具有正向效應,對上游、下游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具有負向效應[5]。
因此,探尋開封市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合理引導企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以開封市產業結構為研究對象,探析FDI對開封市產業發展的影響,不僅從理論上分析FDI對產業發展的作用機理,并通過實證模型得以檢驗,有助于開封市今后經濟發展中合理引導企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促使綠色產業結構不斷得以優化。
隨著開封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范疇不斷擴大,產生了巨大的規模效應,加快了開封市三大產業規模發展的速度,奠定了開封市產業結構向更加優化發展的趨勢,開封市三大產業占比如圖1所示。

圖1 2011—2020年開封市三大產業占GDP的比重變化趨勢
由圖1可以看出,2011—2020年第一產業占比呈緩慢下滑趨勢,第二產業占比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占比則呈現整體上升的態勢。其中,2015年前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占比最大,第三產業占比次之,第一產業占比最小,且第二、第三產業占比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并在2015年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5年后開封市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比重最高,第二產業占比次之,第一產業占比最小,且第二、第三產業占比差距逐漸拉大。
近年來,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逐步擴大,開封市跟隨步伐,推出一系列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使得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2011—2020年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情況
從圖2中可以看出,2011—2020年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總體不斷攀升,截至2020年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和2011年相比增加了近2.4倍,其中2011—2012年呈現爆發式增長。2013—2015年外商直接投資增速呈現緩慢下降趨勢,源于開封市政府出臺措施要使得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向合理化、健康化發展。2016—2020年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增速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開始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原因是經過對外商直接投資健康化、合理化的引導,開封市利用外資逐漸回升。
在河南省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同時,開封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也在持續不斷地增長。同時,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質量和水平也逐漸正規標準化。開封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更加健康。不難發現,正是由于FDI的技術溢出效應、產業關聯效應、競爭效應等綜合作用,促進了開封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外商投資企業在開展活動時與開封市展開產業鏈合作,并給予一定技術管理方面的支持,對開封市技術創新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6]。一是轉移先進技術,通過對員工的教育培訓,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促進產業的結構調整;二是某些跨國企業會將員工外派到開封市企業,形成人力資本的流動,為開封市企業帶來先進的經營理念,發展高新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聯動效應是指某個區域的產業發展影響其上游產業或下游產業的發展,兩者是供求關系。一是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可以通過前向關聯與后向關聯對開封市企業產生“推力”和“拉力”,并以外資公司作為供應商,與合作伙伴建立業務往來,增進產業緊密聯系[7];二是鼓勵開封市相關公司打造國際企業形象,發揮優秀企業的引領作用,從而不斷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體系,實現產業間的優勢互補。
其他國家企業的進入會沖擊部分本土企業,加劇市場的競爭,迫使落后的公司改進生產技術,進行技術革新以搶占市場先機,從而形成產業競爭效應。面對這種情況,第一,開封市當地產業應當利用品牌效應來提升產業知名度和信譽度,以此不斷吸引外資,優化產業結構。第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充分發揮其古代文明旅游業、商業等行業的優勢[8]。第三,促使尚存的公司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當地優勢產業上,從而提升產業間的競爭力,有利于為企業間競爭注入動力,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三次產業產值的增加值”,如第i產業增加值Yi(解釋變量均為推動GDP增長的關鍵因素)。解釋變量為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FDI”“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C”“出口總額EX”。為減少數據波動的誤差,對上述指標進行對數化處理,構建的模型如下:

其中,Yit表示三次產業的增加值,當i取1,2,3,代表產業類型,t=2011,2012,2013…2020。
選取2011—2020年數據,“外商直接投資FDIt”“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Ct”“出口總額EXt”為解釋變量,以“產業增加值Yit”為被解釋變量,借助EViews8進行回歸,經整理回歸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Yi與FDI、C、EX實證模型的回歸結果
根據Eviews9.0的數據分別進行回歸,得出回歸結果為:

根據回歸方程(2)(3)(4)可以得出:在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外商直接投資總額每增加1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平均會增加0.260 0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平均會增加0.343 5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平均會增加0.598 7元。
為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資FDIt”“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Ct”“出口總額EXt”和“產業增加值Yit”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現在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FDI與Y1、Y2、Y3的格蘭杰因果檢驗
從表2得出:在5%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lnFDI是促進lnY1、lnY2、lnY3增長的原因,因此FDI與“三次產業的增加值Yit”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即FDI是開封市三次產業產值增加的原因。
經過實證分析檢驗,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每增加1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平均會增加0.260 0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平均會增加0.343 5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平均會增加0.598 7元。從而可以看出,開封市外商直接投資與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關聯性較強,且外商直接投資對第三產業增加的促進作用相對較大。總的來說,FDI對開封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具有促進作用。
外商直接投資推動了開封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在其技術溢出效應、產業關聯效應、競爭效應的作用下,開封市應不斷引導企業合理利用外資,使其結構向更合理的方向發展。
在今后的發展中,開封市一方面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為企業吸引外資創造良好的環境,協調好引進外資中的財稅等政策,鼓勵企業合理利用外資;另一方面,企業應審時度勢,引進外資時應增強競爭意識,不斷加強對技術的吸收和再創新,學習先進理念,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