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鵬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永安 366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小城市進入機動車數量高速增長的階段。近年來,機動車尤其是私人小汽車數量維持高速增長,國內汽車保有量每年以10%~15%的增長率增長,而停車設施建設的增長率僅為2%~3%[1],由此可見停車設施的建設相比于汽車的增加存在嚴重滯后的情況。與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的停車設施更加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管理,進一步加劇了停車設施的供需失衡,從而導致整個城市的交通系統難以正常運轉。在此背景下,通過研究小城市的停車問題,提出符合小城市特點的停車策略,為停車管理提供依據,使得停車設施基本達到供需平衡,交通出行更為便利,而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更有保障,對促進小城市交通順暢運行,保障城區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從停車設施布局、停車設施統計數據和停車設施利用率三個角度出發,對永安市停車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小城市目前存在的停車問題以及針對此問題的對策,為小城市停車規劃和建設提供參考。
永安市地處閩中偏西,總面積為2 931 km2,地貌特征為“九山半水半分田”,現轄8鎮3鄉4街道,截至2020年,常住總人口32.95萬人,城鎮化率為70.4%。境內鐵路總長129.5 km,全市公路通車里程為2 541 km,城市規劃區面積300 km2,建成區29.7 km2,2020年城市道路總長度為199 km。根據統計公報數據,近五年來,永安市GDP年平均增長率為8.06%,而同期汽車年增長率為25.96%,汽車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具體見表1)

表1 近五年永安市人口、經濟及汽車統計表
1.2.1 配建停車設施
舊城區住宅小區如名流公館、桃源新城小區、黃山新村等建設年代均較為久遠,建設階段停車配建標準較低或者直接沒有進行停車設施的配建,造成如今的停車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該類小區居民停車常常會利用小區內部道路、小區周邊支路等,車輛亂停亂放的違章現象在個別老舊小區附近尤為突出,造成了業主之間的矛盾,影響小區內居民的生活質量。
新開發小區如建發永郡、寧港御景華府、碧桂園壹號院等的建設基本按照新的停車配建標準,建有地下停車庫,停車泊位相對充裕。但存在部分小區開發商的經營方式不當,例如建發永郡小區配套有地下車庫,但車庫成本費用較高,購買成本都在15萬元以上,月租金400余元,使得出現了地下車庫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部分住戶夜間仍然選擇路內占道停車的現象。
1.2.2 公共停車設施
城區公共停車設施主要包括路內公共停車場和路外停車場兩類。永安市路外公共停車場現有共計3 155個停車泊位,路內停車場現有1 388個停車泊位,具體分布位置如表2。

表2 市區停車泊位分布表統計表(單位:個)
各停車場受地理區位影響,停車利用率差異巨大。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緊張,停車場停車泊位數往往較少,長期處于占用狀態,而新城區或城市郊區則剛好相反。路內停車場相比于路外停車場,使用率明顯更高。某工作日部分典型分布停車場使用率如表3。

表3 某工作日部分典型分布停車場使用率
停車收費區分路內停車場和路外停車場,并且均有劃分等級,依等級不同,收費也不同。根據永安市住房與城鄉規劃建設局規定,一般中心城區停車場為一級停車場,近郊區域停車場為二級停車場。根據路段所屬區域位置、車流量大小等綜合考慮,合理劃分路段等級。永安市城區機動車停發服務收費標準如表4。

表4 永安市城區機動車停發服務收費標準
近年來永安市主城區機動車數量增長速度較快,根據近五年永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汽車保有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5.96%,2018年年底永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就已經突破10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已達4.67萬輛,2019年汽車保有量更是迅猛增加至5.37萬輛[2]。受土地、資金等制約,停車場的建設速度遠小于小汽車的增長速度。近年來,永安市雖然增設多個道路臨時停車位,但是道路擁堵與市民停車難問題依然突出,按1輛車配備1.2個泊位來考慮,則目前需要停車泊位5萬個左右,缺口依然很大。
現階段永安市路外公共停車場泊位與路內停車泊位比值為2.27∶1,路內停車位比例過高,路外公共停車位嚴重不足,而合理的停車場結構應該是路外公共停車場泊位與路內停車泊位比值3 ∶1。路外公共停車場的缺乏,特別是中心城區路外停車場的缺乏,導致中心城區在餐飲、娛樂、醫院等人流量集中區域設置了大量的路內停車設施,極易造成中心城區的擁堵。
路內停車場相比路外停車場收費標準較低,并且往往距離出行目的地較近,停車更為靈活,所以日間出行停車周轉率高,車主更傾向于使用路內停車場,導致大量路外停車泊位閑置。永安市新佳潔、城上廣場等新開發的商圈均有較為充足的停車設施,日常能滿足正常的停車需求。但是南門頭、市標等路段屬于早期的城市中心,往來車流、人流均十分大,并且缺乏路外停車場或停車距離過遠、價格過高,導致路內違章停車問題十分突出,經常會發生擁堵問題。
當前路外停車場基本實現智能化管理,但是路內停車場依然以人工收費為主。路內違法成本低,支路缺乏智能化違停抓拍監控,因此支路占道違法停車的現象較多,尤其是學校周邊放學高峰臨時占用道路資源違章停車的現象普遍。五四路有永安市最大的菜市場——巴溪市場,停車位長期處于不足狀態,并且經常會出現摩托車、三輪車占用汽車停車位,高峰期三車道道路被堵塞至只有一條車道通行,嚴重影響正常的交通通行秩序,同時停車收費人員沒有監管違法停車的權限,導致亂停車的現象頻發。
合理解決小城市的停車難、出行難問題,不能單純地以滿足停車需求為導向,要按照“適度滿足基本車位、從緊控制出行車位”的原則合理規劃車位,建立完善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特別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3]。一是對現有的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調整,提高公交線路的運行效率,為更多居民提供出行服務;二是提高公交的線網密度,擴大城市公交線網的覆蓋范圍,合理設置公交站點,方便居民出行;三是提高服務水平,鼓勵居民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小汽車出行比例,如建設智能化公交系統,手機端實時了解公交到站信息,在上下班高峰期和節假日增加公交發車班次,公交乘車刷卡便捷化等。
以公共停車產業化為導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公共停車設施,可以有效緩解停車供給不足。加強停車管理,實現停車規范有序,提高停車周轉率,解決停車設施供應不足、挪用停車設施和停車管理滯后問題。長遠可以以滿足基本停車需求為目標,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適當、使用方便的城市公共停車設施供應體系。
路內停車場的設置應該滿足交通管理的要求,并且要能保證車流和人流的安全與暢通。路內停車應該與路外停車相適應,并且隨著路外停車設施的完善,路內停車場也應該相應地做出調整。在支路巷道等對居民出行生活影響較大,而且本來又比較狹窄的路段,不宜設置停車位;對有條件的較寬道路,可適當劃設停車位并設立相應停車標志;對道路較窄的路段,可結合時段考慮單行或者禁止停車;對未經批準在道路違停的車輛,要加大處罰力度。
建設城市停車信息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將單一的停車場共享鏈接為統一的移動停車信息,統一對區域內各停車泊位進行實時管理,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停車服務信息。擴大電子停車收費技術使用范圍,將路內、路外停車設施納入信息化管理。合理設置各區域停車收費標準,提高停車設施管理與利用效率。在市區繁華街道和主要道路設置禁止停車區域,完善違法停車抓拍系統,加大對違法停車行為的處罰力度。
城市停車問題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交通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必然會產生城市停車問題,該問題集中表現為迅猛增長的停車需求和有限增長的停車設施供應之間的矛盾。解決好小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亂停車、停車難”問題,不僅關系到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運行,同時也會給市容市貌,交通安全,以及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帶來影響。本文以永安市停車數據為基礎,簡要描述了永安停車現狀,總結了現階段小城市停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已有的停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可供永安市在未來停車規劃方面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