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十四五”對口援藏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4日,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十四五”對口援藏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齊扎拉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總結交流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十三五”對口援藏工作成效,分析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研究部署“十四五”對口援藏工作重點任務。
黃潤秋表示,2020年8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首次將“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站在保障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歷史高度,做好青藏高原生態各項工作”納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系統對口援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做好生態環境系統對口援藏工作,是實現西藏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打造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的關鍵舉措,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抓手。
在藏期間,黃潤秋一行還在林芝、拉薩市調研,并看望援藏干部和西藏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了科學綠化的工作原則,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開展林草植被建設,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堅持規劃引領、頂層謀劃,合理布局綠化空間,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綠,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堅持節約優先、量力而行,統籌考慮生態合理性和經濟可行性,數量和質量并重,節儉務實開展國土綠化。
《指導意見》提出了14條工作和保障措施。工作措施共10條,包括科學編制綠化相關規劃、合理安排綠化用地、合理利用水資源、科學選擇綠化樹種草種、規范開展綠化設計施工、科學推進重點區域植被恢復、穩步有序開展退耕還林還草、節儉務實推進城鄉綠化、鞏固提升綠化質量和成效、創新開展監測評價。保障措施共4條,包括完善政策機制、健全管理制度、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組織領導。
第二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揭曉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6月2日,第二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在京揭曉。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以視頻形式致辭,并宣布第三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活動啟動。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評審專家委員會主任王玉慶出席活動并致辭。
此次揭曉的十本好書包括《山林筆記》《大湖的興衰:北美五大湖生態簡史》《大地雅歌》《我的原野盛宴》《塞耳彭博物志》《奇妙的生命世界:一個生物學家的觀察手札》《十萬年后的地球》《守山:我與白馬雪山的三十五年》《文明的“雙相”:災害與歷史的纏繞》《樹木之歌》。活動現場,與會代表就入選書籍進行了分享。
本屆推選活動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組委會面向全國各圖書出版機構、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及社會公眾征集圖書281本。歷經嚴格篩選、初評、網絡投票、終評等階段,最終確定10本生態環境好書。
自2018年起,生態環境部已連續主辦兩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活動。生態環境部將繼續辦好推選活動,深入挖掘更多生態環境好書和其內在價值,在全社會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引導公眾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