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774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7%,同比下降9.3%。即使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這一數據也下降了10.5%。在重點城市試行土地出讓“兩集中”政策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相關政策或改變房地產行業原有開發節奏,后期或造成新盤集中上市。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1851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78028萬平方米,增長10.9%。房屋新開工面積53905萬平方米,增長12.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40335萬平方米,增長14.4%。房屋竣工面積22736萬平方米,增長17.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6551萬平方米,增長20.7%。
市場普遍分析,房地產新開工數據表現低于市場預期。國信證券研報稱,當下銷售端高景氣非常明顯,庫存去化周期也處于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房企補庫存的訴求較為強烈。但該研報同時指出,“近期土地市場的表現顯示房企正在積極補庫存。然而作為補庫存的另一個關鍵指標,新開工數據表現卻不如人意。”
新開工面積增速放緩,土地出讓“兩集中”政策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3月開始,全國22個重點城市率先實施“兩集中”供地新政,也就是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一年內發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超過三次。
受這項政策影響,22個城市的首批土地出讓集中在今年4月下旬到6月中旬。在集中出讓前,22個城市土地供應較少,這導致了新開工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