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鳳
【摘要】現代化城市的快速發展,促使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其不僅能夠有效解決人口眾多帶來的土地資源緊缺問題,還能夠有效滿足當前社會背景下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人們對高層建筑結構施工加強重視力度,靈活運用先進的技術,以保證工程質量的提升。本文就土木工程中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和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土木工程;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112
1、土木工程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
1.1 施工環節較多
高層建筑自身具有的特性,決定了其具有較多的樓層,對整個施工過程造成了直接的影響,施工過程比較的繁瑣,施工難度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增加,所以,在高層施工當中應當多關注每一個流程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建筑材料等等的安全性問題,進而保證整個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的順利進行。
1.2 工程量較大
高層建筑結構施工屬于大型的工程,復雜性較高,施工流程也比較繁瑣,涉及到大量的工程項目,同時部分項目應當一起開展,具有較大的工程量。從這些方面進行考慮,在工程施工準備環節當中,應當綜合分析和研究施工環境等要素,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施工方案,來指導施工環節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在施工環節,應當重視協調管理施工人員,增加管理的水準,盡可能地減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
1.3 施工技術要求較高
當下階段,在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當中,一般情況下都是利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重視鋼筋連接等技術層面的技術,同時對于消防等方面的標準也應當不斷提高。因為高層建筑施工具有較高的技術標準,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采取合適的技術,同時增強技術施工的監控力度,使得高層建筑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2、土木工程中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某工程規劃面積為19000m2,該建筑屬于高層建筑,包括地下1層與地上26層,其中包含裙樓5層,總建筑標高為122.7m。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根據要求將主體框架設計為核芯筒結構,并且其基礎采用CFG樁基,保證整體的設計符合要求,滿足現階段的需求。
2.1 基坑土方開挖
首先,工作人員應做好施工準備,以案例工程為例,分析案例工程高層區基底相對標高數值,并分析裙樓區基底相對標高,在工程開挖前將水降至坑底標高的50m以下,以降低該因素產生的影響。在樁基施工降水過程中,應注意其對周邊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基礎沉降情況,保證其影響在合理的范圍內。選擇合理的降水方案,本工程選擇坑底四周設置盲溝與局部井點降水,在設置盲溝過程中,保證其各項參數在標準范圍內,工程中的盲溝寬度為1m,深度為1.2m,溝底直徑設置為400mm,每間隔一段距離設置集水井[2],通過水泵抽水來達到最終的目的。
其次,工作人員應明確各部分的施工流程,針對實際情況開展處理,確定開挖的工序,利用挖掘機將產生的土方運輸,設置合理的周邊盲溝,并利用小挖掘機進行樁間土的挖掘,通過大挖掘機裝運樁間土,進行人工樁頭破除,最終進行基底的驗槽,以保證后續的施工全面開展。
最后,在施工過程中應按照施工方案全面開展,通過挖掘機從一側開展挖掘,選擇倒退行駛方式開挖,將上層的虛土處理后進行樁間土的開挖,此時應保證測量人員跟隨,避免出現超挖、欠挖情況,通過機械的挖掘保證其達到要求,當挖掘到設計標高以上100mm時需要進行人工處理,以保證其開挖標高尺寸準確。工作人員在進行樁破除時,應做好標記,沿著標記進行處理,在距離標高位置處設計凹槽,截斷樁,通過手錘等工具將樁頭進行休整,保證其滿足實際需求。
2.2 防水施工要點
首先,進行防水工藝流程分析,選擇合理的防水材料,本案例工程中選擇LM納米防水涂料,做好基層處理工作,并明確防水配料,選擇符合要求的配料。注重涂膜的處理,本工程選擇厚度在60mm的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以保證其發揮出自身的功能,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
其次,做好施工要點的控制,在案例工程中底板工程選擇復合地基與級配碎石褥墊層,通過C15細石混凝土墊層進行處理,利用水砂漿進行找平,形成找平層,同時利用高分子防水涂料進行處理,設計保護層,利用現澆防水鋼筋混凝土筏基進行處理,建立擋土墻,現澆防水鋼筋混凝土擋土墻具有良好的作用優勢,可以促使其功能提升,提升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選擇聚苯板作為保護層,人工夯實,通過高分子防水涂料進行處理,通過防水涂料的優勢構建完整的連續防水層,避免出現滲漏隱患,以保證工程整體的防水性。
最后,合理進行基層處理,施工人員應保證基層的堅固性與密實性,確保整體的強度與坡度應滿足設計需求,以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對于基層表面來說,在交接過程中,應保證基層的陰陽角角度合理,陰角直徑應大于50mm,其陽角直徑應大于10mm,滿足現階段的需求。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應針對套管、防水層管道、預留孔、預埋件等部位進行預留,保證以提升整體的防水效果,優化整體質量。
2.3 模板工程
首先,在進行密肋板施工中,應明確其施工工藝,首先進行找平放線,安裝主次龍骨,做好支柱與縱橫拉桿處理,安裝支托角鋼,安放膜殼,保證堵氣孔合理,刷脫膜劑,利用膠帶進行堵縫,做好肋梁鋼筋與板鋼筋的綁扎,安裝電氣管線與預埋件,對工程開展全面的驗收,同時做好混凝土的養護,拆卸相關的膜殼。
其次,進行膜殼的支設工作,施工人員在現場的處理過程中應保證膜殼的堆放合理,成垛處理,并注意輕拿輕放。做好膜殼的排列,鋪放過程中按照現階段的軸線向兩側鋪放,以避免出現不對等情況[3]。在進行龍骨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做好整體的安裝時間控制,做好橫平豎直。與此同時注意膜殼存在的尺寸差異,應仔細地進行膜殼處理,保證其縫隙得到控制,選擇布基膠帶進行縫隙的粘接,以杜絕出現漏漿情況。
最后,進行核心筒施工處理,該環節施工過程中,應明確混凝土墻體的垂直度與厚度因素產生的影響,保證各項準備工作。在模板選擇中應選擇定型的大模板,嚴格按照標準的規定處理,以保證后續的強度與剛度在合理的范圍。設置合理的對拉螺栓,以避免墻身出現膨脹,以提升工程質量。工作人員還需要根據自身的經驗對工程中接頭出檢驗,該類位置容易出現漏漿、鼓膜情況,應合理地控制,消除存在的薄弱環節,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
2.4 混凝土工程
工程施工過程中,高層建筑結構較為獨特,工作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控制,明確混凝土工程呈現出的特點,針對性開展處理,以保證工程質量。合理進行混凝土裂縫控制,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質,全面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溫,減少收縮與延緩降溫速度,提升整體的拉伸強度,為后續的工程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做好水泥的配料選擇,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盡量在澆筑過程中降低外界因素產生的影響,尤其是溫度因素,避免溫度過高影響整體的質量。施工過程中也應進行合理地溫度控制,注意溫度的監測,實現信息化控制,控制混凝土的內部溫度,保證其與外部因素實現平衡,全面控制溫差。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市的發展當中,高層建筑是不可或缺的,在住房壓力緩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層建筑施工當中,施工技術的重要性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形成現代的施工理念,熟悉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技術,再根據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顧志敏,郭宏,王巖,王玉偉.超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技術研究[J].地產,2019(17):114-115.
[2]郭茜.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常見問題及技術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9(22):159-160.
[3]劉玲玲.鋁合金模板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中外建筑,2019(08):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