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光敏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因此要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服務的能力。那么下面我們就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改善內控制度以及財務管理方式,創建完善的組織機構,加強監督管理力度,以保證基層醫療事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讓人們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為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那么就要重視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不過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內控制度上還不是很完善,進而造成財務管理無法順利開展。為此要進行相應的改進措施,以證基層醫療事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的關系
財務管理,是單位目標導向,加強對資本融通、運營經費和利潤分配的管理,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而內控是由單位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制定,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防范和管控的制度。兩者盡管在理念和工作目標上存在差異性,但是對于單位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緊密的聯系,是單位管理工作的主要構成部分。內控包含了諸多的法規,能夠給財務管理決策帶來有價值的依據。而財務管理是以內控制度為依據,來有針對性的開展正規的經營活動,可在確保資產增值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收益的穩步增長。與財務有關的數據會反映在內控當中,同時為其帶來有價值的數據依據,進而有針對的進行改進,最終可滿足單位的實際要求。而內控特別需要財務信息的支持,而且會給財務工作提供優質服務,進而全面加強單位管理能力,并最終得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良好的建設。總體來講,財務管理會涉及到單位的全部經濟發展環節,應怎樣對單位經費進行有效的利用,讓其展現出最大的作用是財務管理工作所承擔的重任,而這同樣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工作。健全的內控制度,能夠對企業的管理工作進行合理的制約,同時還能夠成功預防潛在的風險,進而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穩定發展帶來充足的保障。不僅如此,對于國有資產還能夠起到保護的作用,并確保相關數據的安全性、完善性。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緊密的融合到一起,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風險的出現,并還能夠加強單位管理的質量和效益,進而獲得理想的經濟收益。同時財務管理為內部控制的重要構成部分,可以使內控的理念和方式得到全面的執行。所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相融合,可以使單位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內部控制加強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
(一)改變思想觀念,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是對普通大眾提供醫療服務,為此領導要轉變傳統的思想,明確基層醫療服務的目標,這樣就可以使基層醫療的各環節服務工作得到全面發展。而這就意味著領導的理念和覺悟會關乎到工作開展的效果。若領導對內控制度建設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視,那么就難以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是財務工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反之,若領導意識到了內控的重要性,并積極發展,則就能夠大幅度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工作效果,進而為創建內控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制定內控制度中的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著重講解內控制度的作用,明確內控制度能為基層醫療服務目標實現保駕護航,進而就可讓所有的工作都能夠順利開展。可以使用宣傳欄或舉行有關會議的方式來進行宣傳,但僅僅宣傳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此基礎上對宣傳內容進行鞏固,并要保證能在實際工作中合理的執行。作為領導,要起到引領的作用,嚴格遵照所制定的要求來處理各項業務,進而就可加強工作效果,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良好的建設。
(二)創建完善的組織機構,重視人才發掘
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的目的是為普通民眾提供醫療服務。因此在進行醫療服務期間,首先要創建完善的組織機構,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得到全面的管控。因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比較廣泛,導致一些工作難以得到良好的管理,所以要對管理工作進行細致的劃分,并著重對重要的工作環節進行管理,這樣就可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民眾帶來良好的服務,并加強基層衛生機構的工作效果。
之后,在創建職能機構時,要有效劃分崗位職能,并且要掌控好權責間的關聯性,并以實際狀況為標準來實施標準分配,全面展現出各崗位的職能效果,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工作者發揮出自身的水平。針對特殊崗位要委派頂尖人才,如若不然就很難發揮出此崗位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會計工作,要由專業的會計人才來負責,因為具備專業能力的工作者能夠嫻熟的發揮工作技能,而且對于崗位職能具有充分的了解。在選拔會計工作者的時候,可以進行內部挖潛,并對他們進行培訓,此外也可以以社會招聘的形式廣泛接納優秀的人才,以此壯大工作團隊的實力。總之,啟用能力過硬的工作人員,不僅能夠為領導分擔部分工作壓力,并且還能夠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良好的發展。
(三) 加強財務管理,完善內控制度
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是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要遵循最為完善的管理形式。在實際工作期間,管理工作者要具有主觀能動性,主動的去進行學習,并改變傳統陋習。在學習期間要關注財務有關的數據,因為與財務有關的數據會反映在內控當中,同時為其帶來有價值的數據依據,進而有針對性改進完善內控制度。將所獲取到的寶貴經驗、理論和技能合理的使用到管理工作當中去,以便能夠及時且合理的解決工作期間所碰到的難題。要重視對于會計工作者的培養,要求他們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以增強自身的能力,并要把所學到的技能合理的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同時要邊運用邊掌握內部控制以及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若存在問題,要馬上予以改進。此外還要具備提前發現財務風險的能力,之后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最后,會計工作者要具有崗位責任心,以保證能夠順利的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并對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優化。
在完善內部控制的時候,要做好以下的工作:一、要嚴格根據所制定的制度要求來開展工作活動,避免違反紀律的事件發生。二、會計人員要保證會計賬務具有準確性,編制會計報告的時候要遵循財務管理以及會計制度的規定,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效的開展內部控制,最終使機構的經費得到良好的周轉;三、在平時工作期間,要做好資產管理,并進行相應的記錄,此外還要控制好各項工作環節間的關系;四、會計監督工作者要對各環節工作進行認真監督,以凸顯出會計崗位的責任感。
(四)加強預算管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創建完善的預算制度,同時還要加強對預算的監督。一是要對人力成本、藥品材料等方面編制支出預算。其中在編制人力成本預算的時候要以工作者數量、工資水準作為參考。而在編制藥品材料支出預算的時候,要以具體的業務量和工作方案當做參照標準。在業務費用支出方面,要將以支出部分和新業務量相融合,然后開展編制工作,以確保能得到有效的預算編制。二是要對收入預算進行編制。要掌握醫療能力、門診數量、住院人次等方面所造成的影響。在編制期間,還要重視監管,特別是支出預算方面的監管工作,以避免費用超支。在結束了預算編制后還要進行審核,對于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進而提升預算管理的效果。
(五)創建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
為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控和財務管理得到良好的發展,則一定要重視監督管理。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此外還要重視外部監督部門的工作。為此,外部監督部門要提高工作意識,重點監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和內控工作的進展情況,要讓相關監督工作者意識到監督工作的作用,并全力執行有關制度。同時,外部監督部門還要創建相關的制度,完善執行部門,并對有關部門所要執行的任務進行分析,然后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還要不斷優化管理機制,根據所在區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的真實狀況開展創新工作,并合理的使用有關政策,以此全面提升財務管理能力。目前,科技的發展使信息技術實現了普及。為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要與時俱進,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的使用信息化技術,及時發布監督所獲取的信息,讓監督管理實現透明化。可征集社會意見,作為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制度與財務管理制度的參照依據,進而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三、結語
社會的發展讓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為此要重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改變傳統的思想理念,意識到內控以及財務管理的作用,并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同時還要創建完善的組織機構,加強財務管理力度,對內控制度進行優化,此外還要對制度和各環節的工作加強監督,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良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大竹縣東柳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