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貴 何 宇
隨著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的啟動,近幾年來廣西全區的地面數字電視迎來了快速發展。數字電視與模擬電視相比,有許多明顯的優勢,例如,單臺發射機可同時播出多套節目、信號易于傳輸和存儲、節目傳輸質量高、抗干擾能力強以及無噪聲積累等。面對新設備、新技術,做好地面數字電視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需要熟練掌握數字電視的相關技術和標準,其中包括激勵器的預校正功能。使用預校正功能和技術,可改善數字電視的相關指標,提高覆蓋效果,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確保數字電視節目安全播出。
在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中,前端信號TS流進入激勵器后輸出射頻信號,功率一般都很小,需要經過前級推動單元和功率放大器放大,獲得一定的射頻功率,最后送到天線上發射出去??梢?,功率放大器在發射鏈路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理論上,功率放大器輸出信號和輸入信號的波形應該一致,盡管兩者存在時間差,幅度上也有差異。事實上,因為存在許多其他因素,功率放大器前后兩端的信號波形不可能完全一致,此現象被稱為失真。在功率放大器中,常見的失真類型有線性失真和非線性失真兩種情況。
線性失真是指出現群時延、相位失真以及幅度失真等情況,它不會生成新的頻率分量。由于功率放大器的頻率特性不平坦,信號的相關特性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發射效率變差,發射功率降低,信號傳輸質量變弱,覆蓋效果也變差。
非線性失真是指出現諧波失真、互調失真等情況,功率放大器前后兩端的信號不是線性關系,頻率線性度變差,末端信號中存在新的頻率分量。輸入信號過大、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線性器件或者功放靜態工作點設置不合適,都是導致非線性失真的因素。非線性失真會造成有效帶寬內信號的互調失真,使得MER(調制誤碼率)變小,誤差矢量幅度變大,信號質量變低,同時也會造成帶外頻譜再生,引起鄰信道干擾。
為減少發射系統的非線性失真,盡可能使用線性功率放大器,同時還可以采取功率回退法和預校正技術兩種措施。功率回退法,是指適當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使它工作在線性且無失真的狀態。
在實際運用中,功率回退法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預校正技術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并且標準GY/T229.2-2008中也明確提出,激勵器需具備線性和非線性預校正功能,以改善發射機輸出信號的頻譜特性。預校正就是指在激勵器中完成信號的預先校正,即提前對信號的相位和幅度進行預失真操作。初看起來,經過預失真操作后,激勵器輸出一個非線性信號到功率放大器,會加重信號的非線性度。事實上,功率放大器以及整個發射鏈路本身存在非線性特性,而激勵器輸出信號的非線性恰好與之相反,兩者相互抵消,整個鏈路相當于一個完美的線性系統,因此原信號被有效放大,系統末端輸出理想信號。
預校正技術一般可分為模擬預校正和數字預校正。在地面數字電視中,采用的是數字預校正,它是在基帶數字域完成的,所以也稱為數字基帶預校正。它的實現依賴于激勵器中的FPGA硬件平臺,在基帶數字域完成非線性預校正操作,從而補償發射機末級功放的非線性失真。數字預校正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在全數字域內操作,便于控制,精確度高;2.擴展性好,方便融入新技術;3.需要的模擬器件少,節約成本;4.在基帶內完成數字信號處理,與工作頻率無關。
數字預校正技術在不斷發展和完善,比如新技術自適應預校正算法,通過采集功率放大器前后兩端的信號,進行比較,來判斷信號的失真程度,并根據失真程度自動進行預失真操作,即可完成預校正功能。自適應預校正算法自動化程度高、可靠性強,避免了傳統預校正需要手動操作的弊端。
據群眾反映,收看“村村通”無線發射臺站龍勝轉播臺300W地面數字電視DS-16頻道(498MHz)節目有嚴重馬賽克現象,該臺站使用的是成都德芯DUT-8322發射機。到現場搶修發現,該發射機功率在323W左右,屬于正常范圍,在臺站收看節目馬賽克同樣嚴重且伴隨卡頓現象,通過面板查看整機檢測數據如圖1所示,射頻左右帶肩和MER都偏低。

圖1 預校正前整機檢測數據
在地面數字電視系統中,帶肩比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用于衡量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帶肩是指數字電視信號經過功率放大器后,在該頻道外產生的近似連續頻譜的互調產物,呈“肩部”狀,稱為帶肩。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每個頻道帶寬為8MHz,其帶肩比就是信號頻率中心的功率與偏離頻率中心±4.2MHz處的功率比值。需要注意的是,在DTMB發射系統中,激勵器和發射機的帶肩比的指標規定是不同的,激勵器帶肩比要求≤-48dBc,發射機帶肩比要求≤-36dBc。一般來說,功率放大器線性度越好帶肩比越高。但通常為了提高功放的效率,不顧及功放的線性度,從而造成信號失真,引起頻帶內外信號相互干擾,頻譜被改變,帶肩比指標變差。
MER也是地面數字電視的重要指標,它和基帶信號的信噪比(S/N)有點類似。在DTMB發射系統中,MER要求≥32dB。MER越大,說明調制系統越好;MER越小,說明信號傳輸質量越差,會出現卡頓或馬賽克現象,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黑屏現象。
分析收看數字電視節目有馬賽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功率放大器功率過大導致非線性失真引起的,也可能是沒有對激勵器進行預校正操作引起的。首先,通過功率回退方式降低發射功率,但并未改善接收效果,可見不是功率過大的原因。其次,嘗試通過預校正方式看是否能改善帶肩比和MER等指標,并解決此故障。以下為預校正的具體操作步驟。
首先,在發射機主控單元面板中,將射頻切換單元設置在手動狀態,避免在預校正過程中主備激勵器自動切換,影響預校正操作。然后,手動選擇要進行預校正的激勵器(主或備激勵器),并依次按以下步驟對激勵器進行操作:1.打開激勵器主菜單,進入“輸出設置”選項;2.選擇“數字預失真”;3.進入“非線性預失真”;4.選擇“打開”預失真,進入預失真操作;5.在預失真操作下選擇“更新”;6.開始預失真校正;7.預失真校正成功;8.得出最優帶肩數據;9.保存激勵器參數,選擇“是”進行保存。
如圖1所示,預校正以前,射頻左右帶肩分別為31.2dB和29.0dB,換算成帶肩比就是-31.2dBc和-29.0dBc,可見左右帶肩比均≥-36dBc,且 MER為27.6dB≤32dB,指標不合格,信號質量差,覆蓋效果不好,所以在當地收看電視節目有馬賽克現象。預校正操作完成后,如圖2所示,可以看到左右帶肩為51.1dB和50dB,即左右帶肩比均≤-36dBc,MER為45.1dB≥32dB,所有指標均已經達標,且改善明顯,實地收看該頻點的數字電視節目恢復正常。

圖2 預校正后整機檢測數據
使用預校正功能,可以改善功率放大器的線性特性,在一定范圍內,使其工作在恰到好處的放大狀態,并能有效提高其效率。也就是說,在同等輸入功率條件下,發射機可以輸出更高的功率,增強覆蓋效果?;蛘哒f,在滿足同等輸出功率條件下,可以適當降低發射機輸入功率,既可以減少代價,又能節約能源。另外,通過實例分析可知,在地面數字發射機的運行維護管理中,不僅要注意發射機的功率設置是否合適,還要注意帶肩比和MER等其他關鍵指標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