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中兩國關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2001 年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今年是這一條約簽署20周年。條約簽署以來,俄中兩國在許多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兩國年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并定期舉辦文化年、語言年、旅游年、媒體合作年等各類主題年活動。
兩國還創建了兩個大型的國際區域組織——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組織。這兩個組織不僅證明了自己的聲望,而且開始積極影響G7、G20峰會,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通過貸款幫助大量國家解決了重大的基礎設施和人道主義問題。
北京,早在2017 年 12 月就成為中國首個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城市,當地有105 公里的測試路段。目前,整個中國有27個城市開放了自動駕駛道路,70多家國內外公司的600輛自動駕駛汽車正在進行測試。中國的目標是,到2025年,市場上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配備自動駕駛技術,“機器人出租車”和無人駕駛卡車全面商業化。
但該行業正面臨巨大挑戰。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一項年度研究“自動駕駛汽車就緒指數”中,中國在參與調查的30個國家中僅排第20位。該研究贊揚了中國取得的快速進步,但同時批評了中國道路交通的混亂:這使得自動駕駛變得更加復雜和更具挑戰性。
6月份,美國的消費價格指數以近13年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甚至超出了最高預期。這給美聯儲辯稱與經濟重新開放有關的通脹將純粹是“暫時性”現象的說法蒙上了一層陰影。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6月的消費價格指數(CPI)較5月上漲0.9%,較2020年6月上漲5.4%。即使剔除食品和能源等價格波動較大的項目,“核心”CPI的同比增幅也達到了4.5%的高度。以下是正在推動和沒有推動美國通脹率上升的因素:二手車、能源價格、旅行、租金、服務業。
4年前創辦的人工智能城市挑戰賽(AI City Challenge),旨在促進應用于現實世界場景的人工智能的發展。該賽事舉辦之初,美國公司或大學的代表隊獨占鰲頭。近日,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和百度橫掃該項賽事,擊敗了來自近40個國家的競賽對手。中國企業或大學在所有5個項目的比賽中包攬前兩名。在一場從高速公路視頻中識別汽車事故及拋錨車輛的比賽中,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獲得第二名。
這些結果反映了中國政府多年來對智慧城市的投資成效。數百個中國城市已開展試點項目,據估計,中國目前坐擁全球一半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