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文 莊緒龍

7月中旬,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金融法治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研討會上,我國首家金融專門法院——上海金融法院院長趙紅在演講中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將立足中國司法實踐,加強國際協作,借鑒全球成熟經驗,進一步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近年來,我國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設立了知識產權法院、互聯網法院和金融法院,一批帶有時代特色的新興專門法院應運而生。這些新興專門法院的設立,是司法專業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司法現代化的有力推手。
專門法院,也稱特別法院,是指管轄范圍僅限于某一類或某幾類案件的法院。隨著司法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司法專業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專門法院的設立正是其中的一個突出表現。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經濟改造工作迅速推進。在此過程中,我國逐漸形成了以鐵路、林區、礦山等為國民經濟命脈的發展模式,跨區域性是其基本特點。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人民法院設置的布局。當時,在人民法院設立方面,參照蘇聯的司法模式,我國設置了一批專門法院,即除了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各級人民法院之外,還設立了分屬鐵路、林業、農墾等系統的專門法院。
1980年1月施行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2條第3款規定:“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水上運輸法院、森林法院、其他專門法院。”在專門法院設置方面,我國形成了包括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水上運輸法院、海事法院、林區法院、礦區法院、油田法院、農墾法院等10余種專門法院的格局。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于保障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客觀上也形成了部門或企業管理專門法院的體制。
事實上,我國傳統專門法院設置的初衷,更多考慮的是行業或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這顯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法企不分”“法政不分”建制的弊端日顯突出,也與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憲法要求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開始對傳統的專門法院體制進行改革。如1999年6月,6家海事法院建制轉入地方,與原交通部徹底脫鉤。此后,我國又分別將油田法院、林區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整建制轉制移交地方管理,由部門或企業管理的傳統專門法院體制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司法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成為司法改革的重點內容。2018年10月26日修訂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5條明確規定:“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職權和法官任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修法說明,本次修訂的主要目的是“根據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法院的發展情況”,完善“法院的分類”,“規范人民法院的設置和職權”。在此新的歷史契機下,我國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設置知識產權法院,在杭州、北京和廣州設置互聯網法院,在上海、北京設置金融法院等一批新興專門法院。
新興專門法院的設置,既是司法專業化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現代司法積極回應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的重要體現。
其一,這是實現司法現代化的有力推手。
司法現代化的基本面向,主要體現為司法的專業化。司法專業化,就是把本來屬于普通法院管轄的事務交給特定的法院管轄,或是將新的法律案件交給普通法院以外的法院管轄。從國際范圍看,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都設有多樣化的專門法院。
特定類型案件由專門人民法院管轄和審判,有助于提高相關領域審判的專業化水平,匯聚優質審判資源,提升司法審判的工作質效,最大限度地統一司法裁判標準。事實上,在知識產權、互聯網和金融等新興產業領域,案件往往涉及復雜的法律關系,這對審判人員的專業素養、審判規程和證據規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例如,在金融審判領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務。對此,北京金融法院設有大數據中心,可實時顯示“北京冒煙指數金融風險監測預警”信息。這個“冒煙指數”指的就是金融行業內納入監管系統的企業綜合風險量化等級。目前,北京金融法院已初步實現了北京冒煙指數監測系統和審判系統的對接共享,高風險企業一旦涉訴,系統會自動進行風險提示,這是司法現代化建設和司法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體現。
其二,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
設置專門法院的根本目的是適應社會發展新要求、解決社會新矛盾,這對于進一步促進司法公正、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置,是為了加強各類市場主體知識產權的依法平等保護,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報告中所指出:“知識產權法院的重要作用逐步顯現,通過推進審判機構專門化、審判人員專職化和審判工作專業化,對于統一裁判標準,提高審判效率,提升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水平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
互聯網法院的建設,則是為了全面發揮司法在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絡安全、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方面的職能作用而增設,它肩負著探索互聯網治理規則、提升網絡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的重任。如廣州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廣州市轄區應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11類互聯網案件,其中就包括網絡購物合同、網絡服務、網絡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顯然,這種集中受理和管轄的司法制度,有利于涉互聯網糾紛及時有效解決。
金融法院的使命,就是緊緊圍繞金融工作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同時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金融法院通過集中管轄金融案件的方式,推進金融審判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提高金融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以提升我國在國際金融交易規則方面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