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舊書生意:近代中國舊書的交易、流通與知識傳播

2021-08-13 17:19:57賈登紅
編輯之友 2021年7期

賈登紅

【摘要】舊書生意是圖書出版產業的一種再造與延伸,不同于新書的出版、售賣與流通,舊書從銷售者、購買者到交易網絡自成體系、不絕如縷,是近代中國書籍出版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人填補知識、消閑閱讀、收藏品鑒的重要媒介。立足于知識社會史視角可以發現,舊書的生意不僅催生與形成了舊書市場,推動了舊書的交易與流動,而且通過再流通與再閱讀,塑造了近代中國的知識傳播與書籍社會史。

【關鍵詞】舊書 流通 翻印 知識社會史

【中圖分類號】G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1)7-106-07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7.016

法國書籍史學家馬爾坦與費夫賀曾提道:“從一開始,印刷就是一種工業,與其他的工業遵循同樣的原則,而書籍就是一種商品,人們制造它們的首要目的就是謀生?!盵1](129)但在這一謀生商品的背后,“問題可以層出不窮,因為書籍聯系著極其廣泛的人類活動——從撿破爛到傳達上帝的聲音的一切事。它們是匠人的產品、經濟交換的物、觀念之舟以及政治和宗教沖突的要素”。[2](1)本文所聚焦的舊書生意就處于這一系列人類復雜活動的交匯點。

舊書,也稱舊籍、故書、二手書等,“舊書兩個字,單獨說來有雙重意義,指用舊了的書而言,以別于新印未用過的新書。又舊書系指舊日所印的古書而言,以別于當代編印的新書”。[3]無論其名稱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這類書籍是一種舊時的舊物。作為一類商品,舊書具備其他商品所不具有的價值,這一價值正如皮埃爾·布爾迪厄所宣稱的:“即使世界在變,書還是未變,但這一事實恰恰改變了它?!盵4]也正因這一未變的屬性,才賦予舊書以價值,導致知識界對其的尋覓、舊書商的售賣與印刷商的持續翻印。而長期以來,因為舊書的生意處于出版領域的邊緣市場,學界研究往往就舊書而論舊書,鮮有從知識社會史視角切入的學術探討。本文希冀立足于舊書生意,揭示與回答近代國人如何在舊書交易過程中尋覓知識、舊書在近代中國的文化史地位、怎樣促進知識的傳播等問題。

一、以書為生:近代中國的舊書商人

中國的舊書行業,起源最晚應不遲于西漢時期,如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法言》中提及:“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盵5](301)書肆,也稱書坊、書林、書堂、書棚、經籍鋪等,是售賣新舊書籍的處所。不過,“在民元以前新舊書業,分得不太嚴格,自民五以后新出版事業如雨后春筍,一般購新書者,很少問津舊書店,買舊書者多找老字號,而新舊無形中劃分了”。[6]當然,新舊書業的分割除以上因素外,還涉及近代中國文化教育機構日漸繁盛、各地圖書館相繼建立、外部勢力對中國古舊書籍的大規模采購等因素的影響與刺激,其共同推動近代中國舊書生意市場的正式形成與發展,昭示著我國圖書行業進入一個新舊并存、兼容互補的新發展時期,并催生了一批專做舊書生意的舊書商人。

1. 舊書鋪與舊書攤

簡單來說,舊書商人就是直接以舊書為產品售賣的商人,他們以書為生,分為坐商與行商兩類。坐商的形式多為舊書鋪,或是自己獨門獨戶,開店為鋪;或是依賴商場,在商場內設攤為鋪。舊書鋪作為舊貨業中的一種,其經營模式遵循“賤價收進,昂價賣出,他們的利益,倒也很有可觀”。[7]

利薄者的“舊書店大半是夫妻兩口經營,這一點,倒有些像上海的紙煙店,實在,料理幾本爛書,這種簡單的事務,根本也用不著邀伙計”。[8]而處于北平、上海等大都市的舊書店,有的實力相對雄厚,雇傭專門的伙計。如當時北平“舊書店的店員,他們大概多半都是冀縣、衡水、獲鹿出身的,所受的教育大半都是小學或初中程度,入店作學徒之后首學粘書、補蟲吃、修理水濕、襯紙、裝訂、包角等的工作,然后走街,等到看書及決定購買,非有十幾年寒暑不可??墒撬麄儜{著平日的熏陶、經驗,私下的自修,對于版本、書的淵源,也有可驚的考證”。[6]在這一文化生意中,舊書商及學徒鍛造了對古舊書刊修補、版本辨識與考證等能力,培植了近代中國古舊圖書方面的專業人才,建構了他們賴以為生的舊書知識體系。如舊書商通學齋掌柜孫殿起所編撰的《叢書目錄拾遺》《販書偶記》等對后世影響較大,“鴻都之儒,雞林之賈,交相推重”,孫殿起也被時人評為“隨得一書,即能別其優劣,其強記也……今之言目錄者,未有如君者也”。[9]

行商的形式則為舊書攤,多為個體獨立經營的小本買賣,他們或是有較為固定的出攤點,或是走街串巷,逢節日廟會還會聚在一起,形成舊書市場,其特點在于流動性。無論地處南北、大城小城,甚或窮鄉僻壤,只要有一塊地攤、一筐舊書,就能做起舊書的生意。

行商的入行門檻較低,但生意較好時,獲利也頗為可觀,據時人調查:“最好的時候,每天可以做四五十元的生意?!盵10]相較于舊書店,行商的攤子設備極為簡單,如一位時人對其行頭描述:“兩箱子收來的破書,一根破壞的竹編擔兒,挑到了我們的門口……來了,也是那么老調,把一些破壞的書,一本本地陳列起來,排成整齊的一行,這樣就開始等候他的主顧了。”[11]當然,“為了要保持售價的低廉,他們的營業場所,便不得不因陋就簡些,舊書店大多利用弄堂和屋腳,鋪起他們的店面;舊書攤大多利用壁角和轉彎處,放幾個木板釘成的書架,插上舊書,便算數了。因只有便宜,才能延長他們營業的生命”。[12]行商與坐商這兩類一動一靜的生意模式,拼貼出近代中國頗有規模與特色的舊書行當。

2.“地利”與“書和”

作為以舊書為謀生手段的行當,舊書商人在經營時十分注重“地利”與“書和”。所謂“地利”,有三方面內涵:一是要占據交通便利之處所,客流量大且方便顧客采買;二是要向舊書產業集聚的商場和文化街靠攏,以便形成集群優勢;三是要追逐客戶,如大中小學校周邊,以求客源充裕。如“清代實行‘旗民分城而居的管理政策,大量漢族官員以及每逢會試之年趕考舉子多集中于宣南一帶,書肆大規模集中于此,帶動和刺激了琉璃廠文化街的興起和繁榮,并且成為北京古舊書業的典型代表”;[5](305)廣州的文德路“在初舊書店只有十幾間,后來因為舊書籍的需要增加和賣舊書可以得厚利錢的緣故,又增加十幾家”,[13]形成了集聚效應。而學生作為知識群體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當時舊書購買的主力,在上海舊書市場上“只要是星期六和禮拜日,就顯得特別熱鬧,如果恰巧是學校的開學期間,那就更了不得了”。[14]一方面是學生旺盛的閱讀訴求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受其經濟條件的限制,有報刊就形容為“上海的舊書攤是清寒學生的恩物”。[15]

而“所謂‘書和就是要有一般顧客所想的書,也就是市面上流行的走運的書。這一點是最使書店老板皺眉的了。一般的好書是很難收得到的,而脫手又是非常容易”。[16]同時,舊書商也要根據經營的場域,對圖書的品種有計劃地收進,如上?!胺彩青徑鼘W校區域的舊書店都是以販賣教科書為主的,卡德路一段有近十所大中小學,那邊一段的舊書攤也都以經營教科書為主要,書架一大疊一大疊的封面黯淡的書,大部不是新學制的高中課本,就是現在學校中通用的三角幾何……”[16]此外,當時上海的舊書攤為了擴大盈利,“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出租小說”。[17]

這樣,在“開銷路,書價廉”六字經營口訣下,“舊書鋪的書,有出有入。舊書賣給喜歡書的人,等到他們死后,他們的藏書便又流入市場。書就像其他貨物一樣,在市面往返流通。舊書鋪有買有賣,它們的書有出有入”,[18]形成了舊書市場的流通與循環。“故舊書商對于文化之貢獻,其功殊不可沒,而其辛勤猶一言難盡。” [19]

二、尋市淘書:舊書市場的文人與國際化

在近代中國,北京和上海是兩處重要的舊書貿易地,其中又首推北京,概因舊書業作為一種以書謀生的職業,與文化資本發達與否密切相關,“北京建都最久,數百年來稱為文化淵藪,圖籍之富甲于全國”,①是近代有名的“舊書肆聚之所”。朱光潛曾提出:“中國舊書聚匯的地方當然是北平。”[20]如北京的東安丹桂商場“舊書攤一個挨著一個,擺滿全商場。若依次溜一個過兒,足得兩點鐘。有癮的人本可大飽其眼福的,就是時間不允許”。[21]而上海則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等的誕生地,“到1937年,全中國所有書籍的86%在上海出版”,[22]經濟、出版事業極為繁榮,有著巨大的市場與充足的舊書源,舊書攤多集中于漢口路、四馬路中市一帶。除此之外,其他城市也有不少舊書聚集的場所。對此,學界已有較為充分的研究 ,不做贅述,在此主要聚焦當時的文人與舊書市場的國際化兩個視角展開,以求窺視舊書市場的顧客群體及其近代以來的新特點。

1. 舊書市場的文人

正如上文所言,舊書商人以書謀生,而作為其顧客群體的文人階層更是如此。曼海姆認為他們是每一個社會中的一個社會群體,“其特殊的任務是為這個社會解釋世界”。[23](51)而為完成這一任務,他們就必然仰賴于書籍。明人于謙《觀畫》詩云:“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鼻迦藢O從添在《藏書紀要》中指出:“夫天地間之有書籍也,猶人身之有性靈也,人身無性靈,則與禽獸何異?天地無書籍則與草昧何異?故書籍者,天下之至寶也。人心之善惡,世道之得失,莫不辨于是焉?!盵24]明清之際的傳統士大夫群體是以研讀、刻印與收藏書籍作為自身精神生活世界一部分的,“莫不”二字尤其表明了他們對書籍的依賴。

延至近代,此風依然,當時“凡是文人,都有淘舊書的癖好”。[17]民國報刊描述道:“每日往來于舊書肆的,大半差不多是那些考究版本的鑒賞家,愛往舊書堆里鉆的大學教授,附庸風雅的收藏家,任人研究的圖書館館主,僑居我邦研究所謂‘漢學的洋人……”[25]有時人認為:“對于愛書家,舊書店的巡禮,不僅可以使你在消費上獲得便宜,買到意外的好書,而且可以從飽經風霜的書頁中,體驗著人生,沉靜得正如在你自己的書齋中一樣?!盵26]

20世紀20年代,魯迅寓居北京時便常去古舊書肆,有學者從他的日記中統計發現,他曾先后在琉璃廠訪書購物達480次之多,先后購買3 800多冊(部)圖書、碑帖,當時的來熏閣、通學齋、有正書局、商務印書館、神州國光社等都留下其足跡。[5](306)除魯迅外,大學教授等知識分子群體,也往往利用假期,相約去舊書市場購書。如《南開大學周刊》就曾報道:“我校教授春假中聯袂赴京,采買舊書為數極多。蔣先生買者多為外交文件,蕭先生所買者多為關于滿蒙問題書籍,何先生購得田賦鹽稅書籍甚多,沈先生所購者多為法律書籍云?!盵27]從這則材料中可窺見當時舊書市場品種之豐富,舉凡外交、田賦、法律等專業書籍應有盡有。

在舊書生意刺激下,尋市淘書已然成為近代知識分子的一種社會風氣與生活習尚,催生近代中國城市中知識生意公共空間的形成,折射出舊書生意與文人社會生活間的聯動與彼此交織。如“在長沙讀書數年,有些學校的名字,不知道者有之,但是沒有一個學生不知道玉泉街”,[8]玉泉街即為當地的舊書市場。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文人所需,閱讀是他們各類活動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書商有意攀附的結果,“賣書還須有一種手腕,是攀交名流,要名流作甚呢,名流能介紹主顧,憑他一言,書既可留,價且多給”。[28]

因文人多是將舊書作為一種精神需求來看待的,導致舊書價格 “似與供求關系無涉。舊書價是跟著量價走的”,[29]量價遵循的原則是“舊書以稀少為貴,更以考古家的評定為轉移”。[30]“在一個商業社會,一般人大半的知識都是買來的”,[23](285)知識分子的買書行為不論從經濟還是文化角度看,“都是一種很有意義的行為。它為知識界之外的觀念傳播提供了一些標志”,[2](512)促進了舊書經濟的繁榮,給予了知識以流通的可能,又間接保障了近代中國文人的閱讀需求,推動舊書的傳承。

當然,有買就有賣,這是舊書作為商品的自然屬性。舊書鋪等也是文人階層在生活無所依靠的情況下出賣舊書獲取錢財的渠道所在。如《大公報》就曾對此頗為嚴厲地批評:“北平還有些專一剝削學生及落魄文人而漁利深厚的舊書賈……與其所謂收買中西文教科書的舊書店,不如說它是知識階級的文化當鋪,上海有一種書籍典當社,與北平舊書收買店是同樣性質,專以剝削知識階級為發財不二法門?!盵31]

2. 流出與流入:近代中國舊書市場的國際化

近代以來,中國出版市場的一大特點是與國際市場相連接。隨著西式教育、語言等在中國的漸次展開,當時國內市場上不僅可見英文、俄文、日文等語言的舊書,而且國內的舊書也被國外各類機構或私人大規模地采購,涉海遠渡?!懊穸笥?,英美及日本人士研究中國風土人情及過去社會,搜購省縣道志,一時無人一顧之地方志,價格陡增,一時志書,都列于舊書店重要位置。”[6]“至其銷路,時購買力最強者,若哈佛燕京社、大同書店,皆購寄美國,年各約數十萬元。又興亞院、滿鐵及國立大學,亦買不少。又近三四年來,燕京大學及哈佛社因時會關系,挾其經費力,頗買得不少佳本。于是珍本秘籍,多浮海而去,言之令人浩嘆?!盵32](419)對此,鄭振鐸也曾有感言:“私念古籍流落海外,于今為烈。平滬諸賈,搜刮江南諸藏書家殆盡,足跡復遍及晉、魯諸地。凡有所得,大抵以攀之美、日為主。百川歸流而莫之障,必有一日,論述我國文化,須赴海外游學。”[33]鄭氏之言論不可不謂深遠,他以為照此情形,海外之地勢必將從書籍的聚集之所轉為中國知識的高地,后輩學者若想要做好中國研究,將不得不面臨遠渡重洋以求學問的窘境。

與此同時,伴隨著近代中國的移民浪潮,移居海外的華人日多,但其對祖國文化依然十分熱衷,所以也時常在國內采集教材等類書籍以供自己或子弟閱讀。如開辦專為海外華人服務的中國文化服務社,“以坊間所售舊書籍,多系新出版本,發行年月較舊者,雖富有價值,亦難于搜羅,有志研讀之士,每感束手。為此特別創辦寄售舊書業務,以疏暢流通,調劑供求,俾盡書籍在文化上最大之功能。業務處已訂定寄售舊書辦法一種,歡迎各界讀者以古今中外書籍寄售……”[34]

雖出洋之人也多有在海外采買舊書者,如清末楊守敬、黎庶昌、羅振玉諸人在日本東京也曾訪求故籍,其中“黎氏以欽使地位,搜得善本孤本極多,回國后刊成《古逸叢書》,羅氏刊印亦多”,[19]但總體來看,國內舊書流失是遠遠超狀況的??梢?,一國的文化盛衰與舊書的聚散密切關聯。有時人感嘆:“愚對于上海舊書業尚有一奢望,即希望他日交通便利以后,海上西書業能設法自歐美販運絕版之經濟名著來華,即外邦新出版之書籍亦可,擇其稍舊者廉價購來,供給國內之需要。茍能選擇得法,亦有利可圖?!盵35]其言雖是針對經濟學著作而言,但推而廣之,對于其他方面的知識訴求也是共通的。

舊書的流通既有上述的大市場,也有只針對目標客戶群體的小市場,這類小市場主要服務同質人群如學校等。《北京大學日刊》開辟有“舊書流通處啟事”專欄,其他學校??灿蓄愃茩谀?。民國中后期以后,“在紙張與印刷飛漲之下,各學校所用之書本,亦因之大漲,上海青年會同學為減輕負擔起見,特發起‘舊書廉售商店,將高班次同學用過之書本,廉售于低班次同學之應用,盡量利用廢物,以使物盡其利。一時頗為踴躍”。[36]此類現象不勝枚舉,顯示了舊書小市場的活躍,其既是大市場的補充,也是對大市場諸多不足與逐利行為的抵制。

三、“洛陽紙貴”:舊書的新知與劫難

1927年至1937年,是中國近代舊書業的轉折期與黃金時代,“所謂轉變者,即是時東西科學,潮涌而入……經濟社會,亦多改革,而價廉貨豐,從書業本身言,貿易既極興隆,價值亦無大變動,僅不明時代潮流者,略受影響,仍不失為黃金時代”。[32](416)當時,又因各類出版商追捧印刷舊書,還被報刊稱為“舊書年”。[37]而1937年后,因全面抗戰的爆發,國內出版行業有序的經營被破壞,新書出版數量銳減,流通售賣渠道不暢,且紙價高昂,一般新出之翻印書,價格反而隨市價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舊書行業迎來“天時”,得到快速發展,呈現出畸形的繁榮;另一方面,又因“洛陽紙貴”,遭歷了被毀而造紙張的劫難。聚焦歷史,不難看出舊書市場與國家整體時代命運緊密相連。

1. 舊書新知:有用與無用之爭

舊書兼具知識和商品價值,“除了‘消閑遣日,藉以自娛外,大之供著述之參考采擇,小之亦可作撰稿時之稽證,名利雙收,則此區區者亦賺得出也。且好書仍在,收藏后摩挲可喜”。[19]“近十余年來,滬上西書舊書業漸形發達。店肆設立固多,書攤較前亦繁榮。借此文化事業衰頹之際,乃有舊書業支撐其間,于培植文化上頗多裨益”。[35]

當然,對于舊書的文化作用,時人既有褒揚者,也有貶斥者。如沈從文曾提及:“不要盡看那些舊書,我們已經沒有義務再去擔負那些過去時代、過去人物所留下的趣味同觀念了。在我們未老之前,看了過多……此回憶還更容易使你‘未老先衰?!盵38]不過,對此有人則反駁:“當我們讀一冊陌生的書本,不論它時代的遠久,都該是種新的試嘗,這決不可說是種負擔,而是探險。負擔仿佛是種責任,而探險卻是人性之好奇而已?!边@篇文章的作者坦承舊書中當然有些已不合時代的內容,但“它的大半已經給時間所揮發,升華成了很精美的一部分,即使你說這是渣余,而這渣余,也是可以回憶和珍貴的渣余”。同時,引用一句外文格言諷刺當時新書業的粗制濫造,贊揚舊書持久的思想性,即“你要想得到新思想吧?請去讀舊書。你要找舊的見解吧?請去看新出版的”。[39]

若從經濟方面考量,顯然“在有心讀書而無力買書的青年朋友的目光里,舊書較新書更有吸引的力量。同時,在有心搜求古代的珍本乃至現代的絕版書的人們的視線里,舊書也往往是一種注目的對象”。[40]朱光潛評價舊書道:“其中無用的當然不少,可是大部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偉大的歷史成就,哲學思想的結晶,文物典章的碑石,詩文藝術的寶庫,于今竟一旦一文不值了嗎?”[20]

對此,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古舊書籍依然有它不可忽視的價值。“一部書、一部手稿及一部印本的誕生,象征著知識從作者個人擁有的狀態中脫離出來,最終進入讀者手中。”古舊書籍作為書籍印刷與出版的副本,更是憑借其長期在市場流轉的特性,促進與加速了知識傳播的廣度與深度?!笆聦嵏嬖V我們:新的出版物寥若晨星,科學讀物可謂絕無僅有,即使十年前的出版物都不充分,不易獲得……每種不過三五千冊,如此微量與重價,實在無法滿足知識分子不斷的欲求?!盵41]這些都凸顯了舊書存在的意義。如1944年的《三六九畫報》中有文章記載,一位購書者“四年前無意中曾花了兩塊錢買了本當年出版的《莫斯科戲劇預演》,那本書內容很精彩,記載了一位美國人旅行蘇聯參觀各劇場的調查,有許多照片很美麗,場面也偉大,這本書看完了以后,曾經翻譯了一部分,發表在某刊物上,承編者送了幾十塊錢的稿費,也是頗可紀念的事”。[42]一本舊書既讓這位買書人獲取了知識,且通過對知識的翻譯再生產,又促進了知識的傳播,獲得了遠比舊書更多的收入,可謂一舉兩得。

“古舊書鋪同時也是古今知識學識的薈萃之地,是一代又一代文化香火傳人的養成之所?!盵43]有文人曾提出:“我們毫無愧色地可以承認路旁舊書攤或舊書店的揩油讀書,是一種極端的幽默的讀書門路”,“因為新書店的鐵門謝絕我們的觀覽,我們便只得跑舊書店。在那里,聊以滿足我們的知欲的一部分”。[44]逛舊書店淘書、揩油讀書是很多知識分子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

舊書在時人的日常知識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谷諔馉帟r期,茅盾對重慶的舊書鋪很看重,“從淪陷區來的一位青年,進了這里的某大學,他來時身無長物,現在至少幾本工具書非買不可了,那他就可以到那些舊書鋪去看看”。[29]解放戰爭時期,隨著“最近新解放區日益擴大,新區急需文化”,東北書店也曾盡全力征集與運送大量舊書刊物去新解放區,滿足了那里的閱讀訴求。[45]

2. “洛陽紙貴”:“還魂紙”下的舊書劫難

書籍是紙張重要的再生來源,時人將毀書造紙張的過程稱為紙的“還魂”,其雖是一種革舊維新的過程,但卻是拋棄舊書知識屬性,只關注物質屬性的知識劫難。近代以來,但凡戰亂之際,“尤其我國工業落后,造紙業向例不知改進與大量生產,所以物資輸入或運轉一受限制,立即感到紙張的恐慌,于是,直接影響一切出版物的生產量。不過,紙是可以再生的,于是凡是舊紙都走了同一的命運,這不只是書的厄運,簡直的是人類文化的大劫呢!”[41]

抗戰時期,但凡“展開報紙就看見:‘紙價飛漲,同業等為維持血本起見,不得已將各中學教科書酌加五成,小學教科書酌加八成……的新聞”。[46]如在淪陷區的北京,日本華北交通株式會社運輸局貨物課稱,當時的車站多有書店交運的舊書,堆積如山,以待“舊籍南運,毀造紙張”,“查今年造紙原料極感缺乏,紙價因之上騰,而尤以上海為最。據報上海廢紙價格計粉連料,每斤儲券二十元,毛邊紙十元,道林紙將近三十元。而京市廢紙價格計粉連料聯券八角,毛邊七角,道林紙亦僅一元二三角。雖以郵寶寄遞上海銷售,獲利亦在一倍以上,重利所在,各書商群趨之若鶩,多將舊籍南運毀造紙張”。①同時,“隨著抗戰的爆發,敵寇盤踞北平經濟的不斷波動,影響了一般的購買力,本來烽火連天,誰還有心研究文化呢,除了敵寇的機關和偽組織的大員購買外,很少有人問津,一時南方紙源缺乏,賣書不如賣紙,所以一時舊書,多入廢紙作坊及南運作還魂紙”。[6]顯然,“若南運不嚴加制止,聽之任之,則華北舊存書籍勢必遭到摧毀,殊與文化前途影響甚大。偽華北政府對此,亦曾有舊書禁止南運之令,以求挽救危機。而抗戰勝利后,又因時局不靖,國統區通貨膨脹嚴重”,“現在我們走在琉璃廠,家家門可羅雀,并且因為紙的缺乏,賣書不如論斤賣紙,據說這稱斤的風氣又出現了!”[6]面對北京書肆以存書計重售予造紙廠用作制紙的情形,南京“教育部深恐古籍散失,有關文化前途至巨,特組織收購圖書委員會,聘北大校長胡適為主任委員”。[47]在特殊時期,這些措施對舊書雖有一定程度的挽救,但仍是杯水車薪,在“洛陽紙貴”的背景下,舊書經歷了一場劫難。

結語

舊書的生意是近代中國出版界最為關鍵的生意之一,借舊書商品性與文化性交織的特點,它的存續與變遷,既展現了舊書本的物質文化價值與近代中國的知識流播間的關系,又牽連舊書商人、書籍市場、造紙業,以及公共輿論等諸多領域,擁有豐富多彩的內容。舊書銷售網絡的擴張與流動,不僅實現了書籍的再造,激活了書籍本有的文化價值,而且推動了書籍通過交易的方式流布到偏僻區域或與印刷書籍無緣的社會普通民眾手中,實現了他們對知識的獲取?!皶房倸w是構成傳播交流史的一個側面”,[1](247)借助舊書鋪或舊書攤所構建的舊書的生意網絡,商人、知識分子、學生等群體得以參與近代中國知識網絡的建構,并以舊書的流通編織了近代書籍社會史的一端。

參考文獻:

[1] 韓琦,米蓋拉. 中國和歐洲:印刷術與書籍史[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 羅伯特·達恩頓. 啟蒙運動的生意[M]. 葉桐,顧杭,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3] 北京的書業[J]. 三六九畫報,1943(9):12.

[4] 林·亨特. 新文化史[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55-156.

[5] 馬建農. 北京古舊書業的行業特征及其影響[M]//王崗. 北京歷史文化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 小玲. 北平的舊書業[J]. 一四七畫報,1948(6):10-11.

[7] 白鷺. 舊書店[J]. 上海常識,1928(47):2.

[8] 謝鈞. 長沙的舊書店[J]. 十日談,1934(48):511-512

[9] 孫殿起. 叢書目錄拾遺[M]. 北京:通學齋書店,1934:2-3.

[10] 力永清. 舊書攤巡禮[N]. 每日譯報,1939-02-25(006).

[11] 陳忱石. 賣舊書的人[J]. 民智月報,1936(2):13-15.

[12] 公懷. 舊書業在上海[J]. 上海生活,1939(10):8-9.

[13] 澄江. 文德路的舊書坊[J]. 南風,1934(2):1-3.

[14] 沂洋. 舊書·朋友[J]. 兩廣會刊,1941(2):26-27.

[15] 壽彭. 上海的舊書攤是清寒學生的恩物[N]. 總匯報,1939-11-09(003).

[16] 甄春英. 上海舊書買賣[J]. 海沫,1941(8):10-12.

[17] 何訓. 舊書攤[N]. 社會日報,1944-09-22(001).

[18] 馮友蘭. 馮友蘭學術自傳[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9.

[19] 堯公. 書林逸話(下):古書之翻印與舊書業的進步[J]. 古今,1943(14):27-32.

[20] 朱光潛. 舊書之災[J]. 周論,1948(1):14-15.

[21] 王茂山. 東安市場的舊書攤[J]. 市師,1936(1):14-15.

[22] 芮哲非. 谷騰堡在上海:中國印刷資本業的發展(1876—1937)[M]. 張志強,等,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231.

[23] 彼得·伯克. 知識社會史:從谷騰堡到狄德羅[M]. 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24] 孫從添. 藏書紀要[M]. 上海:掃葉山房,1914:2.

[25] 憶玢. 閑話上海舊書肆[J]. 上海人,1938(13):204-205.

[26] 葉靈鳳. 讀書隨筆[M]. 上海:上海雜志公司,1946:170.

[27] 教授買來不少舊書[J]. 南開大學周刊,1928(58):18.

[28] 商鴻逵. 北京舊書肆[J]. 沙漠畫報,1943(12):13.

[29] 茅盾. 舊書鋪[J]. 旅行雜志,1945(1):31-32.

[30] 舊書的價值[J]. 青年友,1926(2):26.

[31] 菁如. 剝削知識階級之北平舊書賈[N]. 大公報(天津版),1933-05-13(013).

[32] 謝興堯. 書林逸話[M]//張靜廬. 中國出版史料補編. 北京:中華書局,1957.

[33] 鄭振鐸. 廢紙劫[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58.

[34] 中國文化服務社. 疏暢舊書流通,創辦寄售業務[N]. 社報,1938-08-25(001).

[35] 唐慶增. 舊書業傳播經濟知識之使命[J]. 上海文化,1946(4):19.

[36] 孔明. 舊書交易所[J]. 明燈道聲,1939(11):33-34.

[37] 衛術. 舊書年[N]. 申報,1935-04-10(016).

[38] 沈從文. 一周間給五個人的信摘抄[J]. 現代,1932(1):640-642.

[39] 蕭雯. 讀舊書論[J]. 南北極,1946(1):11.

[40] 韻鐵. 舊書禮贊[J]. 時代,1934(3):21.

[41] 惎忞. 整頓整頓圖(書館)吧[J]. 吾友,1944(35):11-12.

[42] 清君. 買舊書[J]. 三六九畫報,1944(7):12-13.

[43] 徐雁. 中國舊書業百年[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7.

[44] 牧丁.“逛”舊書店[J]. 楓林文藝叢刊,1944(5):20-21.

[45] 把舊書送到新區去[N]. 生活報,1948-05-16(004).

[46] 舊書交換運動[J]. 海聲,1939(1):4-5.

[47] 教育部撥發巨款收購北平舊書[J]. 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48(3-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微拍| 中文成人在线| 欧美成人一级| 欧美色丁香|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97色在线|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国产丝袜第一页|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色综合网址| 国产91麻豆视频|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色成人亚洲|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欧美色图第一页|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色天堂无毒不卡| 99草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国产91小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五月天久久婷婷|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av国产在线|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婷婷|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天堂视频网| 日韩区欧美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色哟哟国产精品|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丝袜啪啪|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五月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 午夜视频www|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青青草91视频| 四虎综合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 91成人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网站|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