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公路局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夯實一屆越戰越勇的基層黨組織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民心的作用,把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確保引領作用發揮在一線、精干力量匯聚在一線、戰斗堡壘筑牢在一線,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遵義市鳳岡縣永和鎮魚塘村的新辦公樓

遵義市鳳岡縣永和鎮魚塘村黨員活動室
谷雨時節,大山深處下著淅瀝小雨,萬物在春的滋養下競相生長。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永和鎮魚塘村養殖帶頭人任佳和鄉親們正忙著給肉牛投食、加水、清糞,養殖棚里的100多頭肉牛在他們的精心喂養下茁壯成長。
10年前,剛退伍的任佳告別故鄉,遠赴浙江、福建一帶務工。2018年,目睹家鄉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任佳便萌生了回鄉發展的念頭。那時,恰逢魚塘村開展打造“民選干部帶頭致富”黨建服務平臺活動,任佳參選并被群眾推選為村干部。當選后,任佳發揮“領頭雁”作用,身先士卒,敢闖敢干,帶領村民逐漸做活了肉牛養殖產業,成為了魚塘村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民選干部帶頭致富”是魚塘村摸索村級陣地“5+3+N”規范化黨建示范點結出的碩果。所謂“5+3+N”就是完善小食堂、小澡堂、小衛生間、小閱覽室、小文體活動室,搭建黨建服務平臺、政務服務平臺、綜合治理平臺,建立“N”個功能室。通過打造“5+3+N”規范化黨建示范點,改善村干部辦公生活條件,營造安心、舒心的干事創業氛圍,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形成“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凝聚起農村農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遵義市鳳岡縣永和鎮魚塘村小閱覽室
提起魚塘村的基層黨建工作,貴州省公路局系統派駐魚塘村駐村干部陳光志告訴記者,自2016年1月鳳岡公路管理段掛幫魚塘村以來,以打造規范化黨建示范點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打造黨建陣地,亮化村委辦公樓環境,改善村級辦公條件,為村干部干事創業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村級辦公場所的完善,結束了我們在黨員家里過組織生活的歷史。筑牢陣地,不但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連群眾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發展的內生動力越發強烈,干事創業的氛圍愈加濃厚?!闭劶棒~塘村村級黨組織發生的變化,該村老黨員嚴純剛深有感觸。
魚塘村設有一個黨總支,下轄4個組級黨支部,全村共有128名黨員,其中半數黨員已年過花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年齡大、學歷低成為影響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一大瓶頸。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破解困局,魚塘村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按照“一名民選干部帶一個支部”的聯建模式,給想干事、懂技術、有經驗的黨員干部提供舞臺,充分激發這些黨員干部的潛能,形成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魚塘村依托“5+3+N”規范化黨建示范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所取得的成效,只是貴州省公路局以夯實一屆越戰越勇的基層黨組織為抓手,傾心、傾情、傾力幫扶的生動縮影。

遵義市鳳岡縣永和鎮魚塘村肉牛養殖場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公路局平均每年組織20個局系統基層黨支部深入結對幫扶村開展“五千行動”,較好解決了各幫扶村村支“兩委”帶動群眾發展動力不足、辦法不多,基層黨建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實際問題。除了幫助鳳岡縣魚塘村、織金縣新場村、從江縣從開村、加魯村等幫扶點新建或改建綜合辦公樓,實現各幫扶村基層黨組織陣地“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外,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次組織南燒村等各幫扶村村支兩委、村組長、致富帶頭人“走出去”,到三穗頗洞村、湄潭田家溝村、播州區花茂村等新農村建設示范地參觀學習。同時,邀請平壩區塘約村和印江縣沙子坡鎮韓家村支書到各幫扶村零距離“傳經送寶”,各幫扶村村支兩委逐漸從以前的“一盤散沙”“不知所從”到如今的“團結一心”“頭頭是道”,帶領村民發展脫貧致富產業,闊步邁向鄉村振興。
如今,貴州全省都已實現脫貧。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公路局將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并遵循“鄉村振興關鍵是組織振興,組織振興關鍵是農村黨組織振興”的基本原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大產業發展力度,將脫貧戶吸收到專業合作社,按照“長產業與短產業相結合”的原則做好規劃,利用各地市州的區域優勢,大力發展茶葉、肉牛養殖、蠶桑、花椒等產業,帶動脫貧戶以資源入股,壯大種養殖產業,激發群眾“造血”功能,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