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張林 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太佳高速公路東段運營分公司 穆川川 郭勇
何謂“兩客一危”
兩客: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
一危: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主線已基本建成,總里程突破16萬公里,覆蓋約99%的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承載著人民群眾巨量的客運和貨運需求。其中,“兩客一危”車輛的安全運輸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倍受各級有關部門及單位的重視,“兩客一危”車輛的動態監管手段也在高壓之下逐步升級。
近年來,作為山西太原至陜西佳縣高速公路(簡稱“太佳高速”)東段的運營管理單位,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太佳高速公路東段運營分公司(簡稱“太佳東公司”)在嚴峻的“兩客一危”監管形勢下,緊跟中央有關部門相關指示精神,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監管辦法,并得出寶貴的實踐經驗。其中,有效整合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和高速公路交警的“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在“兩客一危”車輛日常服務、監管、應急救援等方面展現出的成績令人眼前一亮。
2011年以來,交通運輸部聯合有關部門多次印發通知,不斷強化“兩客一危”車輛監管。2020 年至2021年,接連出臺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兩部國家層面的交通運輸發展頂層設計分別對“兩客一危”車輛監管作出有關指示。
2011年,交通運輸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兩客一危”車輛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管工作開始逐步深入數字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平安交通”建設逐漸鋪開,“兩客一危”車輛聯網聯控被列為推進“平安車”建設的重點,也明確了“兩客一危”車輛的入網率和上線率,要求建立區域間協調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及時警告和糾正異常停車、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
截至2020年,我國“兩客一危”監控報警裝置安裝率達80%。未來,“兩客一危”動態監管的數字化發展將步入深水區,智能、平安、共享將成為主旋律。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推動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深化交通公共服務和電子政務發展。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業系統安全風險和重點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強化危險貨物運輸全過程、全網絡監測預警;要推動衛星通信技術、新一代通信技術、高分遙感衛星、人工智能等行業應用,打造全覆蓋、可替代、保安全的行業北斗高精度基礎服務網,推動行業北斗終端規模化應用。
具有行駛記錄功能衛星定位裝置的安裝、車輛入網率和上線率的上升、區域協調機制的建立、信息的共享……我國“兩客一危”動態監管數字化的基礎在中央有關部門指示精神下逐漸建立并夯實。近年來,太佳東公司立足太佳高速東段實際情況,準確把握轄區內“兩客一危”車輛數據信息,為動態監管打下堅實基礎。
太佳高速東段位于山西中北部地區,是附近唯一一條允許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通行的高速公路,也是西通陜甘寧,東達京津冀的重要戰略通道。記者在太佳高速東段看到,每分鐘就有不止1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通過。

太佳高速公路東段(供圖:太佳東公司)
太佳高速東段起于太原北環城高速公路向陽店互通以東6.7公里西墕樞紐處,終于婁煩縣赤土華村附近,與太佳高速西段相接,全長94.878公里。全線地處山嶺重丘區,橋隧比例高、坡陡彎急,途經凌井溝省級自然保護區、汾河國家一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嵐河國家一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包括長達2.382公里的汾河特大橋在內設有90座橋梁,總長17.512公里;包括長達6.565公里的西凌井特長隧道、4.978公里的老龍山特長隧道在內設有5座隧道,總長16.189公里,全線橋隧比例達34.4%。
記者從太佳東公司獲悉,太佳高速東段車流量大、通行環境復雜,日均車流量高達13000余輛,在山西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高速一支隊(簡稱“山西交警高速一支隊”)十大隊備案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超過150家,危險化學品車輛3000余輛,日通行量最高達1000余輛。全線設有樞紐1個、互通4個,泥屯、西凌井、豐潤、婁嵐4個匝道收費站,以及靜樂1對服務區。
作為省會太原市周邊重要的危險化學品運輸專用通道,大量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意味著艱巨的安全管理壓力。這些“炸藥包”一旦發生意外,將直接嚴重威脅周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周邊生態環境,尤其是兩個國家一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
依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2020年太佳高速東段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和應急救援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交通事故多為追尾和泄漏事故,存在交通事故和清障救援發生在隧道內的情況。其中,2019年有3起追尾造成的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導致平均交通中斷8小時。
在監管“兩客一危”的過程中,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和高速公路交警各司其職。在傳統工作模式中,“兩客一危”監管因為無法及時發現事故并通聯各方研判處置,很容易錯過最佳處置時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為此,太佳東公司與山西交警高速一支隊于2020年底共同創建了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協同太佳高速東段路政大隊監管“兩客一危”車輛,依托“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的智能交通視頻監管平臺(簡稱“視頻監管平臺”)和“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智能監控與預警系統(簡稱“監控預警系統”),實現聯動共治。

2018年至2020年太佳高速東段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事故及清障救援統計
太佳東公司總經理穆川川介紹,太佳東公司以“11236”協同共治機制為工作總綱,深入貫徹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持續引導黨建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創新支部聯合模式,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主動作為、攻堅克難,以“路警協同共治”為契機,與山西交警高速一支隊十大隊黨支部聯合,推動路警協同發展,深化路警一體化合作機制,通過“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本著“一條路、一家人、一條心”的原則,打造“同駐、同巡、同辦”的協同機制。以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聯勤聯動、協同共治為目的,秉承“協作、共治、創新、共贏”的基本工作理念,創建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
“11236”協同共治機制
樹立“一”個理念:“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理念;
建立“一”個機制:三級聯席會議制度;
做好“兩”個支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支持高速公路交警做好營房建設、道路安全設施設置等工作,配合加強重點車輛通行高速公路的引導,落實重點路段、重點部位管控措施;高速公路交警支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管理好收費站、服務區等區域的工作秩序、收費秩序和治安秩序;
實現“三”個共享:涉路信息資源共享、科技設施資源共享、基礎設施資源共享;
打造“六”個協同:協同規范道路養護施工作業、協同強化惡劣天氣應急管控、協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處置機制、協同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協同解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及安全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協同打造平安高速“山西樣板”。
視頻監管平臺和監控預警系統就像“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各方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使監管人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外,不到現場就能及時發現事故并研判處置,大大提升了監管效率。
在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各方都派駐了人員協同辦公,大屏幕上顯示著監控預警系統的界面。記者看到,太佳高速東段全線“兩客一危”車輛分別用黃色和紅色區分客車和危險化學品運輸車,分布情況一目了然。此外,系統還直觀呈現了“兩客一危”車輛在太佳高速東段的總數量、疑似違停車輛數、隧道滯留車輛數、疑似熄火車輛數、黑名單車輛數等統計數據。
太佳東公司信息監控指揮中心副主任史有珍說:“只要‘兩客一危’車輛超速或者違停,系統會馬上發出預警。”5月11日10時左右,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突然響起警報,大屏幕上彈出超速預警窗口,顯示著超速車輛的車牌號、超速時間和超速地點。監管人員嫻熟地記下預警信息,并通過微信轉發給交警。史有珍說:“諸如此類的預警幾乎每天都會有,當有違停預警時,監管人員還會通過視頻監管平臺查看車輛違停現場的情況,研判車輛是否需要救援。”
傳統監管方式依賴的人力巡邏和視頻監控會導致發現事故和研判處置的時間明顯滯后,“兩客一危”車輛事故處置分秒必爭,時間問題就是最大、最迫切的問題。
太佳東公司信息監控指揮中心主任王琨說:“從前,很有可能我們的巡邏人員剛剛巡邏過一個路段,這個路段就發生了事故,等我們的巡邏人員再巡邏到這個事故路段,就需要一段時間了。雖然太佳高速東段的長大下坡、橋梁、隧道出入口等重點路段已經全部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但是事故不一定發生在安裝了攝像頭的路段。”
王琨解釋:“以前,我們發現事故后,需要人到現場才能開始研判如何處置,之后再聯系路政和交警清障救援或者執法,現在一切都提前了。”
此外,監控預警系統還能夠還原“兩客一危”車輛的行駛軌跡,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1月15日18時25分,一輛運載壓縮液化氣的貨車在太佳高速東段違停引發預警,監管人員調取附近監控發現司機正在擺放三腳架后,立即通知路政和交警前往現場查看,獲知貨車違停系車輛離合器片故障無法自行駛離后,路政交警立即通知清障人員前往救援。同時,通過監控預警系統查詢貨車的行駛軌跡,發現其途經多省多市,且涉及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綜合上述信息,監管人員立即告知現場路政、交警及清障人員禁止與貨車司機近距離接觸,并引導司機留在駕駛室使用手機溝通。19時32分,現場清障救援完成,貨車被拖至泥屯,總耗時67分鐘。

“兩客一危”車輛分布情況一目了然。(供圖:太佳東公司)
監控預警系統和視頻監管平臺相輔相成,前者及時發現事故并預警,后者幫助監管人員直接研判、決定處置辦法。省時省力的“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自上線以來,一直廣受監管各方的好評,它是如何實現的?關鍵在國之重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
監控預警系統的核心就在北斗提供的“定位”功能上,定位不僅是定位,它不僅能讓監管人員迅速找到“兩客一危”車輛的準確位置,還衍生出了測速、還原車輛行駛軌跡及判斷司機疲勞駕駛情況的功能。王琨介紹:“‘兩客一危’車輛的定位信息每30秒刷新一次,通過位置變動的距離,可以依據算法得出車輛的速度,從而判斷其是否超速,同理也可以判斷車輛是否違停,而司機是否疲勞駕駛則可依據車輛行駛的時長作出判斷。又由于刷新頻率較高,可以得出車輛行駛軌跡。”
王琨介紹,監控預警系統擁有“兩客一危”車輛實時監測、隨時查詢、預警推送、數據統計等功能。可以精確查詢指定車輛的當前位置、行駛方向、公里樁號、車輛信息、業戶信息及行駛路線等信息,監管人員可以通過這些信息準確掌握太佳高速東段上“兩客一危”車輛的通行狀態,及時救援或提醒出現故障、違停等異常情況的車輛,縮短“兩客一危”車輛在高速公路上滯留的時間;利用預警管理,還可建立有沖卡、違章等行為的黑名單車輛數據庫,主動針對出現超速、禁行時段行駛、違停等異常情況的黑名單車輛進行預警,并把信息推送至交警部門,通過約談企業、違規抄告、安全教育等方式減少違章違法行為,共同保障高速公路運營安全。

監管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預警參數。(供圖:太佳東公司)

預警監控系統能夠自動生成統計數據。(供圖:太佳東公司)
視頻監管平臺將現場監控攝像頭所采集的影像傳回“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根據338路視頻影像數據,監管人員建立了24小時全時段巡查、巡檢機制。監控攝像頭采集影像的范圍覆蓋橋梁、隧道、長大下坡、站區廣場、服務區及危化品車輛停車區等事故易發路段,還包括施工作業路段、團霧易發路段等容易產生突發事故的路段,還能結合天氣預報實現在惡劣天氣發生時段對重點路段的重點監管;能實時監測通行狀況,及時發現道路擁堵、違規駕駛、車輛故障、交通事故及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能夠根據全路段實時的車流量狀況,實現更為精準的交通分流管控,有效避免次生事故發生,提升指揮管控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
山西交警高速一支隊十大隊指導員李淵表示,“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為交警處置突發事件提供了很大便利,也提高了救援效率。2020年12月23日16時左右,一輛客車在太佳高速東段往佳縣方向25公里處停下,“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隨后發出預警,交警通過視頻監管平臺看到客車司機正在擺放三腳架,隨后接到司機報警表示需要轉移乘客。李淵說:“以往發生這種情況,救援前后起碼要兩個小時,主要花費在等待事故車輛報警、確定車輛位置、聯系客運公司轉移乘客上。但當時,因為及時發現和確定了客車的位置,我們交警、路政的車輛全部出動,不到1個小時就把乘客轉移到了安全地帶。要知道,乘客在高速公路上滯留兩個小時,是十分危險的,尤其部分安全意識不強的乘客,很容易發生二次事故。”
太佳高速東段地域跨度大,距屬地陽曲縣、靜樂縣、婁煩縣等配備應急隊伍的縣城較遠,導致應急救援時效性差,且部分路段位于汾河上游水源地,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泄露將造成大面積水污染。
為積極應對該路段當前的安全運營風險,預防和降低火災事故隱患,提升運營管理服務工作,減少國家和人民的財產損失,太佳東公司購置專業消防車3臺,配備了專業的救援設備,同時從化工企業“山西三維”選聘專業消防隊員12名,成立消防救援隊伍,充分利用“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與路政、清障、養護、隧道管理、高速交警及地方應急救援力量形成聯勤聯動,預知預判、協調調度、反應迅速、高效快處的一體化格局,著力打造一支應急能力較強的突發事件處置隊伍。如今,已經實現了太佳高速東段全路段半小時內快速救援。
太佳高速東段路政二中隊中隊長翟田野回憶,4月份1輛運煤的貨車車尾起火,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發現情況后立即通知路政趕赴現場,老龍山隧道管理站派出消防車初步滅火降溫。隨后,110、119車輛到達現場進一步徹底滅火清障。翟田野說:“最快趕到現場初步處置非常重要,火情瞬息萬變,越早得到處理,越能降低其危險性。”
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成立以來,借助“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提高了監管效率,雖然原本積壓在傳統管理模式下的人力資源被解放出來,但是傳統的監管模式并沒有被完全抹去,例如人力巡邏依舊作為補充手段保留。盡管路警聯合信息指揮中心在太佳高速東段“兩客一危”監管工作中發揮著出色的作用,但也只是復雜艱巨的“兩客一危”監管工作中的一部分。太佳高速東段正多方面試點、多方面完善、多方面推廣,努力打造山西高速的“數字安全帶”。
例如,邀請專家評定服務區合理停放“兩客一危”車輛的數量上限。從前靜樂1對服務區停放近百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景象不復存在,現在的靜樂服務區為“兩客一危”車輛劃分出專用停車區,并登記其包括經營業戶、經營許可證號、發證機關、拉運介質、司機姓名及聯系電話等在內的信息,以充實“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的信息基礎。此外,還在服務區“兩客一危”車輛停放達到上限后,及時在“兩客一危”車輛司機微信群內告知,方便司機提前計劃行程。
未來,“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平臺將繼續提升數字化水平。王琨介紹:“目前,我們的預警信息還需要人力抄錄、轉達。未來,這些工作將交由系統完成,監管人員只需要確定是否發送預警信息即可。”此外,太佳東公司還將從以下幾方面完善“兩客一危”動態監管工作。

靜樂服務區設置“兩客一危”車輛專用停車區。(攝影:張林)
完善硬件設施。為實現在重點路段“監控全覆蓋、監管無空隙”的目的,分批增設高清攝像頭,改造完善隧道視頻事件檢測系統,提升視頻監控覆蓋率,強化電子巡查功能,讓“天眼”助推平安出行。
豐富數據信息。進一步加強路警聯勤聯動工作,有效整合交通、公安等系統資源合署辦公。雙方通過路況信息、科技手段、基礎設施的共享,實現全方位協同共治。通過與運管部門探討,下一步接入運管“電子運單”信息,完善數據,精準掌握拉運介質,利于突發事件的有效應對。
健全共治機制。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是適應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需求,強化道路安全管控的新探索和新模式。高速公路運營企業與高速交警將進一步完善雙方協同共治機制、職責、流程及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形成標準化、可復制、可推廣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平安、暢通、和諧的高速公路交通環境。
拓展監測范圍。通過路警聯合信息監控指揮中心的試運行,為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抓手,開創山西“兩客一危”信息化管理新局面。下一步,將擴大動態監管范圍,逐步實現全面輻射,逐步建立山西境內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較為完整的路網監測體系,從而對“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實施有效監管。
分類指定停靠。當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進入服務區,合理引導車輛停入專用區域,并結合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危化品車輛停靠監控;把服務區危化品泄漏檢測報警信號接入系統平臺,實現統一監控管理,提高應急指揮和處理效率;統籌規劃危險化學品運輸線路(太佳西、太佳東、太原東環及太舊)沿線服務區,按照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運拉介質分類限停,每個服務區只限定停放拉運某類介質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