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倪光南
7月13日-15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21(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召開,大會主題為“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聯網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在大會的“鏈網協同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作了題為《用數據網絡技術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旨報告。
倪光南表示,基于數據網絡技術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希望通過數字網絡創新的技術更好地驅動協同創新,推進相關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
國家對大數據發展非常重視,數據作為國家的重要資源,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生產力。國家也重視大數據的安全,發展的同時,要把安全同步推進。我國出臺了《數據安全法》,要全面構建中國信息數據安全的法律框架,使得數據安全能夠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數據網絡技術對推進大數據發展,對數字中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對于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以及保障國家網絡安全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需要創新技術。要有中國特色的大數據支撐平臺,滿足算力支持、算法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在中國發展大數據,需要數據活起來,適應中國的特點,地大物博、信息化發展水平的不平衡等情況。這些問題對大數據的推行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倪光南表示,我國建設大數據支撐平臺有兩個問題,一是網絡層面,是數據互聯互通的問題;二是數據層面,要解決數據融通的問題,不同的數據來源,其架構不同的數據融合起來。網絡通和數據融可能是大數據推進中面臨的普遍性問題。
倪光南認為,要建立大數據支撐平臺,按照大數據的要求來定義網絡。如果有一個很好的數據網絡技術支撐平臺,任何一個大數據應用系統和信息技術設施就可以連接起來。構建面向大數據的支撐平臺,可歸納為數據網絡技術、數據定義網絡、軟件定義網絡,更加進一步用大數據要求來定義網絡,來構成所需要的數據網絡。
傳統網絡發展到是以軟件定義網絡,今天是要以數據定義網絡,這個方向還可以繼續發展。如果推廣以后,就可以解決信息碎片化、成本高等問題,數據網絡技術有助于大數據進一步發展。
倪光南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我國在世界上應用走在前面,集中優勢和資源,要打造基于數據網絡技術的支撐平臺,更好地實行大數據發展來解決存在于數據之中的問題,為實現我國社會治理的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