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秋野 樊抗抗
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隨著消費的經濟帶動作用凸顯,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受到高度重視。5G+信息消費館作為最新信息技術的創新載體,匯聚眾多信息消費產品與服務,能夠有效推動信息與消費深度融合,亦兼具帶動新基建投資功能。

信息消費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爆發的關鍵時期。隨著消費逐步升級,近6年來我國消費對GDP同比的拉動率持續高于投資、凈出口和政府支出,消費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但也要看到,我國消費增速在放緩,傳統消費暴露出的增長乏力、新興熱點缺乏、產業結構亟待優化等問題不容忽視。與此同時,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電子商務、新零售等新興消費模式頻現,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我國于2013年、2017年相繼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 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信息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信息消費已經成為創新最活躍、增長最迅猛、輻射最廣泛的新興消費領域。
5G+信息消費館建設是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的現實所需。近5年來,我國實體商場客流量環比增長總體呈下降趨勢,商家的運營管理成本提高,利潤不斷滑落,實業失去了技術更新改造的動力和資源。部分傳統商業體由于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產品定位不明確、運營管理模式不靈活,正處于信息化轉型升級階段。與此同時,純互聯網電子商務模式已趨成熟,平臺加物流的發展速度放緩,線上紅利進入瓶頸期,規模效應的背面就是服務體驗的短板。線上商業正在積極尋找突破口,升級線下體驗場所正是探索的方向之一。線下實體商業謀求數字信息化轉型出口,線上電子商務向實體商業下沉,在此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下5G+信息消費館應運而生。
5G+信息消費館建設是擴大升級信息消費的重要支撐。5G+信息消費館整合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的優勢,以智能場館設施為紐帶,集中展示銷售最新產品及服務,培育各類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消費新業態,豐富消費體驗,打造消費新亮點,刺激消費需求。當前5G+信息消費館建設工作受到工信部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試點,頭部企業積極響應。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的京東超級體驗店在重慶開業,其沉浸式體驗模式旨在解決消費者缺乏行業產品體驗環境的痛點,在普及高端商品及行業新品的同時激發潛在消費;蘇寧旨在打造智慧零售的場景體驗店為消費者營造多元化、科技化、生活化的體驗空間,意在實現集消費場景深化與消費升級于一體的組合模式。5G+信息消費館的建設正是推動消費升級的長遠考慮。

5 G+信息消費館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壁壘。當前消費者對于消費場景和社交場景均提出了新需求,同時新科技與產品需要體驗來展示和傳遞。5G+信息消費館將線上線下消費有機結合,打破線上線下單邊發展的局面,有助于引導新的消費模式。5G+信息消費館與各類信息消費平臺融合將帶來強大引流效果,其統一的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將實現有線、無線網絡設備、關鍵鏈路等統一的監控管理,以及跨區域、跨產業的消費融合。
5G+信息消費館承載前沿數字信息科技。5G+信息消費館作為支撐經濟社會協調共享發展的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具有鮮明的科技導向和乘數效應。館內產品和服務類型囊括新型信息消費產品、數字內容、新零售類、智能家居類、娛樂文體類、醫療教育類。5G+信息消費館可以充分結合利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各類信息技術和新零售等新模式,提供自助咨詢、室內導航、智能可視化導購、智能泊車尋車、無感支付、配送到家等便捷服務;構建智能設備的無障礙化工作環境,引導消費者進行全流程、全方位的體驗式消費;利用科技化場景實現人與人、人與商品、商品與商品的強互動和強體驗,鼓勵打造人格化IP,圍繞目標用戶需求進行體驗迭代。

5G+信息消費館兼具拉動消費與投資的雙重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同時沖擊了經濟的供給與需求,其對需求的影響尤勝對供給的影響。一方面,隨著分級分區的復工復產,疫情期間被抑制、凍結的消費將逐步釋放,5G+信息消費館將引流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使得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消費潛力得以釋放。另一方面,新基建在重大公共危機前,體現了強大的抗沖擊能力,穩定支撐產業向好發展的同時有效保障居民工作生活,已成為經濟發展中最抗壓、最具產業支撐能力的“定盤星”。具有新基建屬性的5G+信息消費館建設將有效拉動項目投資,為實體經濟賦能。
一是完善5 G+信息消費館專項政策,鼓勵線上線下融合創新。建議出臺扶持5G+信息消費館發展的指導性政策文件,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作用,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實施吸引企業入駐、資本落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強試點示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結合5G+信息消費館所在地特色,利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手段,集中展示銷售信息消費產品服務,推廣無感支付、無線支付等新型支付,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
二是重視5G+信息消費館上下游協同帶動作用,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孵化建設跨區域、跨領域的云平臺,推動供應鏈統籌布局、融合發展。以5G+信息消費館為載體,開展信息消費信息技能培訓,通過體驗式培訓向消費者普及信息應用、風險甄別、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知識,提高人民群眾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的獲得感及參與感。依托5G+信息消費館,組織開展基于體驗消費的高峰論壇,深化推進相關領域主題常態化沙龍活動。充分發揮多媒體、多渠道的作用,不斷拓展、完善宣傳手段,豐富信息消費體驗,培養信息消費習慣,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三是加速形成高質量供給結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鼓勵開發前瞻性強、市場前景好的新型信息消費產品,積極推進5G+信息消費館與業態的創新融合,形成多渠道、全方位支持信息消費發展的產業支撐運行體系。在提升研發、生產、營銷流通等單個環節智能化、數字化水平的基礎上,鼓勵骨干企業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重構館內消費各個環節,實現消費全流程的智能化,推動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以期實現萬物互聯的終極目標。
四是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逐步優化信息消費環境。鼓勵有關企業聯合第三方研究機構和開展信息消費熱點課題研究和技能提升培訓,及時跟蹤行業發展新應用新產品,普及信息消費認識,提高消費者網絡安全意識,營造“愿消費、敢消費”的發展環境。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進信息消費治理及執法手段,推進組織機構代碼、個人身份證的電商實名制認證,減少新型商務業態下的刷單、網絡欺騙等行為。強化主體責任,加強對信息消費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調研,加大對惡意詆毀、干擾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力度。完善市場競爭規范,明確競爭行為的判定依據執法機制,保證消費者維權通道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