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旭 中設工程咨詢(重慶)股份有限公司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是各類關鍵要素的整合體,主要包括項目組織管理體系、項目規范化管理流程、項目管理質量考核等。對于建設工程項目來說,只有構建完善且合理的管理體系,才能提升工程項目的建設效率,縮短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確保工程項目在規定期限內完工。對此,本文論述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階段劃分的重點內容與作用,分析了建設工程項目各管理階段的控制要點,旨在為建設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策劃階段與決策階段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階段劃分中的兩個關鍵階段,其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建設工程項目策劃階段與決策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工程項目進行前期必要的精細化構思與合理化規劃,進一步明確工程項目的預期建設成果。根據工程項目總體策劃方案,編制完整性、合理性、精確性的工程項目建議書。工程項目建議書或經批準后,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工程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客觀評估。之后再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整體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系統性、合理性、客觀性的評價。建設工程項目策劃階段與決策階段,在推進工程項目建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這兩個階段也是進一步明確建設工程項目經濟條件與技術條件的關鍵階段,對于工程項目綜合性、系統性與客觀性評價,以及工程項目能否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起著決定性作用。
準備階段也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階段。準備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工程項目的組織管理架構與工程項目的人力資源架構,確保工程項目建設可以獲得充足的土地資源,滿足工程項目建設所需的土地資源。準備階段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原材料準備、工具準備、機械設備準備以及工藝技術準備等。
通常,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會委托第三方設計機構和監理機構全權負責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與現場監理,通過下達任務通知書的方式,督促設計機構與監理機構完成相應的工作。另外,還要組織開展公開招投標活動,選擇運營資質完備、專業水平高且行業信譽度良好的施工單位。按照要求向上級主管部門遞交工程項目開發擬建手續,完善工程項目管理組織架構,確保工程項目建設的有序開展。最后,選擇符合工程項目定位的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紙,明確原材料進購渠道與機械設備租賃渠道,在各項審批手續齊備的前提條件下進行工程項目建設。
實施階段,顧名思義也就是建設施工階段。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明確工程項目設計意圖,全面且深入的掌控建設工程項目的關鍵參數、結構特點、受力平衡情況、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現場環境概況等。只有全面掌控施工現場的地質結構條件、地下水文環境條件以及周邊的自然環境條件,才能進一步明確施工組織規劃方案與施工質量安全保障措施。針對工程項目地理方位坐標、高程控制點與水準點進行系統且細致的審核。對工程項目的輸配電線路、給排水管網進行合理規劃,對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施工安全、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成本等進行全方位、動態化與精細化的監管,積極做好工程質量驗收工作。總而言之,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平面圖紙轉化為實體建筑。
評價階段也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重點分劃階段。建設工程項目評價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實際建設成果與預期建設成果進行客觀對比,對實際建設質量與預期質量要求進行對比,對建設工程項目綜合效益與預期效益進行對比。總而言之,建設工程項目評價是提高工程項目綜合管理水平,將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的關鍵舉措之一。
針對建設工程項目來說,首要前提是設定一個合理的預期建設目標。預期建設目標具有優先性、目標性與層次性等基本特征。建設企業要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針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制定科學合理的預防處置措施。制定完善且合理的工程項目目標體系,進一步明確各階段目標之間的關聯性。需要格外強調的是,建設企業要編制完整且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從而為工程項目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在建設工程項目策劃階段與決策階段,還要對各類關鍵數據信息進行全面且系統的分析,并采取科學合理的可行性論證方法。
圖紙設計與招標管理是建設工程項目準備階段的重點控制內容。圖紙設計環節的控制內容主要包括如下三個層次:①滿足建設單位的初期設計要求以及項目設計任務書的基本要求;②通過與建設方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與協調配合,及時發現建設單位存在的各類顯性化與隱性化問題;③滿足建設單位的多方面要求。
通過組織開展公開招投標活動,加強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確保工程項目如期保質交工(如圖2)。工程項目招投標環節的重點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約束和規范投標方的投標行為;編制完整性、合理性、規范性的招標文件;對投標人的投標資質進行細致審查;對投標人的施工組織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客觀評價;對投標報價進行比對評價;對商務合同談判與簽訂進行精細化管理。可以說,投標人的施工組織規劃設計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投標報價的精準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體工程項目的質量水準。從管理人員角度來說,只有加大對建設工程項目準備階段的管理與控制力度,才能確保工程項目建設的有序開展。

圖2 準備階段的控制要點
(1)施工組織規劃設計方案審核控制。通過對建設工程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編制完整性、合理性、可行性的施工組織規劃設計方案,優化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配置,對時間與空間進行統籌規劃,對工藝技術與組織規劃進行協調安排。結合建設工程項目的總體目標與基本要求,對施工組織規劃設計方案的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在提升現有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
以某建設工程項目為例。由于該工程建設規模大、結構復雜且有精裝修要求,所以需要多個專業的協調配合。進場前,對施工組織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全面且細致的審核。重點審核內容主要包括人力資源配置情況、原材料儲備供應情況、臨時宿舍區安置情況、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情況以及施工工藝準備情況等。例如,在對總承包單位的腳手架拆除方案進行審核時,盡管單純采用以往的拆除方式也可以實現廢棄鋼筋的回收循環利用,但會存在工期長、噪聲污染與揚塵污染大的問題,易誘發社會矛盾。針對這種情況,施工單位就應改為繩鋸切割外運方式,這不僅提升了施工效率,減少了材料損耗量,也降低了噪聲污染和揚塵污染,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對周圍居民的不利影響。
(2)風險識別控制。建設工程項目具有施工周期長、專業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量大且限制性因素多等基本特征,易出現實際建設概況與預期建設成果偏差過大的問題。與此同時,隨著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風險系數也隨之不斷提高。一旦管理與控制落實不到位,就會增大工程的質量安全隱患。
結合上文內容可知,評價階段的管理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評價階段的管理與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判斷建設工程項目預期目標的科學合理性與實踐可行性。如果說建設工程項目策劃階段與決策階段是基于預測數據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編制的,那么建設工程項目評價階段所涉及的數據信息都是真實性的。另外,評價階段還要將工程項目對周邊環境的持續影響作為重點控制內容,預估風險類型,從而采取合理的措施。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發展,就必須對建設工程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合理的階段劃分,進一步明確各階段的控制要點,并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與控制措施,以此實現工程項目綜合效益的最大化,推動建設企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