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2021年6月3日,國務院印發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下稱《綱要》)。在“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一節中提出:“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實施智慧助老行動。聚焦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融入智慧社會的需求和困難,依托老年大學(學校、學習點)、老年科技大學、社區科普大學、養老服務機構等,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
這是繼2020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之后,“老年大學(學校)”再一次被寫入國家頂層設計。這充分說明,老年教育、老年大學已經進入了國家發展決策、政策制定層面,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認可。當前,我國的老年教育事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和發展機遇,有廣大老同志的喜愛、有無數老年教育工作者的熱愛、有黨和國家的關愛,老年大學迎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也必將在推進“積極老齡化”和“實施智慧助老行動”中發揮新的、更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老年人也正是這“大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綱要》為老年大學今后開展信息技術工作制定了新規劃、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新目標。作為老年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綱要》要求,在促進老年人提升運用智能技術水平、共享現代社會信息化成果方面,更好發揮首位作用,切實強化責任擔當。要緊緊圍繞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以精準化的服務對接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要切實做到為老年人辦實事、解難題,努力帶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學會運用智能手機、擁抱數字生活、樂享信息化生活帶來的便利。各地老年大學可以通過開展數字智能技術課程、編制相關教材、開展志愿培訓服務等措施,不僅要教會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更要幫助他們識別有害信息,從服務、安全層面引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