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股票市場,投機者就不如消費者那樣保持理性心態,他們很容易墜入“貪嗔癡”或“貪婪與恐懼”的輪回。所以,要想克服市場波動和主流偏見對投資者心態的不利影響,保持正見和正念禪修很重要。首先要認真學習投資經典理論,充分理解,并從中提出正見。其次,通過在投資實踐中準確運用上述正見,將其轉化成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并隨之調整為正向心態。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也是芒格推崇的理念。寧愿雪中送炭,也不要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前提是,我們要能夠從市場的共識之外來尋找一些預期差比較大、勝率也很大的投資機會,而不是跟在主流投資者的背后人云亦云。
達里奧最喜歡的思考方式是冥想。喬布斯也是如此。在西方社會流行的禪修和冥想其實源于東方的佛法和禪宗。股票投資通過禪修保持正見、正念和良好的心態,也是投資者應對市場波動對心理影響的一種有效方式。
巴菲特說過,要做好投資,投資者需要學習兩門課程:一是如何評估公司(股票)價值;二是如何應對市場波動。霍華德·馬克斯說,最重要的不是會計學和經濟學,而是心理學。佛法也說,一切唯心造。因此,投資者如何看毛坑市場波動,并保持理性和正向的心態是非常關鍵的。否則,就會被“市場先生”歇斯底里的行為迷惑,跟隨“市場先生”的情緒高買低賣。
最近的市場就如同上期所分析的,半導體、新能源被市場當成了高景氣度的投機趨勢并不斷強化,盡管上述相關公司的估值早已遠離了內在價值,但市場資金仍在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吸引并堆積海量資金在上述股票上。而這些行業的多數股票也在短短一兩年漲幅5-10倍,甚至20倍。巨大的漲幅吸引了更多的資金來參與,隨著趨勢的不斷強化而營造更好的賺錢效應。
就像巴菲特所言,多數投資者會用倒車鏡來看市場,即以歷史收益來代表未來的收益。其實,歷史的收益并不等于未來的收益。往往歷史上漲幅很大的股票,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上漲的概率并不大,反而隱含的風險巨大。但股票市場是投機資金主導的,他必然會呈現投機品的一些金融特征,比如價格漲得越高,成交額會越大,資金參與的興趣和規模也越大。
這與市場經濟供求關系所代表的正常規律正好相違背,一般物價上漲越高,消費者會越謹慎,成交額也會下降。因為這種消費可以延遲,可以等到價格跌下來再買。但股票市場,投機者就不如消費者那樣保護理性心態,他們很容易墜入“貪嗔癡”或“貪婪與恐懼”的輪回。
所以,要想克服市場波動和主流偏見對投資者心態的不利影響,保持正見和正念禪修很重要。這也是巴菲特說的投資第二門課程的必修內容。
首先要認真學習投資經典理論,充分理解,并從中提出正見(正確的投資理論和觀點)。
其次,通過在投資實踐中準確運用上述正見,將其轉化成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并隨之調整為正向心態;
通過將上述正見在投資實踐中持續的觀察、修正和調整,反復觀察自己的心理變化,并能安住在上述正見上;最后實現心態和生命品質的轉變。
經典價值投資理論就是《證券分析》、《投資最重要的事》這兩本書。如果有人認為《證券分析》已經過時了,那么,《投資最重要的事》仍然適合當下的市場。
霍華德馬克斯寫的《投資最重要的事》,對于普通投資者理解起來并不難。但要接受并運用相關正見卻顯得尤其不容易。如果你是價值投資的真正的追隨者,一讀就會愛不釋手,里面的正見太多,與A股的實踐相結合也很容易。尤其是在面對當下泡沫較大的科技半導體和新能源行業時,接受上述價值投資正見會讓投資者少虧很多錢。
關鍵的問題是,價值投資理念并不是大多數人愿意接受的理念。對多數投資者而言,他們仍然會堅持投機原理,仍然相信趨勢投資和高景氣度投資邏輯,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舉著價值投資的旗號,干的卻是趨勢投機的原因。因為,價值投資堅持下來不容易,尤其是很多人不會接受。比如價值投資說,低估的東西應該越跌越買。但多數投資者肯定會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割肉,而不管手里的股票是否低估還是高估。
所以,如果應對市場的波動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不是財務分析和經濟學可以應對的。而是心理層面的問題。
前期筆者反復提示的科技股泡沫的風險,最近因為各種原因而破裂。比如對互聯網平臺公司反壟斷、精神鴉片、汽車芯片漲價的政策限制、儲能行業的資本陷阱等問題均從政策上和輿論上得到了驗證,這意味著前期市場一致看多新經濟和科技股的共識已經被打破,資金抱團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
其實,霍華德的第二層次思維很適合A股市場,在股市里的市場共識一般都屬于第一層次思維,比如市場共識認為,科技股是以景氣度高的行業為主,因為業績有成長性,所以,股價上漲是大概率事件。但第二層次思維會認為,科技股的股價上漲已經脫離了內在價值,而且這種景氣度的拐點可能因為不可預知的原因而隨時終結,比如某些調控政策的變化就會導致那些景氣度頗高的行業出現拐頭向下的風險。因此,高估值的股價已經隱含了某些不可預知的風險,這種風險是投資者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而且判斷一個行業或者公司是否被高估有一個比較好的參考指標,那就是看媒體和公募基金的態度。如果媒體紛紛報道且公募基金也在持續發行相關的主題或行業等爆款基金。加之基金在上述行業和主題的倉位配置比例已經創出了歷史新高,那就很容易得出,這個行業或主題的泡沫化進程已經接近尾聲了。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也是芒格推崇的理念。筆者總結出來,寧愿雪中送炭,也不要錦上添花。就比如我們研究團隊在2019年發掘的鹽湖股份,因為債轉股等重組的成功而重新上市,這就是典型的雪中送炭的案例。雪中送炭的前提是,我們要能夠從市場的共識之外來尋找一些預期差比較大、勝率也很大的投資機會,而不是跟在主流投資者的背后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