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蔓
卓勝微成立于2012年,是國內前端芯片的龍頭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設備。2019年上市以來,卓勝微創造了夢幻般的股價漲幅,業務被廣泛看好。不過對于未來發展,公司主打產品在激烈競爭下為其帶來的動力可能不如前期充足,目前公司也在繼續布局擴張,為5G時代做準備,在此之下,公司將面臨新的挑戰。
2019年6月登陸創業板的卓勝微,距今上市不過兩年多,股價卻打敗了一票上市多年的企業,截至2021年8月5日,公司股價從當初13元的發行價漲至422.7元,漲幅達3151.54%,市值高達1407.50億元,被稱為國產射頻芯片第一股。
支撐卓勝微強勢股價的因素少不了5G。公司上市之年,正是5G落地元年,其所在的射頻前端器件行業受此帶動步入量價齊升的利好階段。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達16%,2023年將接近313.1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卓勝微還享有國產替代這重機遇。一直以來,射頻前端市場都被Skyworks、Broadcom、Murata等國外巨頭壟斷,而5G時代中國具備研發優勢,助力國內射頻前端廠商發展加速。
高預期下,射頻前端行業受到資金追捧,而卓勝微作為其中的龍頭更是盡享行業紅利。
目前,卓勝微射頻前端芯片中的功率放大器(PA)、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LNA)、濾波器四類核心器件均有涉及,兼顧分立器件與模組。其中,射頻開關與低噪聲放大器為拳頭產品,2020年兩項產品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接近90%,在國內市場中也占據絕對優勢,三星、小米、華為、聯想、魅族、TCL等知名終端廠商均與其建立了合作。
2015年以來,公司整體保持高速增長狀態,除了2018年外,營業收入均保持兩位數漲幅,凈利潤漲幅更是高達三位數,近年毛利率均保持在50%以上。
而能擁有如今的地位,卓勝微“另辟蹊徑”的戰略選擇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一開始并沒有選擇功率放大器這一研發難度高、入局勁旅眾多的產品,而是從研發難度與關注度相對較低的低噪聲功率放大器和射頻開關入手,順利占據其間市場份額;此外,面對國外巨頭占據全球市場約90%份額,且從設計到實體生產全包式的壓倒性優勢,卓勝微同樣沒有正面“硬剛”,而是選擇了fabless模式,專攻設計,再找其他代工廠生產,避免了生產環節中巨大的成本消耗。

圖一:卓勝微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另一方面,三星也為卓勝微的崛起貢獻了重要力量。在多年前,包括卓勝微在內的國內射頻前端芯片廠商的日子在國外巨頭壓制下并不好過,但在三星大額訂單支持下,卓勝微仍實現了較快發展。2014年5月,卓勝微宣布其GPS LNA芯片產品MXD LN16S在三星累計出貨超過2000萬顆,2015年及此后三星都是卓勝微第一大客戶。
前期的亮眼表現,讓卓勝微也背負了較高估值。截至今年8月5日,公司市盈率TTM為99.58倍,處于較高水平。通常而言,若要消化估值“泡沫”,卓勝微需要保持甚至拿出更好的業績增長勢頭。
不過,讓卓勝微成名的低噪聲放大器與射頻開關業務,未來可能再無法給予其之前那樣高的的成長動力。
一方面,公司射頻開關和低噪聲放大器在整個射頻前端市場中所占份額并不高,相關數據顯示,射頻開關僅占射頻前端市場價值量的7%,低噪聲放大器僅占2%。而濾波器則占據了50%以上,另有30%份額在于功率放大器。
另一方面,這兩個領域布局企業眾多,且仍有新的企業在源源不斷進入,競爭日趨激烈。同質化競爭下“價格戰”在所難免,這會使卓勝微利潤受損。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卓勝微射頻開關和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單價均持續下降。前者從0.46元/顆降至0.26元/顆,后者從0.35元/顆降至0.20元/顆。雖然卓勝微沒有披露2019年及2020年產品單價,但公司整體毛利率從2016年的62.11%跌至2020年的52.84%,可見未有明顯提價。
在發展空間有限且單品盈利出現萎縮之下,卓勝微需要開拓新的領域,價值占比高的濾波器與功率放大器顯然是最優選,尤其是功率放大器中的手機用5GPA,在5G技術深化下更是具備較大市場需求。
不過,這些領域研發門檻更高,尤其是功率放大器,核心技術均被國外大廠所壟斷。這就意味著之前避開的“硬骨頭”,卓勝微還要繼續啃。
事實上,公司已著手布局。2019年上市時,公司曾募資4.05億元與2.55億元,用于射頻濾波器及射頻功率放大器芯片與模組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建設。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濾波器業務進展頗為順利。截至2020年末,其濾波器芯片項目投資進度達29.28%,累計實現效益2807.53萬元,已達預期。功率放大器方面雖然投資進度更快,2020年末達43.04%,但尚未實現效益。
功率放大器一直是卓勝微難以突破的瓶頸。前些年公司曾對相關技術進行布局研發,但最終以失敗虧損告終。如今在該業務上,公司也沒有直攻手機5GPA這種高難度核心產品,而是選擇從射頻PA中的難度較低的WiFi FEM(WiFi 連接模組)入手,在其中集成了WiFi PA。
然而仍有分析人士直言,WiFi PA并不是卓勝微功率放大器業務的終點,公司若要鞏固龍頭地位,5GPA是其必經之路,畢竟5GPA市場規模遠高于WiFi FEM。據Yole預測,到2025年射頻前端市場份額占比中,排在第一的便是以5GPA為主的PA模組,占35%,市場規模達89億美金;其次是FEM模組,占18%,市場規模為46億美金;同時,進軍5GPA也能防止已在此布局的廠商涉足LNA及射頻開關領域,對卓勝微進行降維打擊。
手機5GPA是否將成為公司的發展重點,卓勝微尚未明確表態。但可以預見的是,即使卓勝微決定進軍該領域,也將面臨不小的阻礙。目前,慧智微、昂瑞微、唯捷創芯等企業均已推出甚至量產相關產品。在研發門檻極高、技術更迭快、客戶要求嚴苛、競爭對手占據先發優勢的情況下,卓勝微難免要花費漫長的時間及大量金錢,甚至要背負業務再次失敗拖累自身經營的風險。但是若能實現突破,卓勝微業績也有望再迎來上漲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