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昱呈 魏連光 袁滿
成果形成背景
2019年6月移動集團采購共享服務中心在《“陽光采購”場景化建設標準》中明確提出封閉場所建設標準、業務平臺建設標準、運營使用以及管理要求,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成果內容和主要創新點
功能實施
根據集團要求,全省建設了14個電子評標室,通過整套專業的一體化電子評標解決方案,依托公司現有場地和網絡資源,評審專家進行評標可以按照就近原則。不管是本地還是異地,都可以通過實時監控進行嚴格監管,同時還可以降低成本,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成果內容
1.統一協調、就近評標
把全省評標室的評標設備通過Mac地址綁定,統一加入白名單管理,同時評標室也進行編號管理。評標室的使用需要各個招標代理公司提前申請,進行登記,系統會結合各個地方的評標室使用情況和所需要招標的項目情況,對評標室進行合理分配。
項目經理在進行評標時,將使用評標室提供的統一評標工具和規定的流程,開展評標活動。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需要和異地評標專家溝通,項目經理則需要通過溝通專用的會商系統進行溝通,這個過程的數據都會通過系統進行實時傳送,并且集中保存。
2.實時監控、保障安全
監管人員對每個評標室的評標活動進行多方位的監控,以杜絕出現違規操作的現象發生;對于異地評標中的數據安全問題,借助技術手段提高保障。
3.方便追溯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對評標活動中的操作以及影音進行審查,方便相關部門追溯。
4.實現異地評標
借助分布式評標管理一體機,使用指揮調度模塊,配合各評標室的評標電腦等設備,實現異地評標。
依據評審專家的所屬地,自動安排專家到最近的評標室參與評標,各評審專家到指定評標室后,只允許使用分配的機位進行評標活動。
主要創新點
1.集中管理的模式,確保對評標過程進行獨立監管
改善原有的評標監督模式,通過服務端系統來集中完成全省評標現場的評標監督。主要是系統操作,人工作為輔助操作。此外,評標的場地和評標設備的分配都由系統自動完成,這些都是為了減少人為因素而確保評標數據的安全性。
2.使用分布式評標管理一體機確保評標數據安全
由于評標存在異地等空間特性,在設計系統時,把分布式的管理模式應用到系統中,將各個評標室的數據傳到這個中轉站,再進行特殊技術加密,從而減少評標數據的風險。另外,異地評標可能會發生斷網,那么這個中轉站就可以將各個評標室獨立出來,確保評標活動能夠順利完成,有效杜絕了因網絡問題而使異地評標中斷的現象。
安全終端硬件的使用,能夠對惡意終端進行有效地識別,確保所接入的都是合法設備。
3.考慮到數據文件的安全性與評標活動的規范性,系統涉及輔助評標的模塊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異地評標,系統提供了一系列的輔助功能,如實時監控評標電腦桌面、識別身份以及對專家機位進行實時攝像等,可以將與評標相關文件的泄密風險降到最低,防止招標文件的泄露。
另外,為了更好地規范評標操作和流程,提供了會商功能與檢索功能,這也給評審專家們提供了便利,有利于評標活動順利、高效地舉行。
成果實際應用和推廣價值情況
應用推廣范圍
區公司建設2個電子評標室及每個地市建設1個電子評標室,現已覆蓋了呼和浩特、包頭、烏海和鄂爾多斯等地。
應用推廣工作內容
系統功能推廣采用無差別推廣方式,在完成試點建設后全面展開推廣工作,包括:
制度、流程、規范業及系統功能的宣貫。
評標場地、辦公設備等的準備。
現場施工,系統部署及聯調。
業務數據準備。
權限收集及測試驗證。
集中培訓。
成果下一步應用推廣建議方案
系統應用采用整體布局、策略部署的方式,保障系統成功上線、大規模業務應用順利推廣。應用推廣以管理保障為依托,規范管理制度、促進系統應用,制度、流程和規范強于單純的系統,完善業務功能的同時,同步開展制度、流程和規范的制定。通過試點實施,總結形成一整套標準和規范指導推廣工作,包括建設方案、業務規范和標準制度等。應用推廣以運維體系為紐帶,搭建運維支持、支撐持續應用。經調研目前各中心大部分未實現異地評標功能,內蒙公司本期可作為試點,后期向各兄弟單位推廣,同步向評標管理精益化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