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軍“趕考”(上)

2021-08-17 10:02:29董保存
黨史博覽 2021年8期

董保存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圖為解放軍與傅作義部隊官兵交接北平防務

不是故弄玄虛,也不是編造故事,這篇文稿的素材,來自筆者1981年初春的采訪筆記。

那時,20歲出頭的筆者,剛剛從野戰(zhàn)部隊調入位于北京五棵松的軍委裝甲兵總部。裝甲兵文化部副部長金江、創(chuàng)作組組長易莎給筆者交代了一項任務:幫助裝甲兵首長整理解放北平前后的回憶錄。于是,筆者開始了大約半年的采訪。

特殊的任務

那是筆者第一次走進裝甲兵政治委員、開國中將莫文驊的辦公室:兩面墻的地圖,一面墻的書架,還有一幅郭沫若題款的畫作《吳剛捧出桂花酒》。

落座之后,莫文驊老將軍問:看了一些材料嗎?對41軍進北平的事情有一些了解嗎?筆者如實回答,看了一些,但了解不夠深入。他說那就從41軍接受這項特殊的任務說起吧——

1949年1月18日,北平和平談判結束的當天,兵團通知吳克華軍長和我立即趕往良鄉(xiāng),去面見北平市委書記彭真。在一個平房小院里,中央剛剛任命的北平市委書記彭真向我們交代了任務。他還把已經印好的北平警備司令部成立的布告以及警備司令部的印章交給了我們。彭真同志說,北平和平解放了,但警備任務復雜艱巨。你們是第一支進入北平的解放軍部隊,你們的形象,就是人民解放軍的形象。相信你們會完成這個特殊的任務。

…………

那天,我們從良鄉(xiāng)回到司令部所在地青龍橋大有莊。我和吳克華軍長商量,要馬上召開黨委會。我們都感到,這一切來得太快了。

41軍的部隊從塔山戰(zhàn)場上下來,沒來得及休整,就接到總部的命令,秘密入關。趕到平綏(北平—張家口)線上,執(zhí)行“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的任務。西線的任務剛剛完成,就接到命令,立馬從張家口趕到北平外圍。那時候拉開架子準備攻城,但很快又簽署了和平協(xié)議,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北平方式”……

41軍這支部隊,并不是一支老紅軍部隊。七七事變后,中共膠東特委于12月24日在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以昆崳山紅軍游擊隊為基礎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就是41軍的“老根兒”。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膠東軍區(qū)副司令員吳克華、政治部主任彭嘉慶等率領膠東軍區(qū)10個團2萬余人,分批渡海北上,挺進東北。因為是從膠東渡海到的東北,人們也稱這批操著一口膠東話的兵為“海南貨兒”。在東北,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打新開嶺,打新6軍,多少大仗硬仗啊。

但是,現(xiàn)在要把古都北平交給我們來警備,心里還是很忐忑的。還真的是沒有底呀。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那天晚上,司令部送來好幾份電報,有軍委的,有平津前線司令部的,都是強調這次任務的特殊和重要,足以說明從毛主席、中央軍委到平津前線司令部的首長,都把這次任務看得很重很重。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既然上級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我們是沒有二話的。在我看來,這是一場大考,是對41軍的一場特殊的考試。

這讓我想了很多很多,越想越睡不著覺。打下了京城,意味著什么?雖然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我們將定都北平,但我隱隱約約感到,我們幾十年的武裝斗爭,終于有結果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就要成立了。

想著要進元、明、清三朝的古都了,當然有些興奮。也想到了明末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進京后大順政權就腐敗變質,他也不過當了四十幾天的皇帝。

由此又聯(lián)想到延安整風運動時,毛主席推薦的《甲申三百年祭》……

說到這里,老將軍指指掛在墻上的郭沫若送他的那幅作品——《吳剛捧出桂花酒》……

在延安的窯洞里,莫文驊讀到了《解放日報》連載的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當時還是很感震撼的。”

這篇文章,認真分析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興起的原因和最終失敗的沉痛教訓。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征戰(zhàn)十幾載,在西安稱帝并建國號“大順”,一路高歌猛進攻下北京城。但因為驕傲自滿,貪圖享樂,導致政權僅存42天就迅速覆滅。郭沫若認為,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在于起義軍高級將領被勝利沖昏頭腦,“龐大的人馬都在京城里享樂”。丞相牛金星“大轎門棍,灑金扇上貼內閣字,玉帶藍袍圓領,往來拜客,遍請同鄉(xiāng)”。大將劉宗敏沉湎于吳三桂愛妾陳圓圓的溫柔鄉(xiāng)里。這也使吳三桂加速降清,并引清兵入關。李自成不得已親率隊伍倉皇出戰(zhàn),結果是一敗涂地。大順政權在北京只存在了40多天。

41軍121師開往北平西直門接管防務

后來,莫文驊有幸讀到了毛澤東1944年11月21日給郭沫若寫的一封信。信是毛澤東請周恩來帶給在重慶的郭沫若的。信中說:

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倘能經過大手筆寫一篇太平軍經驗,會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正式提議,恐怕太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時在湖南經歷的,幾乎一模一樣,不成熟的資產階級革命,那樣的結局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抗日戰(zhàn)爭,應該是成熟了的吧,國際條件是很好的,國內靠我們努力。我雖然兢兢業(yè)業(yè),生怕出岔子,但說不定岔子從什么地方跑來;你看到了什么錯誤缺點,希望隨時示知。你的史論、史劇有大益于中國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決不會白費的,希望繼續(xù)努力。

讀過毛主席寫給郭沫若的信,莫文驊還和戰(zhàn)友們議論過。他們都覺得毛主席的這封信,顯示出一位成熟的領袖人物對歷史的敬畏和對學者的尊重。

在延安時,毛主席就提醒全黨要把李自成進京“引為鑒戒”,如今兵臨北平城下,不更加值得我們這支軍隊高度警惕嗎?第二天,41軍黨委召開會議,軍長吳克華首先發(fā)言。他說,我軍的工作重心,已經從攻取大城市轉變?yōu)榫瘋浯蟪鞘校姼刹繎?zhàn)士必須適應這個轉變。

作為軍政委的莫文驊,從政治的角度,談了對這次任務的認識:這個任務不簡單,北平是什么地方?歷史文化名城,元朝、明朝、清朝在這里建都。我們現(xiàn)在能夠進北平,說明中國人民的解放戰(zhàn)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們打得下北平、天津,我們還要管理好北平這樣的大城市。對我們41軍來說,這當然是一場考驗……

那時的黨委會很簡短,但主題集中,形成一份極其重要的黨委會議決議。

……我軍進城,是代表我黨、我軍進城的,因此,我們政策紀律之好壞,不僅是我一個軍,而是全黨全軍,對國內國際有極大影響。

……我全軍干部戰(zhàn)士,對北平城內的一切城市工商業(yè)、市政文化、名勝古跡、國家倉庫、財產物資及其一切公共設施,只準看管,不得動用;只準保護,不得損壞;空手進,空手出,切實做到秋毫無犯。

會后,莫文驊立即在頤和園佛香閣給全軍團以上干部進行了傳達。他手指著排云殿,迎著寒風慷慨激昂地說:“什么是形勢?這就是形勢。我們今天坐在排云殿下,就說明革命形勢已經發(fā)展到戰(zhàn)略決戰(zhàn)階段,我們的思想、行動,必須適應這個形勢,我們必須圓滿完成警衛(wèi)北平的光榮任務。”

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北平市首任市長葉劍英,來到41軍軍部檢查警備方案,聽完吳克華和莫文驊的匯報,對他們說:你們不僅要能夠在戰(zhàn)場上打硬仗,還要在新解放的城市打好警備仗。這次進城不簡單呢,正像你們說的,你們是代表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進北平的,你們要不辱使命,完成好這項特殊的任務。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吃飯時,葉劍英和幾位軍首長談古論今,說起大軍入京,自然而然地談起了闖王進京。葉劍英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這支隊伍,絕對不能像農民起義的隊伍進京啊!

“資格”考試

30多年以后,筆者在采訪當年41軍的師團干部時,他們說起入城前的準備,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那真是一場特殊的大考!

原41軍121師政委、后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副政委的李丙令將軍對筆者說,我們就把這次入城,看作一場特殊的考試。毛主席不是說進京“趕考”嗎?進京“趕考”之前,還有好幾道考試,過一道一道的關。我們這次進北平,第一場考試就非常嚴格。題目是我們自己出的,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的戰(zhàn)士出的——創(chuàng)造了“政策紀律點名法”。

他拿出兩張有點發(fā)黃的歷史照片。一張畫面上行進的隊伍中,每個戰(zhàn)士的背包后面居然貼了一張紙,紙上清楚地寫著“約法八章”“進城紀律”。筆者問他,這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他說這是進北平的路上,具體哪個路段想不起來了。他說,在行進的路上,戰(zhàn)士們邊走邊背誦著那些鐵的紀律。另一張照片,是一個戰(zhàn)士貼在槍托上的政策紀律小紙片。他說,武器上面是不能隨便貼東西的,這個戰(zhàn)士的行為是經過特別允許的,否則就是違反紀律的……

121師率先開始了“政策點名法”。凡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什么叫“晚點名”。每天晚上熄燈前,連隊要進行晚點名。點到一個名字就點一條政策紀律,要求被點名的戰(zhàn)士回答。如果回答不上來,被視同為點名沒到場,直到政策規(guī)定倒背如流,方可過關。

“士兵看黨員,黨員看干部。”這是戰(zhàn)爭中形成的傳統(tǒng)習慣。122師的入城教育,緊緊地抓住了黨員干部這個牛鼻子。采用“干部政策鑒定”法,所有的黨員干部,必須人人過關。每一名黨員干部認真對照下發(fā)的政策紀律的規(guī)定,看有沒有違反政策紀律的行為,你帶的隊伍有沒有這些行為。一個人一個人地過,一件事一件事地擺,最后由黨小組、黨支部給你作出政策鑒定,鑒定合格者才可以入城,不合格者絕不能進城執(zhí)行任務。

解放軍戰(zhàn)士在北平圖書館前站崗

123師的“評入城資格”法,也很快在全軍普及開來。他們制定了出入城的六項條件:一是愛護城市,不準破壞;二是看守警衛(wèi),原封不動;三是空手進去,空手出來;四是立場堅定,不腐化、不被壞分子利用;五是不違反警備規(guī)則;六是有責任心,別人犯錯誤積極制止。

從師長、政委到炊事員、馭手,一個一個地進行自評,然后進行背對背的互評,最后再進行面對面的講評。充分發(fā)揚民主,“過了篩子再過羅”,誰不夠條件,就甭想入城執(zhí)行任務。

369團有一個副指導員,在解放張家口的戰(zhàn)斗中繳了一支鋼筆,順手揣進衣袋里……結果在連部評議會上,舊事重提,通信員、司號員、衛(wèi)生員都認為副指導員不夠入城資格。稚氣未脫的司號員指著他說:“在張家口你能拿鋼筆,到北平誰敢保證你不拿?”副指導員檢查了兩次,戰(zhàn)士們還是不同意他入城。沒辦法,他流著淚找團長、找政委、找政治處主任,深刻檢討自己違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行為,請政治處主任出席他們的黨小組會,給他做“保”,保證進北平后絕不違反群眾紀律了。

看到副指導員痛心疾首的深刻檢討后,戰(zhàn)士們才“高抬貴手”,勉強同意他“過關”。評到最后,還是有極少數人沒通過,失去了入城資格,部隊進城時,他們只得留在城外“進行學習”……

那個時候,部隊里有很多解放戰(zhàn)士。舊軍隊有個說法,“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說的是攻下大城市,可以發(fā)洋財,“官長吃肉,士兵喝湯”。而人民軍隊要求每一個士兵,“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現(xiàn)在要進北平,要評入城資格,有些解放戰(zhàn)士,滿是疑惑,擔心按照解放軍的紀律,他們在舊軍隊中的那些事兒要說出來,一定沒有入城資格。

41軍政治部明確:過去在國民黨部隊犯的紀律,向組織上說清楚了,不再追究。這次評選,主要看你成為解放軍戰(zhàn)士之后的行為。這下,不少的同志放下了思想包袱,紛紛表示,當了解放軍,一定要執(zhí)行解放軍的紀律,認真過好政策紀律這一關。

進城的日子一天天逼近。總部發(fā)來電報,大意是:傅作義的部隊撤出北平城(接受整編)時,軍紀比較嚴明,約束部隊不搞破壞活動。給北平市民留下了較好的印象。

接到電報后,吳軍長、莫政委和參謀長李福澤碰了個頭。莫文驊說:“好啊,這是給我們敲警鐘啊!”

吳克華說:“立即通報各師團,要求部隊以更加嚴明的政策、紀律,讓北平市民認識我們解放軍。”

李福澤說:“好,馬上轉發(fā)到各團。看樣子是要和我們叫板啊,那就讓北平市民看一看,到底哪個部隊紀律更加嚴明!”

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政委莫文驊率領第121師整齊的隊伍,從西直門進入了北平城。中午12時半,和傅作義的部隊交接防務。北平的城門樓上,臂戴“平警”臂章的解放軍戰(zhàn)士開始站崗值勤。

在北京市檔案館,至今保存著一把1949年西直門城門的鑰匙。那把鑰匙很不起眼兒,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太過簡陋。但是,它極有象征意義——它就是41軍121師的作戰(zhàn)參謀從傅作義部隊軍官的手里接過的鑰匙。它與攝影記者拍下的那張41軍部隊和傅作義守城部隊交接防務的照片,象征著北平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都成了歷史的真實記錄。

北平第一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先行的隊伍中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號房子”。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拉練駐訓,只要部隊行動,就要有人去打前站,在部隊到達之前準備好宿營地——到沿途老百姓家去“號房子”。戰(zhàn)爭年代不用說了,20世紀70年代末,筆者在野戰(zhàn)軍當兵時,每一次大的行動都要住老百姓的家里,還有幸參加過“號房子”的行動。

進入北平城的41軍部隊是怎樣“號房子”的呢?

有老同志告訴筆者,北平剛剛和平解放,我們的各級組織和政權都還沒有建立起來,先期入城的工作組,只是接受了警備地點,也查看了預想的部隊駐地,但根本不可能像到老解放區(qū)時那樣到老百姓家去“號房子”。再說了,一般的城市居民住房也相當緊張,根本不可能騰出房子來給部隊住。因此,部隊入城時,有一條明確的規(guī)定,不得擅自進入民房,絕對不能擾民。

有一部分部隊,駐進了傅作義警備部隊騰出的營房;還有相當數量的部隊,要住在臨時騰出的無人居住的一些地方,比如,空閑的倉庫、破舊的公房、閑置的校舍等。

入城第一天的晚上,還有個別的連隊沒能住進房屋,只能在臨街的門洞里、屋檐下,度過寒冷的冬夜。

1949年2月1日,是農歷正月初四,寒風呼嘯,滴水成冰。凌晨,北平警備司令部的首長頂著凜冽的寒風,分頭到各個執(zhí)勤點和各連、排駐地,看望部隊,檢查執(zhí)勤情況。

莫文驊先到了鼓樓。鼓樓這個地方是一個制高點,從軍事的角度看它也是一個要點。此時的古樓,已經破敗不堪,窗戶沒有玻璃不說,連窗戶紙都沒有糊。時值隆冬,北風一吹,樓上樓下,比冰窖還冷。下了崗的戰(zhàn)士,只有一條薄薄的棉被御寒。

莫文驊摸一摸被子,對連長說:這屋里太冷,頂得住嗎?

連長說:鼓樓是文物,不能生火,冷是冷點,我們還能堅持……

莫文驊說,你們做得好,文物古跡要防火,執(zhí)勤的戰(zhàn)士也不能挨凍受餓。我們后勤正在調劑被裝,一定確保一線執(zhí)勤部隊吃飽穿暖。

莫文驊離開鼓樓向北,來到德勝門。在德勝門內執(zhí)勤的戰(zhàn)士,把政委領到了他們的駐地。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門洞過道,北面用木板擋住,里面有十幾位戰(zhàn)士,凍得嘴唇發(fā)紫。莫政委說,北風一吹,跟東北也差不多。一個小戰(zhàn)士嘿嘿一笑,說:“不冷,不冷。我們有火龍衣。”

莫政委摸一摸這個小戰(zhàn)士的臉蛋,冰涼冰涼,就問他:你的火龍衣在哪里?其余的戰(zhàn)士都笑了。排長說,別聽他瞎說,哪有什么火龍衣,夜里凍得睡不著,就原地來回走動、跳躍、轉圈子,動起來就不冷了。他還指著一同露宿的團機關的干事說:“他不冷,他比我們多鋪了一層。”那個機關干部揮一揮手中的報紙,說:“就是這一層!”他們的樂觀情緒把莫政委都逗笑了。

121師“長嶺連”的一個排,住進三間閑置的兩面透風的工房。附近的市民發(fā)現(xiàn)這里駐了兵,幾位熱心的大媽,請他們進屋去喝口水,暖和暖和,他們謝絕了。

到了半夜,北風越刮越大,窗戶紙都刮破了,這幾位大媽“合屋并床”騰出幾間房子,請戰(zhàn)士們去住。

連長感激地對老大媽說:“謝謝你們的好意。我們年輕人火力旺,大家擠在一起一點都不冷。”

大媽回去搬“兵”,叫來了幾位老大爺。一群大爺、大娘、大嬸來請戰(zhàn)士們進屋去住。連長只好實話實說:“我們上級規(guī)定,不得進民房,不打擾市民。你們的心意我們領了,但房是不能進的。”

41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歐陽文從西四牌樓向東,很快到了文津街,在北平圖書館門口看到兩位佩戴“平警”臂章的戰(zhàn)士,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

“二連八班。”戰(zhàn)士立正回答。

“這里是你們的警戒崗位?”

其中一名年齡大一點的戰(zhàn)士告訴歐陽文,他們昨天上崗時,在文津街一帶擔任流動警戒任務,走到這里天快黑了,門開著沒有人,一個老鄉(xiāng)告訴他們,這是北平圖書館。他們立即向連里報告,問這里需不需要警戒。連長答復報告上級,并讓他們先在那里守護。于是,這兩名戰(zhàn)士就在寒風中守了整整一夜。

歐陽文握著兩名戰(zhàn)士的手說:“你們自覺自愿,做得好。我們盡快聯(lián)系地方有關部門。”

歐陽文沿著府右街向南,走宣武門,到牛街一帶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去檢查部隊執(zhí)勤情況。沿途看到的一些景象,讓這位老紅軍頗感欣慰和感動。

在宣武門外,122師一炮兵連隊馭手遛馬歸來,馬鼻子噴著熱氣。歐陽文看到每一匹戰(zhàn)馬的屁股后面,都掛了一個兜,知道這是怕牲口拉糞影響市容衛(wèi)生,特意做的馬糞兜。到了駐地,戰(zhàn)士們準備喂馬。他又看到了戰(zhàn)士們?yōu)榻鉀Q喂馬的問題想出的新辦法,用自己的雨布做成臨時的馬槽。再看拴馬的樹干,上面也包了一層雨布或席子。這樣,就不會發(fā)生馬啃樹皮的事情了。

在牛街北口,正趕上一個連隊開早飯。戰(zhàn)士們吃著在城外準備好的干糧——高粱面、玉米面混合以后烙成的餅,就著干豆莢、腌茄子、腌蘿卜……這也引來了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想看看這些當兵的吃的是什么。有一位老大娘,端來了一盆冒著熱氣的粥,說:“孩子們,天太冷了,喝口熱的吧。”

連指導員忙上前給老太太鞠了一個躬,說:“大娘,謝謝了,謝謝了。我們的炊事班熬了辣椒湯,馬上就送過來……”

老人執(zhí)意不肯,一定要讓他們喝粥。指導員說:大娘,我們有紀律,不能動群眾的一點東西。這不,我們首長來了,不信你問問他……

歐陽文對老太太說:真得好好謝謝你,我們的確是有紀律的,絕對不能給你添麻煩……

送走了老太太,連指導員告訴歐陽文,昨天晚上11點,他們剛剛進駐這里的時候,這位老人和旁邊藥店的掌柜等三四個人便來到駐地,說這大三九天兒的,這個破房子太冷,他們騰出了一間大房子,要我們搬進去。我們說這里不冷,年輕人火力旺,比東北好多了!我們謝絕了熱情的市民。凌晨三四點鐘,他們再次過來請,說:“你們到這里來,不就是為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嗎?現(xiàn)在外面下霜了,把你們凍壞了還怎么站崗?”剛才,這是第三次來。

歐陽文對指導員說:“這里的老百姓覺悟高,是真心實意對咱們的戰(zhàn)士好。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嚴守入城規(guī)則,絕不能給老百姓添麻煩,更不能擾民。咱們住房、執(zhí)勤的條件一定會有所改善。我代表軍首長,表揚你們,感謝你們,這才是我們人民軍隊的樣子!”

進入北平的第一個夜晚,官兵堅決不擾民的事跡被迅速傳頌,不少市民見到“平警”戰(zhàn)士就豎起大拇指,贊嘆:“天下真有這么好的隊伍!這真是毛主席領導的隊伍,真是人民的隊伍!”

“人民”的范疇有多大

從這一天開始,古老的北平城內出現(xiàn)了身著軍裝、臂戴“平警”臂章的解放軍戰(zhàn)士執(zhí)勤、巡邏的身影。在北平人民的大家庭中,他們成了舉足輕重的一員。

白天,他們在博物館、報館、圖書館、倉庫、文物古跡和要害部位站崗值勤;夜晚,他們身背鋼槍,在路燈下巡邏,保護古都的安全穩(wěn)定。哪里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他們就出現(xiàn)在哪里。

北平市人民政府及各人民團體贈送41軍121師的錦旗

警備任務全面展開以后,從農村來的一些戰(zhàn)士的確大開眼界,他們遇到了許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故事。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辦公大樓里,時任干部部顧問的周之同老人對筆者侃侃而談:

這次進京,對我們的考驗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維護社會秩序,還好說了,完成任務是不成問題的。不可否認,我們的干部戰(zhàn)士多數來自農村,又長期在農村作戰(zhàn),一來到北平這樣的大都市,眼睛都不夠使了,啥都是新鮮的。當然啦,笑話也鬧出了不少。

在六國飯店執(zhí)勤的分隊,有個戰(zhàn)士要上洗手間,那里的人說就在一樓。進去轉了一圈兒,又跑出來了。排長問:“上廁所也像打沖鋒,這么快?”他說:“不是。這城里人的廁所沒法上。蹲都沒法蹲……”排長不相信,跑到廁所去看,回來對他說:“你真是個土老帽,那是叫你坐在上面的,不是叫你用腳蹲在上面的!”小戰(zhàn)士這才明白,說:“我琢磨了半天,怎么看怎么像個洗臉盆兒,人家門口不是寫的盥洗室嗎?”

住在旃壇寺的部隊,有一名戰(zhàn)士半夜起來,拉電燈。開關響了一下,燈卻沒有亮。倒是屋里刮起了冷風。情急之下,他又拉了旁邊的一個開關,燈倒是亮了,只見頭頂上一東西在飛快地轉動。這是咋回事兒?排長跳了起來:“這是個什么鬼?三九天頭頂上刮冷風!”拿棍子來,把它頂住!棍子是拿來了,電風扇卻頂不住。這個排長生氣了,拿著棍子一頓亂打,把電風扇打壞了,也沒能讓它停止轉動。

周老說,鬧點笑話不要緊,城市生活知識也不難掌握,但由于形勢發(fā)展轉變來得太快,干部戰(zhàn)士各種各樣的思想問題,就不那么簡單了——

北平城素有“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說法。我們軍部和所屬各師的警備區(qū)域,就在非富即貴的東、西城區(qū)。這里有著多座王府、深宅大院,還有眾多的名勝古跡。看著那些衣冠楚楚的男人和花枝招展的女人,戰(zhàn)士的種種不適應,隨即顯現(xiàn)出來。

有的營、連干部問:那些住在深宅大院的官僚、軍閥和流亡地主,哪個不是我們要革命的對象?我們憑什么要給他們站崗放哨?

一個班長說:“有錢人坐在黃包車上,駝背的工人拉黃包車,這還不是人欺壓人嗎?”

一個戰(zhàn)士說:“我們去打飯,不少人圍著我們,看我們吃啥,見我們吃高粱米、老咸菜,貴婦太太們直撇嘴。我怕她們瞧不起,就把飯盒蓋上。”

周老說:這就要我們這些做政治工作的人,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了。什么叫轉變呢?從農村轉到城市,這個變化多大呀!過去我們在農村打土豪、分田地,讓貧苦農民翻身!現(xiàn)在在大城市里,我們卻要幫助比地主大得多的資本家恢復生產!必須給戰(zhàn)士講清楚,工廠恢復了生產,對我們的國家是不是有利?對我們新解放的城市是不是有利?對我們的廣大人民群眾是不是有利?這算不算為人民服務?進而,他再問戰(zhàn)士一句:你們說,這樣的資本家、買賣人是不是可以劃進人民的范疇?

不同階層的人,只要他們的所作所為對廣大人民群眾有利,對我們即將成立的國家有利,我們就應該和他們一道共同奮斗。

當然,也有些從膠東打到東北,從東北打到關內的官兵,看著北平人過的生活,想想自己老家的苦日子,不免心中有些不平,甚至滋長了和平享樂的思想。“北平都打下來了,咱也該歇歇腳了!”還有人說,這大城市咱也過不慣,回家娶個媳婦,“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不也挺好的嘛!……這些很現(xiàn)實的問題,是一道關,也是一道坎兒,就看我們能不能過得去。

在新生的古都,41軍進行了新的政治整訓。122師365團有個“肖永華連”(以戰(zhàn)斗英雄肖永華名字命名的連隊),他們有意識地把全連的干部戰(zhàn)士撒出去,讓他們接觸社會,接觸群眾,開闊眼界。白天,他們幫助駐地群眾打掃衛(wèi)生,參加工廠、商店的勞動,到學校給學生上課,等等。晚上,大家坐到一塊兒,說見聞,聊體會,提問題,談轉變。

官兵們的眼界寬了,看世界的觀念變了,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們打仗為什么?全國解放靠什么?進了北平就是“到站”了嗎?下一步該怎么辦?他們結合“挖苦根”活動,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經過討論、爭論,理越辯越明,路越看越清,執(zhí)行警備任務的自覺性也越來越強,隊伍也變得越來越有文化。

在整訓中,政治機關領導干部也帶了好頭,主動和駐地的高級知識分子或其他知名人士接觸,學習了解了很多聞所未聞的知識,從而增進了和不同階層人士之間的了解。

軍首長得知,司令部通信科所住西城報子胡同18號(今西四北三條39號)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先生家的前院。莫政委說,我們一定要去看看這位有民族氣節(jié)的京劇藝術大家。抗戰(zhàn)期間,他拒絕為日本人唱戲,并且拳打漢奸特務,得罪了日偽當局,隱居青龍橋……

軍長吳克華、政委莫文驊和副政委歐陽文等首長,特意來到報子胡同看望程先生,對他騰出房間讓部隊居住表示謝意。程硯秋也很感動:“貴軍為民赴湯蹈火,理應盛情款待,只是家人甚多,寒舍狹小,實在抱歉。”吳軍長說:“這已經給您增添了不少的麻煩,請程先生海涵。”

軍政治部戰(zhàn)斗報社駐進了曾任西南聯(lián)大總務長、北京大學教授鄭天挺的家。鄭先生是大學問家,平時也很少說話。報社的工作人員,剛開始不太敢和他接近。時間久了,從點頭打招呼,到后來聽教授講歷史。

鄭教授家的四姑娘,二十來歲,特別喜歡聽報社的編輯、記者講戰(zhàn)斗經歷、傳奇故事,一來二去就和報社的同志熟悉了。

當報社要搬到別的地方時,四姑娘很有點不舍,深情地說:“現(xiàn)在剛熟悉了,你們就要走,我們還真舍不得呢!”

她把報社的人送到大門外,對他們說:“你們是有文化的軍隊,和國民黨大兵根本不同,是文明的軍隊。”

(未完待續(x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99re精彩视频|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日韩a级毛片|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欧亚日韩Av| 国产成人毛片| 国内a级毛片| 久久伊人操|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日韩无码白| 亚洲免费毛片|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91小视频在线| 日韩中文欧美|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 福利一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日本在线国产|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性69交片免费看| 成人在线天堂|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久久视精品|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一级在线毛片| 免费在线成人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日韩无码黄色|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岛国岛|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在线无码九区| 成人夜夜嗨|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欧美日韩导航|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日本www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91| 婷婷六月综合|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色| 欧美精品另类|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