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俊 樓 群 陳軍進 章旭江 王建宏
1. 浙江省東陽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東陽 322100;
2. 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5
為便于房屋挑檐的施工作業,需要搭設作業平臺,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落地式或懸挑式操作平臺,但是這2種操作平臺的搭設與拆除比較煩瑣、周期長、成本高、工作量大、安全風險高。C形滑移平臺是一種新型高空挑檐施工作業平臺,適用于各類外形規則、頂部結構平緩的屋面挑檐次要結構件安裝及裝飾裝修施工,尤其適用于離地高度較高的大挑檐施工。與落地式、懸挑式作業平臺相比,滑移平臺無需搭設外架,具有構造簡潔、安拆便捷、施工周期短、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1-4]。
C形滑移平臺系統主要由滑移軌道、平臺、限位裝置和步進電機組成(圖1)。其中,平臺由上部滑移架、豎向傳力桁架及下部操作平臺組成。上部滑移架由型鋼主次梁、外軌道輪組成,擱置于挑檐頂部滑移軌道上;豎向傳力桁架將下部操作平臺荷載直接傳至上部滑移架主梁,作業人員在下部操作平臺上完成挑檐的施工。C形滑移平臺借助挑檐結構自身承載能力,將挑檐下部施工荷載傳至挑檐頂部滑移軌道。

圖1 滑移平臺系統示意
外軌道輪置于挑檐最外側的滑移軌道上,平臺重心位于外軌道輪內側,軌道兩端設置限位裝置,防止平臺滑出挑檐。平臺移動至指定作業位置后,C端用防傾覆裝置與主體結構連接固定,保障平臺安全使用;D端用纜風繩與主體結構拉結,防止平臺晃動,確保平臺安全可靠。
操作平臺由型鋼按照設計規格尺寸焊接而成,并與豎向傳力桁架焊接成整體。操作平臺縱向寬度一般取2 000~3 000 mm,具體尺寸按照工程實際需要確定。為便于人員操作,平臺按照階梯形設置,階梯踏面與挑檐底部留有適當的作業高度。
平臺上部滑移架主梁和操作平臺與左右兩側豎向傳力桁架焊接連接,通過豎向桁架傳遞操作平臺的荷載。豎向傳力桁架由型鋼焊接而成,型鋼型號及桁架寬度依據挑檐跨度及操作平臺設計使用荷載確定。桁架高度H由挑檐高度h1、操作平臺作業高度h2及滑移軌道和軌道輪高度h3共同確定,H=h1+h2+h3。
平臺上部滑移架主梁宜選用工字鋼,其具體規格型號由A點的彎矩及撓度計算確定。次梁采用工字鋼或槽鋼,與2根主梁焊接連接,保證滑移架體的剛度及整體穩定性。
根據滑移平臺工作的實際情況,規定“當有六級及以上強風、濃霧、雨或雪天氣時禁止平臺滑移作業,平臺處于鎖定狀態”。
平臺抗傾覆安全計算按以下3種工況條件進行分析:平臺滑移時(無施工荷載,抗傾覆裝置未起作用);平臺有施工荷載時(抗傾覆裝置已起作用);平臺無施工荷載時(抗傾覆裝置已起作用)。
以過軌道B點的力矩計算分界線為界(圖2),分別計算兩側由平臺自重、施工荷載、風荷載產生的相對于B點的力矩,傾覆力矩M1為順時針方向的力矩之和,抗傾覆力矩M2為逆時針方向的力矩之和(抗傾覆力矩計算中不考慮風荷載、施工荷載的影響)。傾覆力矩計算時,固定荷載、活荷載分項系數分別取1.3、1.5;抗傾覆力矩計算時,固定荷載、活荷載分項系數分別取1.0、0。驗證抗傾覆安全系數K=M2/M1>2.0。

圖2 抗傾覆驗算示意
本文選用浙江省東陽市橫店便民服務中心項目所采用的C形水平滑移平臺作為驗證對象(圖3)。該項目屋面挑檐采用鋼結構,離地高度為43.3 m,結構平面尺寸為110.80 m×32.66 m,外挑跨度為5.36 m;滑移架主梁采用22a#工字鋼,其余桿件均為60 mm×80 mm×5 mm矩形管。平臺上鋪設厚18 mm膠合板。計算模型如圖4所示。

圖3 移動平臺應用

圖4 計算模型
計算可得:操作平臺龍骨最大正應力為70 N/mm2<205 N/mm2,抗彎強度滿足要求,計算最大撓度7.88 mm<12 mm,符合要求;操作平臺下部三角形桁架驗算最大正應力39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豎向傳力桁架CD桿最大正應力66 N/mm2<205 N/mm2,EF桿最大正應力59.9 N/mm2<205 N/mm2,均符合要求。滑移架主梁最大正應力為113 N/mm2<205 N/mm2,抗彎強度符合要求,計算最大位移8.1 mm<10 mm,剛度符合要求;當施工荷載位于最高臺階處時,抗傾覆最不利,施工荷載在H點產生傾覆力矩(若施工荷載位于另外2個臺階,則其作用屬于抗傾覆力矩),故以此工況進行傾覆驗算。由計算得傾覆力矩為4.5 kN·m,抗傾覆力矩為5.86 kN·m,抗傾覆力矩與傾覆力矩之比為1.30,抗傾覆驗算滿足要求。
為進一步驗證C形滑移平臺在高大挑檐施工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了解水平位移、豎向位移、滑動輪壓的應力應變值,對橫店便民服務中心項目所用C形滑移平臺進行檢測論證,并與ANSYS有限元軟件模擬計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1)工況1:自重下,分級加載,3×55 kg及6×55 kg分別作用于操作平臺最高臺階時(外端分布)測試內、外軌道輪壓。此時,豎向荷載布置對結構抗傾覆最不利。
2)工況2:自重下,分級加載,3×55 kg及6×55 kg分別作用于操作平臺最低臺階時(內端分布)測試內、外軌道輪壓以及操作平臺最低臺階最內端的豎向及水平位移。此時,豎向荷載布置對結構抗傾覆最有利,但對下部操作平臺產生的彎矩最大。
通過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試驗工況條件下,內、外輪壓變化趨勢與理論計算變化趨勢相同,測得的位移與理論計算值、位移的變化趨勢與理論計算相符。
試驗測試結果與理論模擬一致,說明理論模擬計算可以預測水平滑移平臺的實際工作性能。位移測試結果顯示,水平和豎向變形都小于理論計算值,說明平臺結構具有良好的剛度,在試驗荷載下,平臺結構滿足強度和剛度的要求。
詳細的研究表明,C形水平滑移平臺施工技術在高大挑檐施工中具有較好的可行性,在應用的工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技術和經濟效果。目前C形滑移平臺已經在多個工程中成功應用。在工程實踐中,C形滑移平臺均表現出良好的可操作性、穩定性、安全性,符合相關規范規定。
通過對C形水平滑移平臺進行安全性計算、試驗檢測論證以及有限元分析,證明該新型作業平臺的設計具有可行性。通過實際工程應用,其在施工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安全儲備,材料可回收利用,環保效益、經濟效益顯著,值得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