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1.學習基礎薄弱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部分高中畢業生進入了本科院校學習音樂專業,另外一部分的高中畢業生、職業中專畢業生學生進入了高職院校,這部分學生本身文化基礎較弱,無法進入本科繼續深造,未系統地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器樂彈奏技能,大部分學生都是在高中階段才接受過短期的音樂培訓考入職業院校,學生整體音樂基礎薄弱、音樂基礎層次不齊的情況較為突出。
2.學習目標不明確
高職音樂專業大部分學生對于自己的專業發展不太清晰,認為自己是考不上本科學校才讀的高職院校,因為沒有考上本科而失去了奮斗的目標,對自己的學習、就業缺乏合理的規劃,對學習缺少明確的目標和科學的方法,學習提不起太多興趣與動力,即便是學習自己的鋼琴專業課程,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認真鉆研的態度與精神,敷衍了事,學習效率低。
3.興趣愛好分析
高職學生大多集中在18—21 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以00后為主,成長于互聯網興起的千禧一代,對互聯網與手機、電腦的使用習以為常。另外,學生喜歡音樂,追趕潮流,對音樂與潮流的結合比如當下流行的音樂作品、音樂節目比較感興趣,特別是對影視歌曲或者動漫音樂作品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對于教學形式,學生不喜歡理論化的教學,更容易接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比如講授與彈奏相結合、教師啟發與學生自主探索相結合,小組探究或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習。
高職音樂專業學制為三年,六個學期,其中前五個學期學生主要完成在在校課程學習,一般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職業能力課程、職業拓展課程、自主學習課程等學習內容,這就導致時間緊,學習內容較多。平均每周每個學生有20 以上課時的學習內容,除開上課時間,每個學生每天可支配的練習時間并不多,周一到周五平均為3 個小時以內,在這3 個小時中,又要分配給不同專業課的練習、完成理論課作業。那么,分配到鋼琴的練習時間比較緊張。
高職音樂專業培養目標為培養學生掌握音樂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具有一定的音樂表演能力、文藝活動組織策劃能力以及音樂教育教學能力素質,能夠在基層群眾文化組織單位、藝術培訓機構從事音樂表演、教學培訓、藝術策劃與文化管理。這就要求高職音樂專業的教學內容不僅要教授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演奏技術,還要與學生的職業發展相結合,在課堂中增加音樂培訓、音樂表演、藝術策劃活動中的學習內容,將校內學習與職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為了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高職音樂專業會利用1 到2 個學期,讓學生進入音樂培訓機構或基層文化組織單位展開實習、實踐,學生從實踐學習中了解音樂職業崗位的發展前景,提升職業道德,學習音樂培訓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人際溝通的方法等。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學習成長。
學生學習缺乏目標與動力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不了解專業的發展前景、就業崗位的需求,那么,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特色、就業前景,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與職業規劃。比如,教師在新生剛入校時,教師有組織地向學生介紹本專業的發展前景、杰出校友、所學專業課程安排、畢業要求等,讓學生對本專業有全面的認知。對于每學期目標,教師可向學生介紹本學期的總體學習目標、評價與考試標準、考核方式,開學其與學生共同達成每學期鋼琴課程的學習目標。
確定每學期的學習目標之后,教師與學生還需要制定課時目標,即布置課后任務時,教師向學生提出課后練習具體要求、完成程度,通過課后練習目標的確立,學生在課后練習就有了具體的目標,有利于鞏固每課的學習效果。
高職鋼琴課的教學組織形式有一對一和小組課、集體課多種形式。一對一教學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最大限度滿足個人學習的需要,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但是這種形式不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并增加教師的負擔。集體課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但無法及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學習潛能的開發。所以,教師需了解每個學生的專業基礎、性格特點、學習期望,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在學習內容上、學習評價上對各層次學生差異化教學。
學習內容與要求上,學習基礎較好,學習愿望濃厚的學生可以安排基礎練習作品、技術提升作品,要求能夠正確處理作品的音符、節奏、指法以及作品分析、彈奏設計與情緒處理。對于基礎較薄弱,學習動力不強的學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基本練習,幫助其鞏固彈奏基礎。
學習評價上,對于學習動力強,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其更高的要求,幫助他們樹立近期與遠期目標,不斷地發現自身的進步與不足,指導其向目標邁進。對于學習動力不強,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多以鼓勵為主,引導其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期待,感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與興趣。
興趣是引起人們強有力活動的動機之一,它能夠調動人的積極性,能夠讓人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樂此不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是引起其主動學習的主要動機,有助于學生在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克服困難,形成勇于堅持的品質。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對于高職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應激發其對本課程、本專業的學習內容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音樂作品改編與設計。比如《車爾尼849 之2》,學生可在和弦的基礎上創編新的旋律并彈奏;或者進行移調訓練,調動學生學習的探索欲,開發音樂思維。(2)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科學性、合理性、有趣性。可以補充一些時下流行的音樂作品,比如:影視作品的主題曲,動漫音樂作品、經典音樂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其眼界。(3)教學設計生動、有趣。教師可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教學。教學中,學生應了解作品創作手法、創作背景,分析作品中音樂形象的刻畫,從而更深刻的理解該作品的彈奏處理與技巧。
鋼琴作品的彈奏屬于程序性知識學習,學生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需要正確的認知鋼琴作品、運用正確的方法、保證充足時間的練習,提高學習的效率,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1.科學合理的練習方法
(1)正確認知音樂作品。在練習之前,學生分析出作品的基本要素,如:節拍、速度、調性、情緒,以及和聲安排、音型織體、音樂風格等等,理解每首音樂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創作意圖、音樂形象,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正確認知后,針對作品設計合理彈奏方法、樂句的處理等。
(2)聽、唱、練多種練習方式的參與。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彈、唱、聽的方式。比如在彈之前,先整體聆聽音樂作品,對作品的速度、旋律等有大致的了解,接下來,引導學生唱譜,通過對旋律的演唱,再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旋律的音符、節奏、音高走向、呼吸換氣點,通過前兩種方式的鋪墊,順利過渡到作品的彈奏中。
(3)彈奏難點的攻克。音樂作品中,除了常規的彈奏之外,作曲家會安排一些技術性較強的部分,來推動作品進入高潮,在技巧上形成該音樂作品的彈奏難點,比如對于高職專業的學生來說,作品中多個遠距離和弦的連接、力量的合理安排、快速的技術彈奏、音色的均勻與變化等都是彈奏中的技巧難點。
解決彈奏的難點部分,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找出作品中的技術難點,分析難點產生的原因,然后告知難點部分練習重要性,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難點部分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練習。

表1
2.合理規劃時間與目標
鋼琴的練習屬于程序性知識學習,學習者除了正確的認知音樂作品、科學合理的彈奏方法以外,需要根據每周的學習任務確定練習目標,安排足夠的練習時間,才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彈奏技能,得到科學有效的練習效果。
經分析,高職音樂專業學生學習時間較短,五個學期要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內容,所以平均每個學期的學習內容較多,課后學生可安排的鋼琴練習時間為1—3 個小時,教師可幫助學生合理安排課后的練習時間。通過確定每周的練習任務,根據周任務細分為每天的任務,進而估算出每天所需的練習時間,以周任務完成《車爾尼599 之31》合奏、《憂郁圓舞曲》分手練習為例。

表2 周任務《車爾尼599 之31》合奏、《憂郁圓舞曲》分手練習
1.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相結合
根據高職音樂表演專業標準、人才培養方案分析,高職音樂專業的學生主要就業領域主要為藝術培訓機構、文化傳媒機構、基層文化組織,就業崗位主要有鋼琴教師、音樂教師、文化策劃專員、藝術課程顧問等。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職業能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的分析,根據高職音樂專業的特點,教學內容應注重專業的實用性與知識體系的系統性相結合,突出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根據筆者的整合,將鋼琴課程整合為四個教學模塊,每個模塊學習內容為:
(1)識譜基礎訓練模塊:1)基本樂理知識;2)鋼琴彈奏基礎知識;3)鋼琴作品的識譜理論。
(2)演奏技術訓練模塊:1)斷奏訓練;2)連奏訓練;3)跳奏訓練;4)手指支撐訓練;5)手指平衡訓練;6)手指快速跑動;7)手腕基礎訓練;8)歌唱性訓練;9)力度處理訓練;10)踏板控制訓練;11)指法編配訓練;12)高難度技巧訓練。
(3)鋼琴特性作品訓練模塊:1)抒情類彈奏處理;2)活潑類彈奏處理;3)激情類彈奏處理;4)精神類彈奏處理;5)綜合類彈奏處理。
(4)應用型訓練模塊:1)輪奏與接龍;2)移調訓練;3)正譜伴奏;4)鋼琴彈唱;5)四手連彈;6)聲部疊加:鋼琴與器樂合作。
2.教學、表演、實習相結合
高職音樂專業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職教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的迫切要求。應堅持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崗位專業技能訓練相結合,即教學、實踐、實習相結合的模式,課堂教學要與演出實踐、音樂教學培訓相結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工作任務、演出活動、策劃組織工作帶到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校內實踐以舞臺實踐的排練和演出,組織校內各種實踐演出活動,如各種形式的音樂會和各類比賽等;校外積極參加藝術實踐活動、如各種比賽、公益演出、商業演出等,指導學生進行校外藝術培訓機構實習,如教學實習、活動策劃等。
學生在校學習和頂崗實習期間,將教學、表演、實習三者相結合,讓學生們盡快熟練崗位工作任務,了解群眾所需,熟悉工作環境。通過校內校外舞臺表演、舞臺演出、模擬授課、藝術培訓機構實習既能既能檢驗和提高教學質量,又能銜接就業崗位,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本文從學生的學情特點分析高職音樂專業的學生現狀特點,結合學生可支配的練習時間、職業崗位對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等論述在教學中可采取哪些相應的對策措施,通過樹立明確學習目標、教學組織形式適應學生的基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內容與職業相結合等方式提高高職音樂專業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及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