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左讀范文
為中國奮斗
朋友,雖然在我們之中,有漢奸,有傀儡,有賣國賊,他們認賊作父,為虎作倀;但他們那幫可恥的人,終究是少數,他們已經受到國人的抨擊和唾棄,而漸趨于可鄙的結局。大多數的中國人,有良心有民族熱情的中國人,仍然是熱心愛護自己的國家的。現在不是有成千成萬的人在那里決死戰斗嗎?他們決不讓中國被帝國主義所滅亡,決不讓自己和子孫們做亡國奴。朋友,我相信中國民族必能從戰斗中獲救,這豈是我們的自欺自譽嗎?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中國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萬里長城和開鑿了幾千里的運河,這就證明中國民族偉大無比的創造力!中國在戰斗之中一旦斬去了帝國主義的鎖鏈,肅清自己陣線內的漢奸賣國賊,得到了自由與解放,這種創造力,將會無限地發揮出來。到那時,中國的面貌將會被我們改造一新。所有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饑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殺滅中國民族的鴉片毒物,這些等等都是帝國主義帶給我們的可憎的贈品,將來也要隨著帝國主義被趕走而離去中國了。
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這么光榮的一天,決不在遼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我們可以這樣自信,朋友!
……
啊!我雖然不能實際地為中國奮斗,為中國民族奮斗,但我的心總是日夜禱祝著中國民族在帝國主義羈絆之下解放出來之早日成功!假如我還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瘞骨的地方,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這朵花你們就看作是我的精誠的寄托吧!在微風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點頭,那就可視為我對于為中國民族解放奮斗的愛國志士們在致以熱誠的敬禮;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搖擺,那就可視為我在提勁兒唱著革命之歌,鼓勵戰士們前進啦!
親愛的朋友們,不要悲觀,不要畏餒,要奮斗!要持久地艱苦地奮斗!要各人所有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無論如何,我們決不能讓偉大的可愛的中國,滅亡于帝國主義的骯臟的手里!
(節選自方志敏《可愛的中國》。有改動。題目為編者所加)
亮點借鑒
1.表達愛憎,短句更具力度。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在獄中寫給朋友的一封信,強烈地表達了對敵人切齒的恨,對祖國、對人民、對親人無比的愛。如“朋友,雖然在我們之中,有漢奸,有傀儡,有賣國賊,他們認賊作父,為虎作倀”,這組短句連綴起來,羅列罪證,確鑿可信,心中怒氣噴薄,如機關槍打出的顆顆子彈,直擊要害。
2.表達愛憎,排比句更具氣勢與感染力。如“所有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饑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并列詞語構成排比,是對帝國主義帶給中國最大災難的痛恨與憤怒;“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是由八個分句構成的長排比句,是對祖國未來的美好展望,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的深沉熱愛之情;結尾段落又以連續短句的感嘆排比形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熾熱情感,對未來的無比信心,如鑼聲似鼓點,鏗鏘有力,催人奮進,極具氣勢與感染力。
3.表達愛憎,問句更具思考性與質問性。靈活運用反問句、設問句等特殊句式,為情感表達推波助瀾。如“現在不是有成千成萬的人在那里決死戰斗嗎”“這豈是我們的自欺自譽嗎”“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引發讀者的注意與思考,觀點明確,語氣強烈,愛憎分明,一聲聲,一句句,在咆哮,在質問,在譴責,在控訴,在吶喊……讓所有正義的中國人思考,流淚,心痛,憤怒,奮起……
右寫作文
生于華夏,何為英雄
◎李欣恬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英雄”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英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保家衛國的守邊將士?還是《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水滸傳》里的魯智深?……
放眼華夏,楷模處處有,英雄人人是。
何為英雄?危難出英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波及全國,正當人們惶恐不安時,可敬的逆行者——鐘南山,又一次奔赴疫情前線!十幾年前,67歲的他冷靜、無畏,“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應對災難”;十幾年后,他依然“以令人景仰的學術勇氣、高尚的醫德和深入的科學探索”感動全國!
何為英雄?善心出英雄!“快遞生命”的最美逆行者汪勇,一位普通快遞員,卻擁有一顆無畏的善心!當他因善心將第一位護士送回家后,他害怕,不敢回家。面對隨時被感染的危險,他雙手不停地顫抖。但當他冷靜下來,思考一番之后,是善心推動他再次走上了“快遞生命”的道路,他無畏的善心帶動了身邊更多人一起抗疫。
何為英雄?青春出英雄!抗疫期間,一群00后女護士,不得不剪掉心愛的頭發,不得不告別摯愛的家人,主動承擔起醫者的責任,兌現救死扶傷的諾言。她們,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白衣,卻不停地從死神手里搶人!一張張勒出血印的臉、穿著笨重防護服的身影,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如果沒有她們,這次疫情豈能如此快速控制?
放眼華夏,誰不是英雄?全國上下,不分男女,無論大小,都在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詮釋著“英雄”的含義。
英雄就是義無反顧沖到最前線的身影,英雄就是舍小家顧大家的置生死于度外,英雄就是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盡職盡責……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每個人都可以用平凡創造偉大!
前段時間,我的家鄉河北,我們的省城石家莊的疫情呈現反撲之勢,作為教師,守在電腦邊,精心準備網課是英雄,嘔心瀝血批改電子作業是英雄;作為中學生,宅在家里,拿起書本拼命苦讀,這又何嘗不是英雄?拿起筆來,寫下這篇作文,又何嘗不是英雄?
親愛的同學們,讓你我攜手,向奮戰在抗疫前線的英雄致謝,向聽黨的話默默宅在家里的平凡英雄致敬!讓我們高呼:“打敗疫情,人人皆英雄!”
(河北秦皇島市昌黎四中)
點評
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講稿。小作者結合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緊緊扣住“英雄”二字展開,多處使用感嘆句、反問句、排比句等特殊句式。尤其“何為英雄”開頭的三個段落,構成排比段,增強了作文的氣勢,在不斷變化的句式中抒發了當代中學生的愛國之情與報國之志,可謂句句火種,字字誓言。